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大学里的“刀光剑影”

作者:杨新军 来源:酌月楼 2021-06-10 1660

这些年大学里的“刀光剑影”

杨新军

我在部队工作了近三十年,转业分配到大学工作又七年。

转业分配时,我选择高校是有个人想法的。当时我觉得,离开打打杀杀的钢铁集体,去到文化人、文明人和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享受一下知识的浸润和陶冶,该是完美人生别样一种浪漫和理想,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然而,这些年在大学的经历,虽然没有在部队时的真刀真枪,但是刀光剑影、明枪暗剑、寒光闪闪、生生死死,却不是稀闻罕见的事,简直是家常便饭。

这些年,大学里的“打打杀杀”不绝于耳。有学院书记抑郁在办公室留下遗书自我了断的;有大学书记、校长为争做“老大”,想不开投河自尽的;有大学科研处长与学院领导为争经费报账不均,埋伏在地下车库里你死我活的;有聘期到了不能续聘用的数学老师干掉学院书记的……

还有,每个洋学生都被安排了左右两名女生陪读的风波——

这些年大学里的“刀光剑影”

这些年大学里的“刀光剑影”

——这些事,有的就发生在我身边,有的被网络炒得炙手可热,搞得我这个脱下军装,如今仍活在大学里的老兵,经常如坐火药桶,胆战心惊,神经衰弱,不得不继续提高警惕,我24小时不敢关手机、离开校门跟领导请假报批,俨然进入等级军事战备一样,等待着有人一声召唤奋力保卫我们的大学。

这些喊打喊杀,放在其他国家其他地方,其实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们普通人家出生的孩子,都知道做父母的总喜欢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打也行,骂也行,就是不得罪来家里做客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社会主义大学绝不是普通人家,绝不能搞家长制,大学之所谓大学,是因为有独立精神,有自由思想!大学为国家培养的是领风气之先的栋梁和人才。领风气之先,首先要有骨气;培养人才,绝不能培养奴才!

昨晚网搜上海复旦凶案网友评论,不少人说,对现在大学里最大感受就是整人时拿规则出来。不想整了规则就只当没有了。有些人坏的毫无底线。姜教授有血性,真的猛士,族之脊梁,逻辑清晰,有的放矢,绝不猥琐苟且,我们必须承认这族群大多都做不到象姜博士一样。鸡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去碰石头,我们必须站在鸡蛋的立场。高校的乱,历史悠久矣!无门无派,无根无叶,纵是旷世奇才,也须苟且孤独……

这恐怕是作为杀人犯的姜博士遭遇了网友几乎一边倒同情的主要原因。

至于他与学院王书记的恩怨由来我们不便揣测。但从校方公布的情况来看,学院书记王永珍是被患有抑郁症的下属给干掉的。

然而,这个正在被指为抑郁症的青年教师,在割喉时的那般冷静仔细,逻辑缜密:前天下午,姜文华是尾随数院党委书记王永珍到其办公室的,然后关上门,用刀割断王书记颈大动脉。姜博士衣衫撕破,血染眼镜,淡定从容,告知警方——刀是从网上买的,是从复旦教工楼277栋18号402室过来。每个数字都记得清楚,连居住地的概念区别,他都分得极为仔细。

这些年大学里的“刀光剑影”

几天前,王书记通知姜文华,学院决定不再对他续聘,请他近期办理离职手续。姜博士说:他在单位受到了很多的陷害,遭到很多恶劣的对待,一直延续至今。也就是说,姜文华的饭碗被砸了,王书记就是那个最后的使棍者;姜博士把单位受到陷害的冤头债主,归于王书记一人,对他动刀子了。

死者为大。不死者更大。就像毛洪涛出事后,除了抑郁症,他就全都是好人了。当然,调查证明,王清远也是好人。双方都是好人,弄得吃瓜群体里外都不是人。现在,49岁的王永珍书记被杀了。我也相信,王书记的好人光芒,也一定又会在复旦内外传颂。

但是,有一个基本事实是涂抹不了的,那就是从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反应来看,这次是一边倒同情博士杀手,对王书记根本就没几个人表达哀婉痛悼。这个事实也真的太惨忍了,人死了都得不到同情,甚至还要被各种猜疑,如果职业干到这份上,我感觉真是生无可恋了。

网友评价指向和逻辑也非常清晰——这段时间,滥杀无辜的人渣太多了,姜博士就算是个坏人,但是,冤有头债有主,他手刃的是直属上司,不论从江湖思维,还是从现实隐痛,这都多少让人觉得,这个杀手不太坏,到底还是留洋博士,比起那些杀无辜弱者的,也算是有一点点底线了。

这样的同情心,当然经不起公共伦理考量。但是,这里我想强调我主张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把一切都推给制度和体制,是不公平的。很多时候,放置在具体的人身上,是并不全面和客观的。比如,姜博士与王书记的仇怨,到底是不是真的都应由制度规则来背这个锅呢?很遗憾,直到现在,这方面的信息,可能已经成为秘密。

不要忘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姜博士说他在单位受到很多陷害,遭到很多恶劣对待!这个关键信息,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只要有起码常识判断,应该能想清楚,这种陷害和恶劣的指向,肯定也不会简单是“非升即走”这样的制度。毕竟,这个是由彼此签约商定的契约,一个高知理性的人,不可能把自己不履行契约说成是受陷害。

我又仔细查证了姜博士的专业实力和论文情况。姜文华确实是个极其牛逼的数学人才,是上海格致中学高才生,当年被复旦数学系招为尖子班学生,本科毕业时获得首届复旦大学校长奖。随后,到美国罗格斯大学读博(硕博连读),后来又在美国相关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后在苏州大学任教五年后,成为复旦的引进人才。特别是,在复旦期间,即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姜博士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从姜博士研究方向和国家课题项目来看,不得不说,此人确实是个优秀的数学家。

越是这样的数学人才,心往往就是孤独的猎手,是需要组织关爱的人,也是最不会溜须拍马擦鞋提鞋的人,多少这样的姜博士游离在大学门阀圈子之外!但是,在中国的学术江湖,姜博士这种人又是特别难混的。原因很简单,他无门无派,他虽然有复旦血脉,但硕博都是国外读的,在复旦没有导师和师门兄弟姐妹的资源。这种海归,属于学界门阀外的独狼,往往又是极有个性的。我就想问一问,在酱缸一样的高校体制文化中,在高校严重衙门化官僚化的行政管理驱动下,还有多少有才华又有个性的人,能受到一些学阀和官混的待见呢?随便给那些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扣个帽子,搞个污名,栽赃一下,都能把一下青春少年样样红的学人、学者或青椒,折腾成一个抑郁症患者。

对这件事,比起关注“非升即走”这种制度陷阱,我更愿意弄清楚,像姜博士这样的才子,到底有没有成为王书记不待见的人。这或许才是问题关键。其实这很简单,组织熟悉的师生开个座谈会,搞个不具名的问卷调查就清楚了。

在高校学阀门第深严,学术潜规则积重难返的今天,内部太多的腐化和阴黑正在不断爆出来。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复旦凶杀案,最刺痛我心的,不是非升即走的制度困境,疑是小环境下权阀的踩踏!

这些年大学的“刀光剑影”,值得我们好好梳理反思。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生活在新闻联播里,希望大家都能够多关心现实、多关注不公、多分析化解矛盾。

强烈呼吁全社会都能重视这个问题,否则姜文华不是最后一个持刃伤人的知识分子,还有更多的姜文华们正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等待下一个失控的机会。

到时,偌大的校园,摆不下一张安静书桌的悲哀,不仅仅是姜博士和王书记这对生死冤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0
0
0
5
0
0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