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一飞冲天”,我国商用飞机产业走通了三条路

作者:贾远琨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23-02-27 624

C919“一飞冲天”,我国商用飞机产业走通了三条路

中国商飞C919 大型客机首次亮相三亚凤凰国际机场(202328日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供图

◆C919“一飞冲天标志着我国商用飞机产业走通了三条路:自主设计研制路、适航验证路和市场开拓路

目前C919的全球订单已达1035架,国内广阔的大市场为国产飞机产业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商飞公司有条件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探索国产飞机商业成功路径

在大型客机项目的带动下,形成了一个包含24000余项依据性标准文件的民机标准文件体系,累计形成了近40项国家标准、400余项航空行业标准和20余项国外权威协会标准,有力支撑了商用飞机产品研制和系列化发展

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已远远不再是飞机主制造商在企业层面的竞争,而是演变为以主制造商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竞争。通过C919等国产商用飞机型号的研制、运营,整体带动中国航空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形成以国产商用飞机为牵引的供应链体系意义重大

国产大飞机

突显中国产业链升级

近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100小时验证飞行,正在为今年春天投入商业运营做最后准备。

茫茫九派流中国,国之重器构建起大国制造业的黄金龙骨”“运十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回忆上世纪80年代,乘坐运十从上海转场至成都,从窗户望去,长江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舞动。没有长江黄河就不会孕育出繁荣经济和流域文明,正如没有大飞机等为代表的国之重器,就难以带动起高端制造业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足以显示出我们民族的气派!程不时说。投入商业运营,意味着这一飞机型号被真正赋予生命。

近半个世纪来,中国从未放弃国产大飞机的研制生产和市场探索。2022年,C919向全球首家用户东航交付首架机,此时,来自欧洲、亚洲同步起跑甚至曾领先几个身位的商用飞机研制者或中途放弃或举步维艰。从运十C919,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中国国产大飞机跨过了大型客机从无到有的分水岭

伴随国产大飞机从研制到运营,产业体系建设、数字技术赋能、市场开发探索等,国产大飞机及其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迎来崭新时代。

运十C919

中国商飞公司的总装基地,停放着一架白色涂装的客机,飞机前的石碑上镌刻着四个字——“永不放弃,这就是运十飞机。

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2022C919成功交付,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52个春秋。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制造业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带动性、标志性工程和重大时代成果。

国产大飞机事业从未中断。伴随着C919首飞、适航取证、交付直到首航,几代人砥砺前行终偿夙愿。进入21世纪,我国国产商用飞机研制运营稳扎稳打。目前,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已经交付市场100架,安全载客600多万人次,并首次交付海外用户,实现年产量50架的规模化生产,进入国内主流航空市场,正逐渐成为支线航空市场主流机型。C919已于2022年完成适航取证并交付全球首家用户东航,正在为今年春天投入商业运营做最后准备。

C919“一飞冲天标志着我国商用飞机产业走通了三条路:自主设计研制之路、适航验证之路和市场开拓之路。一个飞机型号带动了大型客机研制、试验、管理和运营能力的整体提升。

——实现规模化生产,具备进入主流市场条件。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魏应彪认为,目前ARJ21飞机已经实现年产50架的能力,未来C919也将很快达到年产3050架能力,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主制造商具备了批量化生产能力,能够保障国产飞机具备进入主流市场的条件。同时,中国商飞公司正在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生产革新,生产效率和质量把控能力明显提升。

 ——具备验证试飞能力,保障飞机安全和可靠性。

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揭裕文认为,通过ARJ21C919两大机型的适航取证,中国民航的适航审定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中国人可以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方法,自主验证飞机的安全和可靠性,并形成审定体系和规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优化试验设施和方法,不断提高验证效率和精度,保障民航安全。

——广阔市场提供有力支撑,为探索商业成功创造条件。

记者从中国商飞公司了解到,目前C919的全球订单已达1035架,中国的广阔市场为国产飞机产业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商飞公司有条件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探索国产飞机商业成功路径。

1到无穷大

不少业内专家赞叹C919的超临界机翼姿态优美,它不仅符合工业美学,还符合气动力学,是既能适应高速巡航飞行,又能保持较高气动效率的翼型。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C919型号副主任设计师张淼参与了C919超临界机翼的设计。他说:单就机翼我们就绘制了2000多份图纸,小翼也有700800份,经过不断比对、筛选,确定了最终方案。设计飞机不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飞机是仿制不来的,仿制一款飞机意味着不可能对其进行任何改动,否则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影响飞机的安全。飞机自主设计这一关必须攻克。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设计超临界机翼,心里没底,但试验数据给了设计团队十足的底气。在国内外风洞试验中,机翼的试验结果比预想的还要好,圆满完成了所有试验目标。

自主设计仅仅是国产大飞机创新探索的体现之一。C919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正在激发无穷大的创新潜力。

C919已经成为应用和孵化新技术新成果的创新策源圈。在国产大飞机的巨大带动作用下,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已经在为国产商用飞机服务。C919在为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的同时,也催生出更高效科学的研制和试验方法。

走进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智慧数控车间,最忙碌的是一条无人零件生产线。数控机床、运载机器人、AGV小车,甚至物料架和托台,所有设备都植入了一根神经,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数控机床将零件加工好,运载机器人便接收到信息前去取件,自动唤醒水箱对零件进行超声波清洗,随后放置在托架上,由AGV小车运出车间。整个过程实现无人化作业。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许江炜说:操作工人从线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一身油污到一身清爽,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车间的信息系统可以与每个员工的手机链接,让员工上班的路上就可以通过手机看到自己当天的生产任务、工艺图纸、生产难点。通过智能化改造,寻找效率更高、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的生产模式,飞机制造业在不断探索升级中。

通过C919的设计研制,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智能装备的应用又反哺国产商用飞机的设计研制和试飞试验。

竞逐全球航空制造价值链

从国产大飞机看到了中国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中的抉择。大国制造离不开创新土壤、产业生态和人才基石,这正是国产大飞机几十年发展历程中着力构建的产业发展综合环境。

通过C919大型客机研制,我国商用飞机产业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带动了新材料、现代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的集群性突破,提升了国内商用飞机机体结构、机载系统、材料和标准件配套能级;带动了民用航空工业体制机制的创新,提高了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

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建设大飞机创新谷,以C919大型客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为牵引,累计有75所国内外高校通过1300余项科研合作参与了大飞机技术攻关,建立了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平台。在大型客机项目的带动下,形成了一个包含24000余项依据性标准文件的民机标准文件体系,累计形成了近40项国家标准、400余项航空行业标准和20余项国外权威协会标准,有力支撑了商用飞机产品研制和系列化发展。

预计到2035年,依托大飞机产业园形成的产业配套,将支撑中国商飞公司200架以上大型商用飞机的年生产能力,带动航空产业年产值3000亿元以上,助力上海航空工业产业集群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

国际航空制造业目前的竞争更为激烈。C919的横空出世受到国际市场的密切关注,波音、空客分别对同类机型进行改进优化,以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国产大飞机仍需加快实现自主创新突破,实现规模化、系列化发展。

《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认为,C919能否商业成功对于我国商用飞机产业乃至于高端制造业而言是信心之战

当前,国际航空制造业市场业已形成以波音和空客为核心的两条全球价值链,其涵盖民用飞机的设计研发、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市场销售、航线运营、维修维护、产品拆解等各个环节。价值链的核心是飞机的主制造商,价值链上的供应商与合作伙伴都依附或依托于主制造商而发展。全球化市场竞争已远远不再是飞机主制造商在企业层面的竞争,而演变为以主制造商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竞争,是价值链上的所有分支和主体,包括供应链、运营链、创新链的集团化竞争。

正因为此,通过C919等国产商用飞机型号的研制、运营,整体带动航空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形成以国产商用飞机为牵引的供应链体系意义重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国产大飞机已经乘风起飞,并将久久为功、勇毅前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4
0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