王立华:用发电量考证一下新中国经济史

作者:王立华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9-08-23 1426

用发电量考证一下新中国经济史

王立华

 王立华:用发电量考证一下新中国经济史

一、为什么提出用发电量来考证?

简单地回答:因为GDP与实际经济史差距太大。

以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翻两番”为例来看一下。

“翻两番”是党的十二大提出、十三大重申的战略目标,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第一个三步走的主要内容。具体要求就是: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1991年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

按理,这样的重大战略目标,一定是在认真判断可能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应当科学客观并基本准确,目标略高一些或留有余地略低一些都可以理解,但一定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目标。而当我们查看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称GDP)数据时,却颠覆了这个基本理解,当年提出的战略目标与事实差距太大。

(一)用GDP数据看看翻两番的情况。

1980GDP4587.6亿元,翻一番是9175.2亿元,翻两番是18350.4亿元,就是用20年时间,实现1980GDP4倍。

GDP数据的实现情况是怎样呢?

翻一番,是在1985年到1986年之间。1985GDP9098.9亿元,比翻一番差76.3亿元,而1986年是10376.2亿元,比翻一番多1201亿元。翻两番,是1990年,这年GDP18872.9亿元,超过翻两番目标522.5亿元。等于20年的目标提前了10年超额完成。

2000年,GDP100280.1亿元,已经翻四番还要多。从这个数据来看,翻两番战略目标完全失去准确性,比原定目标超过了500%还要多,GDP达到1980年的21.9倍。

还有,既然提前10年超额实现翻两番目标,为何1987年底党的十三大还重申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呢?出现巨大误差,是战略判断失误导致目标太保守?还是GDP数据偏离实际太远?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发现,尽管舆论经常拿GDP说事,但那些数据却不能直接用来做历史比较。GDP数据是按当年价格统计出来的,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价格变化,一是物量变化。GDP与物量增速成正比,也与通货膨胀也成正比,票子发多了,物价大幅上涨,即使财富增长没那么快,GDP也能有相当幅度的增长。所以,实现GDP增长可以使用两个办法:一是发展生产,物质财富高速增长;一是多印钞票,货币数量高速增长。前者增长基于客观条件,难度较大;后者增长只需要下决心放开印钞限制,相对容易。

几十年来,物价在不断上涨,官方确认的通货膨胀率为年均4.8%。依据物价不断上涨统计的GDP数据,包含了太多的价格水分,用于短时间经济发展的比较看不出大问题,对时间跨度大的比较就会看出荒唐。进行年度比较时感觉不明显,而计算20年跨度的“翻两番”历史时,我们明显看到这个问题很严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众多媒体宣传GDP增长224倍多, 也是这种直接进行历史比较弄出来的笑话。

(二)用不变价GDP看翻两番的情况。

实际上,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不变价GDP,也不能用来对时间跨度大的经济发展史进行比较。

按照不变价GDP数据,1980年是4168.6亿元,翻一番是8337.2亿元,翻两番16674.4亿元。

不变价GDP数据翻两番的实现情况是怎样呢?

翻一番,1986年到1987年之间,1986年是8289.6亿元,比翻一番差47.6亿元;1987年是9256.0亿元,比翻一番多918.8亿元。

翻两番哪年实现的说不清楚。因为到1990年,价格统计基期变了,按照老的价格基期1990年是11148.3亿元,比翻两番目标差5526.1亿元,还差33.1%。但要按照新价格基期,1990年是18872.9亿元,比老基期数据增加了7724.6亿元,增长幅度是69.3%。这样一来,超出目标2198.5亿元,超出幅度达13.2%。等于提前10年超额实现20年翻两番目标。

2000年,不变价GDP50886.7亿元,比1980年翻了三番多,是1980年的12.2倍。但这个不变价GDP已经变了价,是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统计的数据,与1980年价格基期的数据根本不是一回事,根本不具备直接可比性。

国家统计局这样说明:

“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基期。我国自开始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以来,共有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9个不变价基期。”

可见,即使不变价GDP,一般也只是在510年的同一基期内具有可比性,超越同一基期直接比较就是笑话。一些人把几十年的不变价GDP不加区分的放在一起加减乘除,直接进行历史比较,是对这一数据有限可比性的无知。

(三)用GDP指数看翻两番的情况。

国家统计部门还发布了一个GDP指数,是用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以1978年为100进行比较的数据。

按照这个指数,1980年是116,翻一番是232,翻两番是464

完成翻一番目标是1987年,指数为234.1;完成翻两番目标是1995年,指数为502,超额8.2%。这个数据与政府工作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1996年曾宣布: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

按照GDP指数,2000898.8,比1980年接近翻三番,是1980年的7.7倍,超过预期目标94%,依然是巨额突破。

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所有GDP数据都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统计的,年代跨度越大,价格差距就越大,产品升级换代越快,价格换算越复杂,这也导致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经济比较就越难。

数据不是用来混淆视听的,它的根本价值在于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用GDP比较出现这种我们不愿看到的巨大误差,能不能寻找一个不受价格影响的普适性实物数据,对经济发展史进行相对客观地考证和比较呢?

二、用发电量进行比较的可行性

发电量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指标性数据,有以下特点:

1.电是一切现代经济生活的源头动力。现代生产生活特别是物质财富的生产,一刻也离不开强大的电力支持,没有发电量的高速增长很难有经济高速增长。

2.发电量与经济增长应是正比关系。发电量增长速度高低直接取决于经济社会需求,人为地提升或降低几乎不可能,很难想象发电量增长速度很低而经济增长速度很高,或者发电量增长速度很高而经济增长速度很低。

3.电的特点是发多少就要用多少。从发电、输电到用电瞬间同时实现,直接转化为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不能像货币那样储存起来不用,年度实现数据可以很精确。发电用电必须一致,发电多了用不了,发电企业就要停机限发;发电少了不够用,用电单位就要拉闸限电。

4.发电量是一种内涵衡定的实物量指标。百年前的一度电与现在没有什么不同,不像其他一些产品在不断升级变化,因而具有大历史跨度的数量可比性。

5.电量统计是用电表数据。不是可以拍脑袋瓜子编造的,如果头年编造了下年就不好办。

6.发电量是产品产量的统计。产量多少与产值高低不是一回事,数据不受价格波动和上升的影响。

7.发电量历史数据保留也特别完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都有近百年来完整的发电量纪录,中国的发电量记录从辛亥革命后就有。

因此,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关系,被称为先行官、晴雨表和温度计等。发电量或用电量作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指标性数据,受到众多国际机构的认可,也是中国政府衡量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重要客观依据。

中国政府公布2018GDP增长6.6%,为打消质疑,说明这个增长速度的真实性,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讲,经济增速与用电等实物量指标相匹配。2019年上半年GDP增长6.3%,为说明这个速度的真实性,发改委也用发电量增长来佐证。应当说,把GDP增长速度与发电量增长速度直接关联,用发电量做依据和保证,这是政府对GDP数据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可以2018年为例,考证一下GDP与发电量增长的匹配比率是多少。2017年发电量64951亿千瓦时,2018年发电量69940亿千瓦时,2018年发电量增长7.7%2018GDP增长6.6%,用GDP增长率除以发电量增长率,得出匹配比率是85.7%

与其他年份比较一下,就知道2018年这个匹配比率,更接近于由发电量带动的生产力扩张速度。

我们随意选取1980年、2008年比较一下:

先看看1980年:1979年发电量2820亿千瓦时,1980年发电量3006亿千瓦时,1980年比1979年发电量增长6.6%1980年的GDP增长是7.8%1980GDP增长与发电量增长的匹配比率是118.1%

再看看2008年:2007年发电量32816亿千瓦时,2008年发电量34669亿千瓦时,2008年比2007年发电量增长5.6%,而2008年的GDP增长9.7%2008GDP增长与发电量增长的匹配比率是173.2%

如果按1980年、2008年的匹配比率计算,2018年的GDP增长不是6.6%,而是7.8%11.4%。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2018年的GDP增长速度,与发电量增长速度更接近,与实际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扩张速度更接近。

在国际经济对比中,发电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2010年,中国发电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几乎同时,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也相应地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用发电量考证一下翻两番实现情况,会得出什么结果呢?

中国1980年发电量是3006亿千瓦时,翻一番是6012亿千瓦时,翻两番是12024亿千瓦时。

实现发电量翻一番的时间是1990年,共发电6212亿千瓦时,超过不到1%。实现发电量翻两番是2000年,共发电13556亿千瓦时,只超过了12.7%。这与规划时间完全一致。

翻两番的预期目标是2000GDP达到1980年的4倍,从实际发电量来看,2000年是1980年的4.5倍,与翻两番战略目标匹配比率仅高12.5%,考虑到经济发展目标超额完成的情况,这个数字应当是很接近的。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我们党制定战略目标是严谨科学的,是客观可能与主观努力的统一,不是拍脑袋瓜子估计的数字。同时也说明,进行历史跨度大的经济发展比较,发电量有不可忽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经济发展史的重要考证依据。

三、用发电量对比一下改革开放前后的速度

改革开放前后,一般说是两个30年。1949年建国时,中国人民接受的是百业凋敝的旧中国;改革开放前,也被说成经济发展缓慢甚至濒临崩溃。改革开放前后的发电量对比,前30年从1949开始到1978年,后30年从1978年开始到2007年。

194943亿千瓦时,19782566亿千瓦时。

19782566亿千瓦时,200732816亿千瓦时。

30年增长58.7倍。

30年增长11.8倍。

鉴于一些人主要否定的是毛泽东时代,也可以用另一个时间段来对比。以完全掌控的完整年度为标准,毛泽东时代从1950年到1975年,一共26年,改革开放后也对比26年,从1979年到2004年。

195046亿千瓦时,19751958亿千瓦时。

19792820亿千瓦时,200422033亿千瓦时。

毛泽东时代26年间增长41.6倍。

改革开放后26年间增长6.8倍。

GDP增长应当与发电量成正比,而不应当成反比,发电量增长速度快,GDP也应当增长速度快,而不应当是相反的结果。看看这组数据,只要脑袋不出问题,事实真相应当很清楚。

《百喻经·欲食半饼喻》中说:有人饥饿要了7个煎饼,一口气吃掉6个,最后一个饼只吃了半个就饱了,他后悔地用手打自己说,我今天能吃饱肚子,全凭最后这半个饼,早知道吃这半个就能饱,先吃它就好了。这个故事的主角,谁都知道他的脑袋出了大问题,思维方式近乎于白痴,但现实中却有那么多精英如出一辙,言之凿凿地否定前面那6个饼而不知羞耻。

对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必须实事求是的总结宣传,尊重事实是叙事说史的最高原则。我们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否定改革开放前的成就。肆无忌惮地否定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和第一代共产党人,肆无忌惮地否定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肆无忌惮地否定那些省吃俭用、艰苦奋斗给今天打下坚实物质基础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很不应该,很不符合实际,很不得人心。

四、从发电量看新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本来可以按年度计算,为了简便直观就简化一下,从1950年开始,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计算比前一个5年的增长倍数,计算到2010年。

1950年:46亿千瓦时

1955年:123亿千瓦时,增长1.7倍。

1960年:594亿千瓦时,增长3.8倍。

1965年:676亿千瓦时,增长0.1倍。

1970年:1159亿千瓦时,增长0.7倍。

1975年:1958亿千瓦时,增长0.7倍。

1980年:3006亿千瓦时,增长0.5倍。

1985年:4107亿千瓦时,增长0.4倍。

1990年:6212亿千瓦时,增长0.5倍。

1995年:10070亿千瓦时,增长0.6倍。

2000年:13556亿千瓦时,增长0.3倍。

2005年:25003亿千瓦时,增长0.8倍。

2010年:42072亿千瓦时,增长0.7倍。

毛泽东时代1950年到1975年,每5年平均增长1.4倍。

改革开放后1980年到2010年,每5年平均增长0.6倍。

经济规模越大,增速可能会降低,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但毛泽东时代的增速之快显而易见,不能人为压低毛泽东时代的增速来说明什么,那样很不道德。

五、用毛泽东时代的发电量与美国对比

有关部门计算出一个美元GDP,可以进行国际间对比。但用这个数据对比的结果,却是颠覆认知的。

(一)用美元GDP对比一下增长率:

中国:1952304.9亿美元,1975年是1634.3亿美元。

美国:19523677.3亿美元,197516889.2亿美元。

中国24年间增长5.4倍。

美国24年间增长4.6倍。

一个经济规模巨大的美国,与一个一穷二白、超高速发展的新中国相比,GDP增长速度竟然差不多,你能相信吗?

(二)用发电量对比一下,发现完全不同的情况:

中国:195273亿千瓦时,19751958亿千瓦时。

美国:19524631亿千瓦时,197520009亿千瓦时。

中国24年间增长26.8倍。

美国24年间增长4.3倍。

从发电量增长速度来看,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美国增速的6.2倍,比美国快得多,而不是差不多。由此提出一个质问,为什么GDP增速竟差不多呢?

(三)不同年度1千瓦时电力创造的美元GDP

中国:19524.2美元,19750.8美元。

美国:19520.8美元,19750.8美元。

1952年:中国是美国的5.3倍。

1975年:中国降低5.3倍,与美国完全相同了。

到底是1952年计算高了呢?还是1975年计算低了呢?是什么奇怪的原因,导致中国1975年电效率下降如此之大呢?

六、用毛泽东时代的发电量与日本对比

中国发电量:195273亿千瓦时,19751958亿千瓦时,1975年是1952年的26.8倍。

日本发电量:1952516亿千瓦时,19754758亿千瓦时,1975年是1952年的9.2倍。

中国美元GDP1952304.9亿美元,1975年是1634.3亿美元,1975年是1952年的5.4倍。

日本美元GDP1952172.5亿美元,19754999.4亿美元,1975年是1952年的29.0倍。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发电量增长26.8倍,GDP只增长5.4倍。

而同时代的日本,发电量增长9.2倍,GDP增长了29.0倍。

两国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为什么?

1952年,日本发电量是中国的7.1倍,GDP只有中国的56.6%,电发出来都干什么去了?竟然不创造GDP?一个近代史上反复欺凌中国的强国,经济发展水平竟然如此落后于中国?

1975年,日本发电量是中国的2.4倍,GDP却成了中国的3.1倍,发电量倍数大大减少了,GDP却反超中国,由中国的56.6%变成了3倍多,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

1千瓦时电力创造的美元GDP来看:

中国:19524.2美元,19750.8美元。

日本:19520.33美元;19751.1美元。

1952年:中国发电量创造GDP的效率是日本1270%

1975年:中国发电量创造GDP的效率只有日本72.7%

把起点数据抬得很高,把终点数据降得很低,用什么理由才能解释清楚?这样的数据能拿来说事吗?如果相信了这个美元GDP数据,毛泽东时代真的可以被鄙视了。

七、用美元GDP得出的中国世界排位

这样的美元GDP数据,还得出一个极其荒唐的结论:

迄今为止,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位最高的年份,是蒋家王朝行将灭亡的1948年,排名第40位。

而毛泽东时代结束时的1976年,人均GDP165美元,世界排位由1948年的第40位大幅度下降到第121位。

改革开放后也没能幸免被美元GDP否定的命运,到邓小平去世的1997年,改革开放已经轰轰烈烈进行了18个年头以后,中国人均GDP781美元,世界排名又大幅度下降到第135位。

2017年底,中国人均GDP8759美元,只排在世界第73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世界第95位,仍与蒋介石统治末期第40位的世界排名相差甚远。

这个美元GDP数据,已经完全与发电量、与生产能力和规模无关了,甚至是成反比的。它否定的不再只是毛泽东时代,连改革开放后包括到现在,一概不能幸免。

有这样的GDP作为依据,再通过某些权威人士长期不断地灌输给全社会,得出的确定结论就是:和平不如战乱,毛泽东不如蒋介石,共产党不如国民党,社会主义不如半殖民地半封建,新中国不如旧中国甚至不如一切外国,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如一步到位复辟资本主义。当这样的错误共识形成后,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吗?不彻底否定能行吗?

而问题在于,那些言之凿凿的数据靠谱吗!能信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王立华
王立华
26
0
0
5
1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