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逮捕十人,李嘉诚栽了!

作者:牲产队长 来源:牲产队 2025-05-25 58

一次性逮捕十人,李嘉诚这一次是真的栽了。

5月21日,香港廉政公署发布一个公告称,长实集团旗下的一个“港人首置盘”项目,涉嫌行贿受贿,偷工减料,被逮捕十人。

一次逮捕十人,李嘉诚栽了!

啥叫“港人首置盘”?其实就类似于国内的刚需盘,年轻人买的第一套房。它的特点是,价格相对便宜,但楼栋很高,房屋密集。长实集团旗下的这个“港人首置盘”,一共才6栋大厦,却提供3000套房,每一栋设置500套房。你想想,这个房屋密度有多高?按每户5口人算,这6栋楼,就要住进去1.5万人了。

可住的人越多,工程质量越重要。而长实集团呢?却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了,植入钢筋不足,还出现了楼栋移位的问题。为了掩饰这些问题,长实集团则采取了“行贿”方式。这就触碰底线了,十人因行贿受贿罪被逮捕。

一次逮捕十人,李嘉诚栽了!

李嘉诚曾被誉为“商界教父”,更是“地产教父”了,一度被外界称为“李半城”。可他的地产生意是怎么做起来的?这里面究竟有多少猫腻?在后台,队长经常看到很多网友留言,为李嘉诚洗白称,李嘉诚作为一个商人,在内地做房地产,没有烂尾,没有拖欠供应商的钱,也没有对不起业主,已经是业界良心了。

可这些人没说的是,为什么李嘉诚没有烂尾项目?核心就在于,它赚钱根本不靠盖楼。它赚的是地产增值的钱,而不是卖房子的钱。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就两个字:囤地。

你仔细对比就会发现,李嘉诚与内地房地产商有一个巨大的不同。比如恒大、碧桂园、万达等房企,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高周转。什么叫“高周转”?就是高速拿地,高速销售,高速回款。

恒大暴雷前,有一个著名的年会。在这场年会上,有一个老太太用一种极度浮夸的演讲方式,鼓吹恒大:“当年规划当年建成当年交。”我们不可否认,这个老太太确实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它确实反映了恒大的“高周转”模式。这种“高周转”模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城镇化,也让很大一批人享受到了中国的房地产红利。靠着拆迁和房产增值,实现一夜暴富。

一次逮捕十人,李嘉诚栽了!

若是同样一块地,放在李嘉诚手里,就绝不可能“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交房”了。他会先把地拿下来,再采取表演式施工,钻法律的漏洞,一直不盖楼,盖两个保安,两个施工员,拖拖拉拉一二十年。等这块地的价格涨起来了,他直接转手一卖,高位套现跑路。理论上来讲,他都不用盖楼,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了。

在成都,李嘉诚就因“囤地”太过离谱,迟迟不施工,被成都市政府拉黑,禁止李嘉诚旗下房企,在成都本地获得金融贷款。至于它想来成都拿地,就更不可能了。为什么?核心就在于,李嘉诚太鸡贼了。他是一点贡献不做,纯来炒地皮了。

一次逮捕十人,李嘉诚栽了!

可政府卖地,当然是不为了给房地产商炒地皮的,而是把这一片区域开发起来,形成一个连片的商业住宅,把人口、商业都带起来。在北京,李嘉诚旗下的“御翠园”,也是囤了23年的地。这块地在2001年,以7亿买下来,一直等到了2024年才开售,楼面价仅1750元/平米,而开盘价呢?9万一平。这还是打了7折以后的售价,直接翻了40倍以上。

这种囤地模式,就是一种纯粹的吸血模式。它并不创造价值,而是通过土地增值的方式,疯狂收割。你说,为什么内地房地产公司不这么干呢?难道是内地房地产公司傻吗?大家都在一个行业里,李嘉诚这么搞能赚钱,恒大怎么不学呢?碧桂园怎么不学呢?关键就在于,内地房企要拿出结果来,才能持续从地方政府那里拿到地,才能从地方银行那里,拿到贷款。要是恒大搞囤地模式,它早就被地方政府、地方银行拉黑了。

而李嘉诚则是利用自己作为“港商”的特殊身份,融资渠道多元化,加上自身财力雄厚,钻了法律的空子,吃上了时代的红利。

一次逮捕十人,李嘉诚栽了!

囤地,坐等土地升值,不是李嘉诚有多聪明。这种方式很简单,内地房企老板都可以学。但为什么不学?因为内地房企愿意与地方政府合作,全力推动中国的城镇化,实现共赢。而李嘉诚呢?拒绝合作,只要能搞到钱,盖不盖楼,就无所谓了。

它连楼都不盖,它怎么会烂尾?怎么会爆雷?许家印在后期过于膨胀,把恒大搞垮了,算不上好人,但李嘉诚就更谈不上“地产界的良心”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