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作者:杨威 来源:新华网 2015-03-22 2150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强化政治意识、责 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这“四种意识”,建立在对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认识基础上,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第一,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强化政治意识。我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这是由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 方向决定的。毫不动摇地坚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既是我国高校必须坚守的政治立场,又是 我国高等教育所肩负的政治使命。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意义。《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 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是对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政治意义的高 度概括。只有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置于党和国家政治全局、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牢牢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导向,不断增强高校宣传思想 工作的政治大局意识、政治方向意识、政治责任意识,才能保持我国高校的政治本色,履行我国高等教育的政治使命。在当前国内外政治格局、政治形势发生深刻变 化的新形势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和各种政治力量、政治思潮竞相角力的政治场域,必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战线上,既不能秉持“政治中立”,也不可能幻想“去意识形态化”。任何 回避、放弃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弱化、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和行为,都意味着在政治立场上的退却,都意味着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失守。这种“政治冷漠症”将 会使我国高等教育陷入政治歧途,甚至遭受严重的政治伤害。

    第二,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强化责任意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高校各部门与所有教 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首先是学校党委的政治责任,这是高校全面履行各种职责的政治基础。要将能否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以 及把握的程度、效果,切实纳入高校党委的考评体系和责任体系中。高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驾驭能力,敢抓敢 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于强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要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者思想政治素 质的把关和考核,增强他们在复杂环境下实施正面引导的意识和能力。要改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各自为阵、相互推诿责任的状况,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 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做好师德表率,自 觉担负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教学责任。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也是高 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要发挥好他们在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中的作用。

   第三,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当前,国内外各种思想、思潮在大学校园里交互激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借助互 联网等新兴载体,以各种方式登陆高校意识形态舞台,对高校师生产生着错综复杂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生 命线”和“防护网”的重要意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巩固以下几个阵地:一是理论阵地。宣传思想工作要深入人心,必须首先占领理论高地。高校要发挥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学科优势和学术优势,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引领作用,增强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要主动澄清师生中的各种理 论困惑,排除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和干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促进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感,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阵地。二是舆论阵地。当前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高校舆论生态更加复杂多变。主流舆论阵地面临着来自大众媒体、自媒体等多样化媒 体技术的挑战,主流舆论话语面临着各种非主流甚至反主流舆论话语的挑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有效应对舆论环境的变化,巩固广播电视、期刊杂志、马克思主 义学院、研究机构等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并不断拓展其时代功能,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舆论阵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舆论引导,主动发声,有效发 声,提升主流媒体与主流舆论话语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影响力。三是教学阵地。一方面,要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实 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为学 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引导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教育活动,使专业课教学也成为传输正能量的阵地。

    第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强化底线意识。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性、导向性、政策性,决定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有其不可突破的底线,高校宣 传思想工作也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首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其不可突破的“政治底线”。这条底线就是要必须坚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 向。这事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所秉持和坚守的政治立场、政治边界,必须牢牢把握,不可有丝毫懈怠和含糊。在分清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界限的前提下,必须坚决捍 卫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对各种攻击、消解社会主义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点给与有力还击。其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其不可突破 的“制度底线”。学术争鸣无禁区,宣传工作有制度。宣传思想工作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保密工作等紧密相关,对宣传尺度、宣传纪律提出了较高要求。高校宣传 工作者以及相关责任人员必须严守法律、纪律等制度底线。再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其不可突破的“道德底线”。无论是宣传思想工作者还是高校教师,都要严格 自律,将职业操守作为立身之本,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旦师德失守,必然会导致学生对“道”的质疑和主流价值体系的逆反。高校 教师不仅要加强教学科研道德的修养,还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通过自身的率先垂范,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四种意识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意识是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的前提,责任意识贯穿在政治意识、阵地意识、 底线意识之中,阵地意识是落实政治责任的具体表现,底线意识是履行政治责任的思想行为保障。只有强化这四种意识,才能使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辱使命、 继往开来。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