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军事民主与苏中七战七捷

作者:夏明星 来源:军事史林 2017-06-22 2693

党内军事民主与苏中七战七捷

 

夏明星

党内军事民主与苏中七战七捷

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集中25个旅的兵力,向中原解放区(新四军第五师等部)大举进犯,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依仗雄厚兵力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竟扬言3个月到6个月之内,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蒋介石对中共步步紧逼,毛泽东决定针锋相对,还以颜色。这时,就如何正确地御敌,党内大开军事民主之门,上下左右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终达成共识,从而改变了苏中战局。

一、为落实“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战略方针,毛泽东做好了暂时放弃苏中的准备

还在6月22日,毛泽东致电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第一副政委薄一波和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政治部主任舒同,商讨全局破裂后太行和山东两区的战略计划:

全局破裂后请你们考虑下列方案:(一)太行区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主要兵力尽可能攻取长垣、……睢县、杞县、……淮阳、商丘、……各点,主要着重在野战中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相机占领开封。(二)山东区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山东主要力量配合苏皖北部各区,攻取……砀山、虞城、涡阳、……符离、宿县、……(即徐蚌间)各点,主要着重调动徐州之敌于野战中歼灭之,相机占领徐州。(三)太行区除山西对阎部队外,其余以一部监视豫北之敌,应以最大主力出动于豫东区域。(四)……新四(军)主力全部南下。(五)只要占领开封、徐州间及徐州、蚌埠间主要铁路线及上述各县城之半数左右,即为有利。有些县城可让地方部队逐次攻占之,我主力不必每个城均去打。……(八)粟谭主力对付江北之敌,配合你们作战。(九)上述作战胜利(不一定要取得开封、徐州)后,如形势有利,可考虑以太行、山东两区主力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前进。(十)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可将很大一部蒋军抛在北面,处于被动地位。(十一)这一计划可保障五师不致被消灭或吃大亏。(十二)这一计划依靠老根据地,逐步向南,稳扎稳打,并不冒险。(十三)如能逐步渡淮而南,即可从国民党区域征用人力物力,使我老区不受破坏。(十四)蒋现延长休战至本月三十日,七月初即将大打,我须速定战略方针,以利作战。(十五)意见如何,望告。

这就是“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战略方针: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主力5万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相机占领开封”,以山东军区野战军主力5万人(司令员陈毅)“相机占领徐州”,合力出击津浦路徐(州)蚌(埠)段及其两侧地区,“逐步渡淮而南”;至于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政委邓子恢,下辖淮南军区、苏中军区及若干军分区),有野战军主力4万人(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则笼统地规定“对付江北之敌”,配合上述两军。在毛泽东的电报中,列举了外线出击的种种好处,并特别指出“这一计划可保障五师不致被消灭或吃大亏”,有助中原军区部队突围。当然,毛泽东没有搞一言堂,而是提倡军事民主,希望战区指挥员开动脑筋,因而申明“请你们考虑”,“意见如何,望告”。

6月24日,毛泽东又对南线作战作了补充指示:

为使作战有重点起见,(一)开(封)徐(州)间陇海线之占领及豫东、淮北各城之占领全归刘邓薄负担。(二)陈舒全力担负占领徐蚌间铁路线及调动徐(州)敌出击而歼灭之。(三)以苏中地方兵团吸引并牵制(南)通扬(州)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线,歼灭三、四分区(注:指淮南军区的第三、第四军分区)之敌,策应北面作战。(四)动员民众,公私兼顾,彻底破坏陇海路、津浦路。……(六)以上为第一阶段,渡淮向南为第二阶段。……(八)准备时间为半个月,必要时酌量延长。……(十)望考虑利弊见告。

根据补充指示,粟(裕)谭(震林)部任务更加明确:集中于苏中军区的华中野战军主力,必须西移淮南军区作战,出击津浦线蚌(埠)浦(口)段及其东侧地区。指示规定“准备时间为半个月”,所以华中野战军应该于7月10日前准备完毕。同样,毛泽东没有搞一言堂,还是提倡军事民主,希望战区指挥员开动脑筋,因而申明“望考虑利弊见告”。

仅仅隔了一天-6月25日,也许是考虑到华中方面担心苏中会沦陷,毛泽东又电示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常委张鼎丞、谭震林、粟裕、曾山)并告陈(毅)舒(同):

苏中地区在蒋优势兵力进攻下,有暂时失陷可能。你们宜作事先准备,以免临事仓卒,受过大损失。

也就是说,为落实“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战略方针,毛泽东已经做好了暂时放弃苏中的准备。

二、粟裕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淮南,陈毅坚持“王陶纵队应立即西开”

就在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当天,毛泽东又致电华中分局并告陈舒:

(一)……国民党即将向我大举进攻。(二)为粉碎国民党之进攻,决令刘邓主力出陇海豫东,陈舒主力出徐蚌间,调动敌人而歼灭之。(三)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南)通扬(州)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不少于十五个团)……,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线,彻底破坏铁路,歼灭该地之敌,恢复三、四分区失地,并准备打大仗,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五)午灰(注:7月10日)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待命攻击。(六)你们一切听陈舒指挥。

作为华中分局常委、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对如何执行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权衡在苏中作战和在淮南作战的利弊得失。6月27日,粟裕致电中央军委、陈毅和华中军区,提出了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淮南作战的建议:

在三分区集中大兵团作战,粮食、民夫和交通运输均极困难。……目前我们主力都集中于苏中,民夫及作战用具都已准备完毕,如不在苏中打仗即西移,不仅对群众很难说服,即对部队亦难说服。因一、六师(注:指王必成纵队、陶勇纵队)和七纵指战员大多是苏中人,有些家中已遭顽摧残。为此,我们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

对于“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战略方针,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非常积极,“次日即复电中央,完全同意这一南下作战方针,并对山东野战军作了部署。”就在粟裕提出异议的同时,积极准备南进的陈毅、舒同又电请中央军委,建议由刘伯承、邓小平统一指挥南线三军外线出击,并建议延长准备时间。6月28日,毛泽东电示刘邓、陈舒及张(鼎丞)邓(子恢),做出答复:

(一)陈舒电请由刘邓统一指挥,中央认为甚为必要。为达统一步调克敌致胜之目的,请刘邓即日担负此职。(二)必须待谈判破裂国民党动手打我,然后方能打他,争取有理地位。(三)根据陈舒建议,为准备充分避免仓卒作战起见,将准备时间延长……(四)各事均望刘邓、陈舒直接商定。

就在6月28日,毛泽东还致电晋察冀军区主要领导聂荣臻等,向他们明确国民党大打后晋察冀军区的基本任务:

……(二)在国民党大打后,你们基本任务是保卫地方与夺取三路四城。……(九)所有对平汉、正太、同蒲三路之进攻,均是攻城战,望立即训练攻城技术,多备黄色炸药,制造黄色炸药之工厂日夜加工。(十)夺取三路四城(保定、石门、太原、大同)须准备六个月或较多时间,但是必须完成此任务。……(十二)你们意见如何,望告。

这就是“北线夺取三路四城”战略方针:以晋察冀军区野战军为主遂行“夺取三路四城”任务。同样,毛泽东也没有搞一言堂,同样希望战区指挥员开动脑筋,因而申明“你们意见如何,望告”。

不过,综合6月28日毛泽东发出的两份电报,虽然强调谨慎,但是外线出击的想法还是很强烈。

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赞同粟裕的前述意见,于6月29日联名呈请中共中央、新四军军部考虑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

苏中当面共有顽军九个师(旅),我军主力亦集中于苏中,如即向淮南转移,不仅七月十日难以到达(须迟至七月二十日),且将使苏中有迅速被顽攻占之极大可能。……如苏中失陷,淮南战局万一不能速胜,则我将处于进退两难(苏中大部为水网,如被顽占据不易夺回),如是不仅对苏中本身不利,即对华中整个作战部队之供应更有极大影响。为此我们建议:在作战第一阶段中,王(必成)陶(勇)两纵仍位于苏中解决当地之敌,改善苏中形势与钳制敌人,使顽无法西调;至山东及刘邓主力完成第一阶段进行第二阶段时,我们再以王陶两纵加入(八月中旬)蚌浦段作战。……我们此种部署对徐蚌段作战无大影响。

对于粟裕等人的意见,陈毅有着自己的看法。6月30日,他致电中央军委并告华中野战军说:“我们认为七月间非打不可,则王陶纵队应立即西开,保证于七月十五日到七月二十日前后能按时发起战斗”。

三、苏中首战伊始,陈毅提出“即执行前定作战计划”,毛泽东支持粟裕“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

对于粟裕等人的意见,毛泽东则若有所思。6月30日,毛泽东连发四份电报:

一份是给周恩来的,强调指出:“以后局面是边打边谈,我们须准备应付此种局面。”

一份是给刘邓、陈舒、张邓的。既然“以后局面是边打边谈”,他要求外线出击暂缓,各部暂处待机位置加紧准备:

蒋为各方所迫,将发继续停攻命令(注指蒋介石在各方面坚决斗争下,于六月三十日停战时效再次期满后,又宣布在东北无限期停战)。似此,我各部暂时宜位于待机位置,以免集中过早暴露企图。

一份是给华中军区的,表示中央军委高度重视粟裕等人的建议:“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军长商酌后,即可决定通知你们”。

一份是给陈毅的,指出粟裕等人的建议值得考虑:华中二十九日电,“主力留苏中确保财源,而将淮南作为钳制方向,以九个团担任破路阻敌,此意见似有理由,你们觉得如何?望告。”“显然,中共中央已经倾向于华中的建议。”(见《粟裕传》)

就在这时,蒋介石向南线各解放区发动进攻的情报纷纷传来,中央军委最终指示刘邓、陈毅及华中分局:“似此,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之顽可能同时向我进攻,果如此,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粟裕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中央军委最后确定“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这自然让粟裕等人喜出望外。7月13日,毛泽东致电陈毅、刘邓、粟裕等,强调外线出击暂缓,更是把内线歼敌、“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的光荣任务赋予华中野战军:

(一)……鲁南大军(注:指山东野战军)仍不宜此时南下,以免陷于被动地位。(二)刘邓所部亦在现地整训待机,不要轻动。……(四)……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注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这是中央军委赋予华中野战军在苏中作战的任务,说明苏中战役带有战略侦察和战略试战性质。

不过,毛泽东这时仍然没有放弃外线出击战略方针。就在7月13日,他在致电中原军区领导人郑位三、李先念时,有这样的指示:

我中原军之任务是以机动灵活之行动,在鄂、豫、皖、川、陕广大地境内,在外线牵制反动派大量军队,帮助我内线作战部队取得胜利,是为作战之第一阶段;然后我内线部队渡淮向南,与中原军会合,夺取信阳、大别山、安庆之线,是为第二阶段。

7月13日,华中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战略试战的指示,发起苏中首战——宣(家堡)泰(兴)作战。这时,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又来了。7月14日,正当华中野战军在泰兴一带打得热火朝天之际,陈毅、宋时轮致电中央军委、刘邓、张邓等,提议尽早落实“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战略方针:

敌本月如大举进攻苏皖,这是分区蚕食的狡计,苏皖现有力量难以胜任应付,必须友邻区暂时出动配合才足以挽救。我们意见应即执行前定作战计划,截断津浦南段、陇海徐(州)开(封)段,造成山东、太行主力在淮北之会合,准备渡淮作战。只有全面大打才能制服蒋分区蚕食的狡计。

当时规定,华中野战军在战略行动上归陈毅指挥。一旦“执行前定作战计划”,华中野战军势必西移淮南,那么中央军委赋予的“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的战略试战任务就难以完成。对此,粟裕等人自然难以理解。中央军委权衡两种意见,倾向于先在内线打几仗再采取更大行动。7月15日,宣泰战斗取得大胜,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83师共3000多人,首创歼灭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纪录,毛泽东当天致电粟裕等并告陈毅、宋时轮,赠给粟裕一把坚持在内线作战的“尚方宝剑”:

此次泰兴作战不论胜败如何,均须于结束战斗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战。

即使打了大胜仗,也要如此,因敌人会继续进攻,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方能解决问题。

一向尊重实践经验的中共中央,进一步调整了原定的战略计划,在粟裕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基础上,先是确定“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继则决定“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粟裕逐步争取实现了内线作战的战略构想。

四、粟裕建议“仍将五旅调至苏中参战”,陈毅主张“淮南五旅不改东调仍留淮南,粟部亦宜逐渐向西转移”

宣泰作战大捷的实践证明,实行内线作战的方针是符合战争初期的客观规律的。恰巧,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陈赓纵队)又同时取得闻喜大捷,这是利用内线优势大量歼敌的又一生动例证。7月16日,毛泽东致电各中央局各军区转各师各纵队首长,要求大家学习陈赓部集中主力各个歼敌的作战方法:

据陈赓十四日辰电称:我纵主力昨(十三日)晚对闻喜方面向我进攻之顽军右翼,进行各个击破,经五小时夜战,消灭顽十一旅两个团。……

此次阎(锡山)军万余,胡宗南第一、第二十七两军五万余向我晋南解放区进攻。我陈赓纵队现已开始作战,采取集中主力打敌一部、各个击破之方针,取得两次胜利。我各地作战亦应采取此种方法,每次集中大力打敌一部,其比例应为三对一,最好是四对一,以求必胜,各个击破敌人。望将此种战法普遍教育团级以上将领,是为至要。

闻喜大捷,时间上几乎与宣泰作战同时,战果也是交相辉映,这让毛泽东、粟裕都看到了内线作战的巨大潜力。7月18日至20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发起如(皋)南作战,歼灭国民党军共1万余人,生俘少将旅长胡坤以下6000多人,这更坚定了华中野战军采取内线歼敌的信念。7月25日,根据毛泽东“整理部队,准备再战”、“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的指示,粟裕向华中军区、陈毅军长、中共中央报告,要求将新四军第5旅调到苏中参战:

我们经十天或半个月之休整与兵源及干部补充,尚可再战。但以当面尚有顽十师(旅)之众,而我们仅能集中三万五千人(官兵在内)之野战军于一个突击方向,于短时期中恐难使战局打开更大局面。现目前我淮南部队形势,很难保住天长与盱眙。果若如此,则淮南仅以少数坚持即可。故建议在淮北战役尚未大打时,仍将五旅调至苏中参战,比留淮南更为有效。如何?盼考虑。

“粟裕的这个建议,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一个旅的调动问题。但从实质上看,关系到华中野战军是坚持仍在苏中内线歼敌还是立即进行外线出击作战的问题。”(见《中国军事学术史(下)》)

就在7月25日,陈毅为执行外线出击的作战计划,已率领山东野战军主力从鲁南到达淮北。接到粟裕的电报后,陈毅于7月27日复电,提出:“淮南五旅不改东调仍留淮南,粟部亦宜逐渐向西转移”。7月28日,他再次强调,“五旅不宜东调,因津浦线是主战线已苦兵力不足”。在此前后,山东野战军正在恶战:7月27日至29日,在安徽灵璧县北部朝阳集、鱼沟地区,陈毅集中13个团的兵力,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69师所部共5000余人,是为朝阳集大捷。外线出击奏捷,陈毅更加坚持早日展开外线进攻了!

接到陈毅的复示,粟裕不改初衷,再次向中共中央、陈毅军长、华中军区提出第5旅东调、集中兵力歼敌的建议:

现天长、盱眙既失,五旅等部留在淮南已无大作用。因此建议将淮南主力大部东移苏中参战。只要苏中局面打开,则淮南形势亦可能逐渐改善,而后我再以主力西移,则淮南局面亦可能打开。

对于陈毅、粟裕的正常争论,毛泽东非常慎重,不偏不倚。

8月2日,他致电粟裕强调西移淮南作战是大势所趋,但还有一个前提:“如你们能在八月内歼敌两个旅,南线情况即将改观,那时粟可率主力转至淮南作战。”言外之意,南线情况没有改观前,粟裕部不用忧心西移淮南作战问题。

8月4日,他致电陈毅、宋时轮:

……(二)粟裕集团应否于此时调动各有利害,待考虑再告。(三)你们手里有五万机动兵力,只要有耐心不性急,总可找到各个歼敌之机会,除灵(壁)泗(县)两地敌分散孤立外,双沟(注:位于江苏睢宁县西北)之敌再向东进,即可找到打好仗之机会,如能打三四次每次歼敌二三个团之仗,即可转换局势。

在电报中,毛泽东既没有支持陈毅,也没有支持粟裕,而是强调“此时调动各有利害”。不过,他认为凭山东野战军现有兵力“总可找到各个歼敌之机会”,“可转换局势”;“你们手里有五万机动兵力,只要有耐心不性急,总可找到各个歼敌之机会……如能打三四次每次歼敌二三个团之仗,即可转换局势。”言外之意,陈毅不应该把“转换局势”寄托在粟裕部是否西移淮南上。

五、陈毅要求粟裕“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蚌浦线”,粟裕主张“八月内再在苏中打一仗然后西移”

从7月30日到8月3日,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发起海安外围运动防御战,用3000多兵力抗击5万多蒋军的轮番进攻,以伤亡200多人的代价杀伤敌人3000多人,创造了敌我伤亡15比1的新纪录。仅一次夜间袭扰,就使敌人消耗炮弹1万多发,在一次伏击中就缴获子弹100多箱。达到预定作战目的后,第七纵队主动撤离海安,全身而退。8月5日午时,粟裕根据苏中三战三捷的经验,第三次建议第5旅到苏中参战,集中兵力在苏中大量歼敌。在战争年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下级向上级提建议,同样的内容,只允许提出3次。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了。因此,粟裕采取十分郑重的态度,使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辞。现有资料表明,在解放战争期间的电报中,这是他第一次使用这样的措词:

在五旅增到苏中条件下,于八月内再歼敌人两个旅是有把握的。……要求五旅及特务团仍东调参战,以期早改变苏中战局,以便主力西移。否则淮南、苏中均成僵局,于整个战局亦不利。斗胆直陈,尚祈明示。

8月6日,沉浸在海安大捷中的毛泽东致电陈毅,支持粟裕“在苏中再打一仗”:

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主力西调为有利。因粟部西调过早,一则苏中人心不顺;二则敌军亦将早日西调。

8月7日,就在山东野战军出击淮北泗县(守军为桂系第7军一个师)当天,毛泽东致电粟裕征询意见,所述两个方案正是粟裕、陈毅争执所在:

由你率主力与陈军长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蚌浦线,直接配合陈宋、刘邓之作战,这是一个方案。照你微午(注:5日午时)电办法,八月内再在苏中打一仗然后西移,这是又一个方案。你对以上两方案意见如何盼告。

陈毅坚持粟裕率部与自己“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蚌浦线,直接配合陈宋、刘邓之作战”,粟裕则同意有条件西移:“八月内再在苏中打一仗然后西移”。

这时,华中野战军从无线电侦察中得知,进占海安之敌分兵东进,整编第65师一个旅开始由海安向李堡进犯。粟裕得知这一情报,兴奋地说:“此乃一良机也,不可错过!”8月7日,他致电中央军委和华中分局,报告“歼敌良机已到”,并第四次建议在淮南的第5旅东调苏中参战,以便集中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如以五旅加入苏中作战,则苏中战局很可能于最近有新的开展”。

8月8日,毛泽东指示陈宋和华中军区:“预备部队或钳制部队如有可调者,望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这个指示表明,中央军委已经确认苏中为主要作战方向,并接受了粟裕的建议。也是8月8日,正在泗县陷入苦战的陈毅,终于复电表示,同意“五旅集中东(台)海(安)间待机歼敌”。随即,华中野战军政委谭震林率领第5旅和华中军区特务团到海安参战。

8月9日夜,山东野战军泗县攻坚,“终因雨暴水深,兵力分散,后续不继,虽歼敌三千余人,自己也伤亡二千,指挥部遂下令撤出战斗。”(见《陈毅军事文选》“打泗县”词条)

8月10日夜--就在外线出击泗县失利第二天,乘国民党军两个加强旅在海安县李堡换防之机,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突然向李堡发起攻击,于11日下午将两个旅部及3个团全部歼灭。李堡战斗,共歼敌9000余人。当时,把宣泰、如南两次作战称为第一战役,把海安、李堡两次作战称为第二战役,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庆祝你们第二次大胜利”。

苏中内线歼敌四战四捷,实践最能启发人。

8月12日,原来计划华中野战军“打一仗然后西移”的毛泽东致电陈毅、宋时轮,明确倾向华中野战军继续在内线歼敌:

粟裕军前日在苏中第二个胜仗(注:指李堡战斗),不但使苏中蒋军陷入极大困难,亦将使淮南第五军(注:指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无法北调。粟部在苏中民情熟悉,补给容易,地形便利,苏中敌军装备亦比第五军差,较易取胜。马上调淮南,因敌人硬,地势险,不一定能完成切断蚌浦路任务。不如令粟部再在苏中作战一时期,再打一、二个胜仗,使苏中蒋军完全转入守势,保全苏中解放区,对全局有极大利益。这样配合淮北作战,更为有利。

8月13日,毛泽东难掩兴奋,致电粟裕、谭震林寄予厚望:

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即如交通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你们如能彻底粉碎苏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

六、陈毅襟怀坦荡:“战争初期各地主力在熟悉地区的内线先寻机歼灭分路进攻的敌人是正确的,过早集中成大兵团未必妥当”

当然,毛泽东是非常精细之人。8月13日,他又致电粟裕,最后一次郑重相询:

你部以西移淮南作战为有利,还是以在苏中利用群众地形等有利条件再打一仗然后西移为有利?

8月14日,粟裕、谭震林联名答复毛泽东的询问,又一次郑重表态:在苏中作战有多种有利条件,较去淮南作战更为有利。

“就在粟裕率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内线连打几个胜仗的同时,陈毅率山东野战军进行外线出击作战则不断受挫,特别是进攻泗县城损失较大,从而更加坚定了毛泽东让华中野战军继续在苏中内线作战的决心。”(见《中国军事学术史》(下))8月15日,毛泽东遂下了决心,复电粟裕等:

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能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三个旅,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

苏中四战四捷,外线作战却连连受挫,在泗县失利稍后,又有大同受挫!

8月14日,根据“北线夺取三路四城”计划,大同攻城战正式发起,但部队伤亡很大,进展缓慢,直到9月4日才肃清城周各据点和城关。

8月20日,获悉外线进攻大同又受挫,毛泽东电告陈毅、粟裕等,作出最后决断:“粟谭主力留在苏中作战暂时不要西移。待苏中作战任务彻底完成而淮南方面又有十分必要时再行考虑西移”。这个指示非常有艺术:“粟谭主力留在苏中作战暂时不要西移”,这是不让一心希望华中野战军西移的陈毅失望;“待苏中作战任务彻底完成而淮南方面又有十分必要时再行考虑西移”,则给了粟裕等一粒定心丸——“待苏中作战任务彻底完成而淮南方面又有十分必要”,说明华中野战军将相当长时期内在苏中内线作战!

从自己指挥的泗县外线攻坚失利及苏中内线四战四捷,曾经积极主张外线出击、反复要求华中野战军西移淮南作战的陈毅非常有触动:“战争初期各地主力在熟悉地区的内线先寻机歼灭分路进攻的敌人是正确的,过早集中成大兵团未必妥当。”8月13日,他襟怀坦白地电告粟裕、谭震林:“宜就地继续开展局面,而不必忙于西调,军委亦有此指示,望照办。部队宜争取数日休息,再求新的机动,反较西调为更有力配合各方。”(《苏中七战七捷》,第201页)

不同意见的争论,随着李堡作战的胜利而告一段落。通过战争的实践和不同意见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

从8月20日至8月31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又三战三捷。这样,苏中七战七捷(统称苏中战役)一气呵成,先后歼灭国民党军1个整编师师部、6个旅、1个团和5个交通大队,共53700余人,不仅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树立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信心,而且初步探索出解放战争、特别是战争初期的一些特殊规律,在实践中形成了内线作战的正确战略方针,创造了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作战经验。8月28日,毛泽东致电各战区首长,介绍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

我粟谭军从午元(注:7月1 3日)至未感(注:8月27日)一个半月内,作战六次(注:当时中央军委尚未接到苏中第七次作战报告),歼敌六个半旅及交通总队五千,造成辉煌战果。而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但这十五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这一指示的发出,表明毛泽东已经放弃南、北两线外线出击战略方针,要求南、北两线各军改取内线歼敌战略方针,直到1947年7月开始战略反攻。由上面的叙述可知,在这一战略调整中,伴随着党内不同意见的“探讨和争议”及其圆满解决,这是党内军事民主的生动体现。37年以后,粟裕回忆苏中七战七捷,对于当年党内军事民主予以高度评价:

为了迅速准确地探明并掌握新的战争的特殊规律,以指导战争并赢得胜利,运筹帷幄的最高统帅部密切注视着战争初期的作战,并且用心组织和诱导战区指挥员对初期作战中若干问题进行反复深入的讨论。在苏中战役过程中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探讨和争议,正是积极探索新的战争特殊规律的求实精神的表现,也是高度的战争责任感的体现;然而,只有作战的实践才可以把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这是苏中战役在歼敌数字以外的另一重要意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