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不能对日本的民族主义无动于衷

作者:张志坤 来源:草根网 2013-11-07 666

  ——兼评《中国社会莫为日本的民族主义伴舞》

  如何看待现今的日本,如何对待日本的所作所为,这是崛起中国无法绕越的战略课题。现在,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日本的民族主义正空前高涨,对此,中国社会应该采取怎样的立场与态度呢?

  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日本的民族主义历来是最危险的民族主义。

  坦率地说,世界上各国各民族都有一定程度的民族主义情结,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日本的民族主义却与一般的民族主义不同,这是一种极端危险的民族主义。日本的民族主义不是基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种族优越主义的极端变种,在日本民族主义的内涵中,大和民族种族至上是核心,因为种族至上,所以才能“万世一系”,才有了“万邦无比的优越国体”,才有了“大日本”的狂妄与野心。不仅如此,日本的民族主义还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浸满了军国主义的恶毒,具体表现就是臭名昭著的“武士道”,虽然现在表现还算压抑,但只要环境稍许改变,条件有所宽松,这个东西就要像复苏的毒蛇一般,迫不及待地发起咬杀行动。这样的民族主义无疑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民族主义,甚至比希特勒的法西斯还要危险得多,这大概就是德国能对二战洗心革面、痛切反悔而日本总是遮遮掩掩军国情结阴魂不散的原因。

  中国社会还必须痛切地认识到,中国是日本民族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在异乎寻常民族主义野心和种族至上狂妄的驱使下,日本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天起就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任何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古往今来,日本不断发动各种形式的侵略战争,给东亚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中国则是最大的受害者。死在日本屠刀下的中国人几千万数,世界最多;被日本掠夺的战争赔款赔数以亿计,是世界最多,而被占领侵略的土地曾达大半个中国,以面积计算还是世界最多……这一桩又一桩的事实不足以说明,日本民族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敌人吗?现如今“中国人能清楚地感受到日本民族主义的汹涌澎湃”了,日本重走军国主义大国之路的动向日趋严峻,这不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吗?怎么能说“只能是一场比谁声高的舆论仗”呢?

  建立在上述两个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必须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用民族主义造就当代中国的强大盾牌。

  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日本的民族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环球时报》社评《中国社会莫为日本的民族主义伴舞》一文对此轻描淡写是完全错误的。该文说什么“中国民族主义的内涵与日本的有很大不同”。我们说,不是什么“很大不同”,而是二者根本不可混为一谈。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民族自信自强自立的诉求,什么“中国也常被一些国家认为是‘民族主义严重’的社会”,我们要问,这里的“一些国家”都是一些什么货色?他们有什么事实依据呢?难道喊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民族主义吗?还什么“中国国内自由派”也指责中国的民族主义。这里提醒一下吧,中国的自由派主要不在国内,主要活跃于国外,他们对中国的民族主义不是指责,而是视为洪水猛兽。但是,一切爱国的中国人,能因为这样恶毒的指责就动摇自己的民族信念吗?能面对日益猖獗的日本民族主义的汹涌浪潮而无动于衷吗?

  中国社会绝不能对日本的民族主义无动于衷!相反,当代中国不仅要大力弘扬民族主义,而且还要对日本的民族主义时刻高度警惕。什么“莫为日本的民族主义伴舞”,说得何其轻浮无聊!中国社会必须以高昂的民族主义抗击日本凶险的民族主义,用伟大爱国主义支撑下的民族主义打造复兴的战略盾牌,造就最深厚、最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让一切对中国怀有野心的人,都内心打颤、望而却步!套用一句国歌上的话就是,用我们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灵魂,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现在,在号称崛起复兴的中国,有些人害怕自己的民族主义甚于害怕日本的军国主义。什么不要与日本“死磕”,“我们在释放自己的情绪时,需要保持定力和理性,不尾随日本走得太远”,还要给“孙武或孔明写封信”问问。建议还是不要问孙武或者孔明了吧,干脆去问问汪精卫,答案会更直接更干脆。说实在的,不怕外侵而怕内患,这样的人历史上屡见不鲜,满清王朝就是。这个王朝里的人始终认定外侵不是癣疥之疾,而内乱才是心腹之患,始终没有搞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所以才“宁赠友邦,不与家奴”。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人,这样思维,在中国正日渐多了起来。

  附:中国社会莫为日本民族主义伴舞

  “民族主义的幽灵在东亚徘徊”,套用这个著名句式来谈民族主义,是否过于夸张了呢?

  中国人能清楚地感受到日本民族主义的汹涌澎湃。反过来,中国也常被一些国家认为是“民族主义严重”的社会。当前中日严重对立,有人认为,这同时就是两国民族主义情绪的交锋。此外韩国等东亚多个国家也常被拉上“民族主义”的名单。

  如果我们一口咬定中国“没有民族主义”,外部舆论不会同意。有意思的是,中国国内自由派也常常指责他们的舆论对立面是“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对民族主义的定义同外部舆论对它的使用差不多。

  “民族主义”这个概念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褒贬寓意。就今天来说,它在各主要语言里大体是个贬义词。“民族主义”同“爱国主义”内容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舆论对这两个概念的态度则逐渐分离。一国国民针对国家感情的积极部分被归入爱国主义,消极和极端部分被归入民族主义。

  即使这样,围绕民族主义经常出现纠纷,被一些人认为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和行动,常常会被另一些人看成民族主义。

  中日互指对方“民族主义”,只能是一场比谁声高的舆论仗。

  然而必须指出,中国民族主义的内涵与日本的有很大不同。中国民族主义主张领土主权完整,国家强盛。日本社会除了与之相近的上述内容外,更突出的是要摆脱二战结局的束缚,突破和平宪法,日本的民族主义还纠结于想要阻止中国正常发展带给世界力量格局的自然变化。

  很显然,日本的民族主义更容易矛头对外,引发摩擦。事实上,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主要是社会层面的,而日本的民族主义则由国家领导人冲锋陷阵,日本首相等高官不断针对中国发表强硬言论,中国的官方回应一直相当克制。

  但是民族主义很容易在国家间互动,相互刺激,形成一来一往的连环升级,直到后来互为因果,不再容易分清谁是源头。就中日来说,如果中国对来自日本的挑衅有则必应,最后就会纠缠成激烈的一团,将是非淹没在其中。

  外界可能会对中日民族主义“各打五十大板”,当然,外界的态度未必就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但我们需要警惕,如果与日本在所有具体冲突中争胜利感觉,这种胜利很可能在战略上是廉价的,为此消耗中国的战略资源未必符合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长远利益。

  中国决不能在原则问题上对日本妥协,但我们或许需要跳出与日本你来我往的“强硬竞赛”,不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量浪费在日本的三流政客、无聊文人和极端媒体上。

  中日国家力量已经实现逆转,时代在变,中国面对日本需要不断建立、巩固强者的自信,牢记历史,但同时摆脱旧时代的受害者心态。日本现在很愿意中国全心全意陪着它闹,中国不能为这个衰落的岛国不断伴舞。我们在释放自己的情绪时,需要保持定力和理性,不尾随日本走得太远。

  我们要防止一种舆论定式:只要对日强硬,与其针锋相对“死磕”,就大快人心。如果长期这样,就会束缚中国的外交空间和智慧,由日本“一根筋”的对华政策,派生出中国的策略僵化。

  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注重战略的运用,反对专注于一时一事的赢输。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向亚太和全球的超级舞台,我们对战略的理解和运用战略的气度都应超越古人。让我们做一个假设:给孙武或孔明写封信,问问他们今天的中国应如何应对日本,我们应能大致猜出来他们会怎么说。既然如此,让我们别离他们的“锦囊妙计”太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1
0
0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