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东:中美货币战战略比较

作者:黄卫东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1-02-09 1790

中美货币战战略比较

黄卫东

黄卫东:中美货币战战略比较

人类社会出现分工以后,必然需要货币。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也越来越多。货币是一个社会或国家人为制造的,现代国家普遍使用纸币代替过去使用的铸币,成本几乎为0,从而可以获得巨额资金,例如,如今我国国内市场需要的现钞高达30万亿,都是央行印制的,央行可以用于购买国债,全部交给政府;美国央行发行的纸币超过6万亿美元,大都拿去买美国国债,交给了美国政府,而且国债到期后,美国央行仍然继续购买国债,加上国债利息也都上交美国财政部,实际等于印钞6万多亿美元,免费交给美国政府。

维护货币主权,就是本国人民应独占这个收益,它本是这个社会创造的,理应交给这个社会。美联储印钞,都交给美国政府,就是让美国独占了其货币发行收益,从而维护了货币主权。如果让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就会减少本国货币流通量,也就减少了本国政府通过发行主权货币所获得的收益,从而损失了货币主权。维护好货币主权,不仅可以防止财富被掠夺,而且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也十分重要,因为发行货币过多或过少,都很容易导致货币不稳定。让外币进入国内市场,更容易影响货币数量,进而影响货币和经济,乃至社会的稳定。

历史上,西方各国号称以黄金或白银为纸币发行依据,但实际上纸币发行数量远多于储备的铸币,大多数纸币的发行依据都是国债,黄金常常只占很少部分,美国曾经一度规定不低于25%,最终因难以执行,在1971815由总统尼克松宣布不再执行,不仅让美国政府赖掉了约6万吨黄金的欠债(如今价值3.6万亿美元),而且美国央行印钞不再受黄金储备限制。这样一来,就可以给政府印钞提供更多资金。

1694年英国设立英格兰银行,对英国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英格兰银行签发的银行券,也就是银行欠条,当流通的货币,主要用于购买国债,从而为政府提供了一笔巨大的资金[1]。当时英国国王主要通过封建贵族统治国家,无法直接对所有民众征税,对封建贵族征税能力也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对外侵略扩张的要求。有了英格兰银行提供的这笔资金,英国对外侵略扩张能力得以明显提高,这是英国依据金融制度发展霸权的最重要因素。推动市场化,增加国内货币需求,也是让政府获得更多资金。

货币战的目的,就是不仅维护自己的货币主权,而且要侵占对手的货币主权,从而不仅能够免费获得一笔财富,而且使对手损失对应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影响对手的货币和市场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对手的社会稳定。

各国维护货币主权的必备手段之一,就是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并限制其存在。通常通过央行法规定,使用本国法定货币进行交易,受到政府保护,而使用他国货币进行交易,则不受保护,一旦被举报,就会被没收,从而打击了使用他国货币者,保护了货币主权。他国货币的存在,必然意味着国内财富出口而减少,限制他国货币在本国境内的存在是维护主权的基本工作之一。由于政府实际统治能力限制,加上货币不稳定,很难完全禁止他国货币的存在。旧中国时代,我国连人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护,更不可能维护货币主权了,当时西方货币在中国广泛流通。

保持货币稳定,是维护货币主权的另一重要因素。抗战时期,我抗日根据地军事力量还比较弱小,经常被日军扫荡而占领,无法一直用行政手段保护货币主权。但我抗日根据地发行的货币比日占区稳定得多,不但能在根据地流通,还侵入到日军占领区,从而能够印钞购买日占区物资,在经济上打击日军,支持抗战,对战胜日军作用巨大。到日本投降前,日军已经日益穷困,经济上已经濒临崩溃。

当时抗日根据地发行纸币,部分用来购买粮食等重要物资,主要在粮食收获季节,不仅防止粮价过度下跌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而且在缺粮季节出售,防止粮价过分上涨,从而平抑物价。不仅保持货币购买力,而且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行的纸币,部分用于购买各类生产资料,发展生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采用这种方法,不仅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为国家储备了大量战备粮,有力地增加了我国的战争能力,对防范外敌入侵,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美国的物价就一直都很不稳定,不是通货膨胀就是通货紧缩。到冷战晚期,美国也借鉴新中国的办法来稳定物价,其主要措施略有不同,主要是央行发钞购买国债,交给政府,政府则提供贷款给农场主,农场主以秋收的粮食作抵押,政府以保护价收购农场主没能售出的粮食保证还贷;此外,美国政府还将石油也纳入重要物资之列,建立了庞大的石油战略储备库,包括用贷款等方式推动民间储备,常年储备的石油超过2亿吨。这是美国经历七十年代的严重通货膨胀后,为稳定物价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于对外贸易需要,各国通常会设立货币兑换市场,有条件允许对外贸易使用外币,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允许条件都有很大变化,而且会随时修改,维护本国利益。1944年美国组织同盟国家开会,为此制定了有限开放货币主权,让外币可以进行国际贸易的国际货币基金协议。它有利于经济实力较强的美国侵占他国货币主权。最初只有美国控制的拉美3个国家加入,直到19612月,才有美国的9个西方盟国加入协定。按照该协定,各国政府有权要求美国政府兑换因经常贸易获得的美元为黄金,也就是说,各国可以自主决定,让美国侵占的货币主权程度,而不是让美国无限侵占。

但美国专家通过解读[2],让很多经济学家相信,该协定是加入国政府对民间承诺货币可自由兑换,让他国可自由占有它们的货币主权。事实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政府很少参与货币兑换交易[3],如何负责为民众兑换货币?而且该协议是自愿加入,二战结束后,西方各国并未加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直到19612月,此时西方国家经济得到恢复,才有9国加入协定,十年后,西方各国又在对外贸易中停止使用美元了,以此要求美国兑现美元可兑换黄金承诺,但美国却宣布不再执行,从而让国际货币基金协议破产。

就中美货币关系来看,美国政府和主要银行从不持有人民币,也不开办人民币与美元的货币兑换交易,所谓的美元可自由兑换,仅仅是不限制民间的货币兑换,包括与人民币的兑换。如今人们在美国使用人民币购物,实际是中国银行负责兑换为美元,支付给美国商家,而不是让人民币进入美国支付体系或金融体系。美国基本上限制了人民币在美国的存在。所谓美元可兑换,实际是中国政府承诺并安排的,是单方面交出货币主权,而不是西方国家相互之间的对等承诺和兑换安排。

在美国的对外货币战战略中,借助军事和经济等优势,逼迫对手自愿放弃部分货币主权,也是重要手段。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因战争破坏,经济急需美国输血,当时美国制定马歇尔计划,给西欧国家提供贷款等项经济援助共131.5亿美元,其中英国是主要受援国,但美国却要求英国承诺英镑可自由兑换为黄金或美元为条件,当时英国因战争破坏,生产能力很低,英镑被高估,殖民地政府在战争期间积累了大量英镑,纷纷将英镑兑换为美元,仅仅5周就耗尽了英国的美元储备,从而不得不停止执行[4];也让英国殖民地将它们的货币发行依据从英镑转变为美元,侵占了英国的“国际货币”地位。如果美国接受英镑结算或兑换,英国各个殖民地政府也就没有必要预先兑换英镑为美元,从而不会在对美国之外其他国家贸易中使用美元,美国也就无法取代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了。

美国为对付新中国,先后发动了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开支浩大,直追二战开支。当时美国国内采用通货膨胀政策,印钞为战争筹集部分资金;却一直保持二战前的美元含金量,使得美元汇率早已高估,从而能够从西方盟国低价购买物资支持战争,给西方国家带来严重通货膨胀。虽然西方各国一再要求,美国政府却不愿更改,而且拖延给西方兑换黄金。19715月初西方各国忍无可忍,相继采用行政手段,停止国内的美元兑换,将美元排除在国际贸易结算之外,这完全符合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条款,美国也无从反对。当时美国报纸承认,西方盟国停止美元兑换,不再使用美元结算国际贸易了,哀叹美元成了无人要的货币[5]

西方采用行政手段制止美国的货币入侵后,美国无法再掠夺西方盟友,由于美国经济严重依赖对西方盟国的掠夺,而且当时第三世界国家也武装反抗美国的侵略政策,使得美国难以掠夺,就此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十余年。按照黄金或石油价格计算,十年都上涨25倍,平均每年上涨38%,到1980年前后,美联储不得不将基准利率长期维持在15%以上,甚至接近20%[6],以便减少增发美元,降低通货膨胀,也说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高于15%-20%以上。美国的主要盟友日本英国同样受到影响,最严重的时候,日本英国等物价一年上涨30%[7]

相反,当时我国工业生产能力仅相当于美国的零头,却很好地保护了货币主权,人民币非常稳定,我国对外贸易主要使用人民币结算,很少储备西方货币。按照负责对外结算的中国银行《行史》介绍[8]1968年开始在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到1973年广州秋季交易会上,使用人民币结算,出口占贸易额83%,进口也高达41.4%,表明此时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到1976年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20个(当时联合国共有147个会员国)。对比日本对外贸易使用日元的比例,最多也不过20%,远不能与当时的人民币相比。此时人民币实际上是比日元更重要的国际货币,197374年甚至我国外汇储备为0和负数,实现了印钞进口物资,也等于说,我们对外侵占了西方国家货币主权。中美建交后,一直到八十年代晚期,虽然人民币严重贬值,但由于惯性,中美部分贸易还使用人民币结算。

美国另一重要手段,就是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经济学家,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基本都有美国留学或资助经历,让他们相信,美元是“硬通货”,是“国际货币”,是市场自然演变的结果,让他国自愿同意使用美元,甚至将美元当成最重要的财富,用优惠政策,吸引美国印钞购买他们的财产,让美国肆意侵占货币主权。

为达成这一目的,美国和西方主流媒体常会宣传西方国家外汇储备多,但实际上政府储备的是黄金白银多,而不是外国货币多,例如,美国储备的黄金约8000吨,价值约5000亿美元,而且储备的外国货币,都是西方盟友的货币,仅有400亿美元左右,不到储备外汇的十分之一。就民间来看,美国普通老百姓很少有存款,常年储蓄率仅略高于0,连美元都很少储存,如何会大量储存外币,但美国却通过宣传,让很多国家精英相信,美国人对外开放货币,美元使用范围的扩大是市场自然演化的结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战时,虽然英镑还是比美元更重要的“国际货币”,但美国从不接受英国使用英镑支付军火款,而是让英国用尽黄金白银后,作价转让一些处于战略要地的殖民地给美国;后来则要求英国政府从美国贷款美元支付。二战后,西方各国因战争破坏,需要从美国获得大量物资援助度过这段困难时期,不得不接受美国要求,加上各国缺少生产能力,货币购买力很低,不得不使用美元结算国际贸易。当时美国提供5亿美元给欧洲国家建立欧洲支付联盟,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主要通过用美元记账代替支付,定期结算,而不是使用美元支付交易[9]

最重要手段是让他国依据外汇储备发钞,最早是英国1849年为其在印度洋的殖民地毛里求斯定制的货币发行办法[10],发行的纸币与殖民地政府储备的英镑一一对应,完全是英镑的代用券。其主要目的是掌握殖民地的货币发行权,不仅获得殖民地货币发行收益,而且控制殖民地经济,使殖民地经济主要为英国服务,大部分产出都被英国拿走,后来在英国控制的殖民地普遍实行,例如,香港就长期依据英镑发行港币[11]。二战时,英国就借助在殖民地的货币发行权,通过增印英镑到殖民地换取殖民地基础货币,购买殖民地物资,从殖民地获得140亿美元物资支持战争[12](p246)。对比中国当时的中央政府在国内每年获得的收入不过6亿美元,抗战八年投入到抗日战场的资金仅为英国4年从殖民地掠夺财富的三分之一。 美国在其控制的拉美,也普遍推行依据美元发钞,甚至包括南美大国阿根廷都一度实施。

回顾历史,在后毛泽东时代,我国最初多次提出庞大的建设计划,如1977年底提出的进口800亿美元设备的洋跃进计划,当时常常为实施计划大肆印钞提供资金,往往超过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多次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尤其是1992年以来,连续3年物价上涨10%以上,1994年甚至高达25%。不仅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稳定。

1995年人大通过央行法,虽然第二十八和二十九条,禁止央行直接购买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防止央行被动接受政府要求,让政府赤字货币化,影响货币稳定;但第25条第5款明确规定,央行应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也就是印钞国债化,交给政府,是央行的主要业务之一。

然而,我国央行却迷信美国精英推销的办法,不仅不再直接贷款给政府,而且从不按照央行法要求,购买国债等政府债券,交给本国政府。相反,央行擅自规定,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13],增印的人民币主要购买西方货币,交给西方,换来的西方货币成为人民币的发行依据,只能用于回收人民币,不能作其他用途。放在央行仓库里,由于西方货币都是自动贬值的,其实际购买力只会自动减少。购买西方国债成为主要选择,由于国债利率常常低于西方的物价上涨率,仍然是不断自动贬值的,等于免费甚至是贴钱借给西方使用;而换给西方的人民币,也就等于免费交给西方了。

1995年以来,央行从未给自己的政府提供人民币,不仅将增发的人民币基础货币20多万亿都免费交给美国和西方,而且将全国人民生产物资出口,以及为西方资本家建设工厂等资产,换来的西方货币,也都免费借给美国和西方,加上美国和西方使用获得的部分基础货币购买资产,以资产等做抵押,从我国金融体系中贷款常常几倍于投资,获得了更多的衍生货币。持续20余年的执行,美国和西方从我国金融系统获得的资金,恐怕已经高达上百万亿元,等于将国内经济资源大都交给西方资本家组织,西方使用它们获得的利润和财富更是天文数字。

2013010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对外发布《国家健康报告》第1号中披露[14],仅在2011年,美国从全球攫取的红利达73960.9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96.8%,是攫取红利最多的国家;中国损失的财富高达36634亿美元,占全球财富损失的47.9%,是全球财富损失最多的国家。报告指出,中国人均损失财富达2739.7美元,相当于中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2011年中国损失的霸权红利,相当于中国军费开支的33倍、科技投入的44倍、教育投入的16倍和医疗卫生投入的37倍。若按劳动时间计算,中国劳动者有60%左右的工作时间是在无偿为国际垄断资本服务,创造“剩余价值”。中国演化经济学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贾根良教授最近在网上公开发表文章[15],批评央行开放金融主权,让西方印钞购买中国,金融界不是反思错误,而是完全删除该文章。

如今美国和西方基本不搞工业消费品生产,中国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工业产品,人均生产量也超过世界人均4倍以上,但中国人均消费却不到世界一半,是美国人均十五分之一。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给国内劳动者分配太少,去年初李总理公开说,我国有六亿人月收入仅有1000元。早在十多年前,中央民族大学张宏良教授就悲愤地指出,同样高速发展20年,日本人均收入就赶上了美国和西方,但我国人均收入仅相当美国3%。中国的大部分产出都被美国和西方免费拿走。大量国内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各种工业消费品,用于供应西方,导致我国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在快速走向枯竭。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公布,我国有66个城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量资源的流失,带来资源价格的剧烈上涨,已经多次带来物价上涨,严重损害我国的货币稳定。

1995年以来,央行一直不执行我国央行法第25条印钞购买国债的要求,而是印钞购买西方货币,由此造成现代人类社会最荒谬的现象,一个国家的央行,增发货币从不购买本国国债,借给本国政府;反而购买战略对手的国债,借给战略敌人,甚至将发行的20多万亿元人民币基础货币都免费交给战略敌人。难怪张庭宾先生称我国央行是美国央行的分部[16]

相反,美国央行法第142.2款明确指出,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是买卖美国各级政府的公债。美联储在其一百多年历史中,主要购买美国联邦政府国债。美国著名金融专家切凯蒂教授在所著的美国主流金融教科书《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2006年版中称[17] p411,美联储只持有美国国债。表明美国央行发行美元的依据是美国国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美联储在短短2个月就购买国债2万亿,给政府提供资金。在美联储成立后的一百多年历史中,美国国债一直是美联储发行美元的主要依据。美国央行法没有一条允许央行印钞购买外国货币或债券,第十条1.2款还明确禁止商业银行使用外国债券作抵押,到央行贷款。

我国主流经济金融界一直主张与国际接轨,其实就是推行西方的制度。但在至关重要的货币发行制度方面,却不使用西方的制度,而是使用西方给殖民地制定的制度,将发行的人民币都免费交给西方,等于当西方经济殖民地。最自1995年以来,都一直是拱手将大部分货币主权交给了美国和西方,是不战而降。最近仍有央行负责货币发行官员发表文章,反对购买国债[18],都是在延续过去的错误。为更正这些错误,本文建议:

1、增发人民币应购买国债,人大应立法禁止央行印钞购买他国货币;央行应将外汇交给财政部,换取等价于央行当初购买外汇所支出的等价国债,财政部应将外汇投入货币兑换市场,提高人民币汇率,用于进口物资。

2、指定几家大银行负责货币兑换,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时只与它们交易。它们只能给出口商出口产品和服务获得的外汇兑换为人民币;客户需要支付购买的外商产品和服务时,才能要求银行兑换人民币为外汇,由银行完成支付。不限制其他民间的货币兑换交易。

3、重申国内交易必须使用人民币,外来投资者必须使用人民币到中国雇佣人员,购买各类商品,包括各类资产。禁止上述国家指定大银行给他们提供货币兑换服务,他们应从本国出口商人手里兑换人民币,推动他们使用人民币结算。

4、由于美国政府不可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要求,兑换我国政府持有的美元,国务院应下令禁止接受他国使用美元从中国进口物资。

参考文献

1. Eugen Von Philippovich, t.b.C.M., History of the bank of England,second edition. 1911,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 72.

2. Mckinnon著;何璋,覃东海译, R.I., 麦金农经济学文集 第2卷 国际交易中的货币 可兑换货币体系. 2006: 北京市:中国金融出版社. p. 1-6.

3. Krugman, P.,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中文版. 1998, 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 p. 161495505.

4. (英)佩克著;卢明华等译, 国际经济关系 1850年以来国际经济体系的演变. 1990: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p. 280.

5. 黄卫东. 人民币国际化应借鉴人民币曾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历史经验 - http://www.mzfxw.com/m/show1.php?classid=21&id=124840&style=0&cpage=1&cid=21&bclassid=4. 2019 2019-09-19 08:56:26 2021.1.25].

6. (US), B.o.G.o.t.F.R.S. Effective Federal Funds Rate [FEDFUNDS], retrieved from FRED,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FEDFUNDS, November 13, 2019. 2019.

7. Friedman, M., 货币的祸害,安佳译. 2008, 北京: 商务印书馆. p. 182-195.

8. 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编著, 中国银行行史 1949-1992年 上. 2001: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p. 396-417.

9. 李卓,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2005: 武汉大学出版社. p. 275-294.

10.    周丽霞, 货币局制度及其基本运行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 2004(3): p. 41-46.

11.    孙茂辉, 香港货币局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当代港澳, 2002. 2002(1): p. 20-25.

12.    Hudson, M., 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嵇飞等译. 2008,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p. 11831133540184.

13.    周其仁, 汇率评论之十六:被动超发货币的教训,经济观察报 2010年8月16,http://zhouqiren.org/archives/979.html; 收录在《货币的教训 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另参考:央行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的官方证据 - 黄卫东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78174.html. 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出版. p. 46--51

14.    杨多贵等, 国家健康报告,另参见报道:2011美国攫取霸权红利逾7万亿美元 中国损失最多-中新网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1-08/4471109.shtml. 2013, 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 北京.

15.    贾根良. 对陆磊教授主持金融开放的专业水平的质疑;原文已经被网管全部删除,但其主旨可参见:赵建. 美国能用“印钞机”买下中国吗?——兼评贾教授与陆局长的“金融开放之争”-股票频道-和讯网 http://stock.hexun.com/2020-10-13/202221327.html; 另参见:黄卫东:纸币的本质是什么? - 评赵建:美国能用印钞机买下中国吗?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0-10-14/250493.html. 2020.

16.    张庭宾. 十问周小川:您是完美的“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吗? - 文章 https://weibo.com/p/1001603883668115475403. 2015 2015年9月5 11:01 [cited 2020.9.25.

17.    Cecchetti, S.G., 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2007,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p. 20411.

18.    孙国峰, 现代货币理论的缺陷——基于财政视角;全文见:http://ejournaliwep.cssn.cn/qkjj/gjjjpl/gjjjpl205/202009/t20200910_5181476.shtml. 国际经济评论, 2020. 2020(5).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7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