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佶:关于劳动历史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讨论
1.唯物主义的思想具体是怎样发展的?
咱们的哲学教科书上都是先讲辩证唯物主义,第二部分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当我们说唯物史观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弄清楚唯物主义,因为它是以唯物主义作为界定,并以唯物主义来命名的。它的特点不在于历史观,而在于“唯物”。那么,对唯物主义怎么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启蒙运动时期,英国和法国的思想界是有明显差别的。在英国侧重于认识论,比如培根、洛克,他们是从经验的角度来谈认识论。在当时的条件下,英国人更多的不是探讨本体论,因为英国的资产阶级带有很强的妥协性,他们避开了基督教的本体论,不直接说反对上帝,而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强调只有认识到的,只有经验的,才是可信的,然后从经验进行归纳,这是英国学者所解决的主要问题,英国人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自然科学、对自然界、对技术的研究。英国人相对于法国人起步要早一点。
后来的法国启蒙学者明确地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就是这样一个观点——世界的本体是物质的,现在的哲学教科书上所讲的唯物主义的内容是当时法国哲学家所谈的。最早明确地提出唯物主义的,应该是编写《百科全书》的狄德罗,他是说得最清楚的,其他的比如伏尔泰、卢梭,他们更多地不是从哲学本体论来谈论问题的,但基本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比较典型的是魁奈,他提出了“自然规律”和“自然秩序”说,把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英法两国大体是这样的情况。
唯物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英国的培根、洛克是第一个阶段,到法国的唯物主义出现以后,在英国立即有一个唯心主义的代表——贝克莱出来迎战,他是基督教的一个大主教,他批判的对象,一是本国的培根、洛克,也包括了法国的这些唯物主义哲学家,但他更多地是从认识论角度批判唯物主义,从而维护上帝的存在。他所说的唯心,是指人所能感觉到的,这个“心”是指人的经验和感觉。这个观点和培根、洛克恰恰有相同的地方,只有意识到的东西、感觉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贝克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然后,他再返回去做一个论证,反对世界是物质的。贝克莱的观点可以明确地说是唯心主义的。后来,哲学的发展中心转到了德国,出现了康德的哲学。康德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英法两国在经验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矛盾和交锋的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第一,世界的本体是什么?第二,人的认识能不能揭示世界的本质。对于第一个问题他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世界就是一个物质体。所以,康德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唯物主义者。
康德之所以被认为是不可知论者,因为在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上,康德对人的认识的检验用了一个很“绝”的办法:先检查一下你有没有能力去认识你的对象,在有能力的基础上才谈得到能不能揭示本质。他从感觉这个层面,就是对判断力做出一个批判,再从理性做出一个批判,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物自体是一个无限,而人的认识——感性和理性是有限的,他提出的实际上还包括一个知性,他把感性、理性、知性都归为主观认识。这样呢,用无限的物自体来对应有限的认识,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是不可全面认识。你刚才说康德是不可知论,其实不是不可知论,而是所知的范围和物自体这个绝对相比是达不到充分认知的。有人说康德是二元论,有人说他是怀疑论,实际他做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是真正地把基督教中的上帝扔掉了。在康德的体系中,虽然他有时候也说有上帝存在,但是,我们按照这样一条主线来想,整个启蒙学者论证的中心就在于否定上帝,或者说唯物主义的历史任务、它的历史价值就在于否定上帝。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经济的发展,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培根、洛克等人思想的发展都是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支撑的,而康德本人就是个自然科学家,他们都是用大量的事实材料证明物质世界是自在的。康德关于物自体的观点已经否定了上帝造人创世说。但是,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也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对象是有差异的、有矛盾的。
在康德以后又有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希特主要是强调客观性,谢林更多地强调人的主观、主观性,到黑格尔那里又做了一个大的综合。黑格尔找到了一个办法,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绝对精神,用来解决主观和客观统一的问题。他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为什么是可知的呢?他规定世界的前提是绝对精神,人也是绝对精神外化、运动的一个阶段,所谓可知的标准不是人所能认识到的东西,而是绝对精神自我外化并认识的东西,绝对精神当然可以认识自己。可是,到黑格尔这里,唯物主义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对黑格尔来说,他要解决的问题,是康德所提出来的世界可知与否,而非反对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在黑格尔之前被康德所否定了。黑格尔是对康德的否定。在黑格尔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否定,就是费尔巴哈。
在康德那里上帝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但他只是怀疑、否定上帝的存在,而黑格尔进一步用绝对精神取代了上帝。当我们说一种哲学观点或者哲学派别的时候,必须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即它对历史的意义和它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哲学唯一的历史意义就在于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并打掉作为封建主义代表的上帝的存在。黑格尔体系的进步性或历史意义就在于此,而其自身的矛盾最后引发了费尔巴哈的体系,费尔巴哈反过来又把法国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拿过来了,而且也吸收了英国经验主义思想和方法。费尔巴哈提出了人在哲学上的重要性,甚至企图以人道主义取代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由此,可以说费尔巴哈开始了对黑格尔的否定。但这仅仅是开始,是在对黑格尔体系的补充过程中,发现了其矛盾,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初步设想。这样,下一步才有了马克思的哲学。马克思体系是对黑格尔体系的全盘否定,即用劳动和实践
来取代绝对精神,由此确立了人的主体性。
当时的马克思正苦恼于所信奉的黑格尔国家学说不能解决社会问题,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给他开启了新的思路,也就是从人和人的关系上去探索。在《基督教的本质》出第一版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未建立联系,虽然后来两个人一度有“不愉快”的接触,但当时二人的思想并不处在一个层次上。他们两人的合作是从1843年下半年开始的。所以恩格斯的感受不能代表马克思,这里的“他们”,实际是恩格斯当时参加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外围组织成员。对于恩格斯来说,他可能从费尔巴哈的著作中受到唯物主义的启示,但马克思更注重人本主义的某些观点对他思想转变的启发。中国思想界有一种习惯,似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不可分割的,恩格斯说的“我们”就是他和马克思。实际上,当时他俩并不认识,还没有成为“我们”。恩格斯从费尔巴哈转而学习和接受唯物主义,他的著作中使用“唯物主义”这个词特别多。马克思有时候也用“唯物主义”,但用得很少,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已经认识到唯物主义的历史作用已经结束了,而是他所受的唯物主义的影响相对要少,而且明确地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局限与缺陷。马克思是对黑格尔的否定,费尔巴哈是必要的中介。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启发,主要在他的人本主义和实证方法。
2.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恩格斯提出来的,而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他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是这样吗?
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他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把唯物主义历史观或者历史唯物主义提出来的。你刚才说的那几条对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的界定更晚,是一百多年后,从恩格斯到考茨基,再到普列汉诺夫以至列宁、斯大林,再到苏联教科书的编写者这一脉概括出来的。具体到你说的那五点概括,更多的是中国学者做的。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唯物主义其实是18世纪哲学的基本观点。斯大林对唯物史观的理解特别简单,唯物主义是对自然界的认识,唯物史观是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运用到对历史的认识。这个逻辑说起来很简单,很好懂,但是,你再问一个为什么?就非常难懂了,为什么对自然界的认识能运用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呢?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吗?斯大林的逻辑前提是认为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也是自然的,因此自然界是一般,人类社会是特殊,依此演绎,就可以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运用于人类社会。于是,就成了把人类社会的存在看成是物质的存在,抽掉了人的主体性。
3.劳动历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
虽然唯物史观有人的存在,但那里所说的存在,不是人作为主体的存在,而是一个抽象的、将人作为物质的存在。这种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有广泛的影响,在教科书当中,人们在谈生产力时,更多地指的是物,是物质生产力。所谓“唯物”就是唯物质、唯自然,到人类社会就成了唯生产力。这个逻辑是很清楚、很简单的。
咱们提出劳动历史观,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主体性。至于人本身是物的、人是自然界演化出来的,这些我们都承认,并将它作为前提,也就是说唯物主义所曾经达到的认识程度,咱们是要继承的,绝对没有反对唯物主义的必要。但是,在今天的条件下,再提唯物主义已经没有意义了。恩格斯就说过,马克思的历史观和“辨证的自然观”(指他的“自然辩证法”),既“结束了历史哲学”,也“使一切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①唯物主义曾经探讨的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已经不成为问题了。用尼采的话说就是“上帝已经死了”,你再论证、批判和上帝对立的唯物主义还有什么用呢?布鲁诺因为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被教会活活地烧死,这件事对人类的发展曾经有重大的意义,可是,现在连托儿所的小孩子们都明白地球围绕太阳转的道理,再从哲学、科学上论证它还有什么意思呢?唯物主义所要解决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所面对的封建主义思想的革命,它的历史任务已经结束了。现代人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问题。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西方社会已经上升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清楚了,但是包括恩格斯在界定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时候,却没有从这个点上,也就是具体的层面返回去论证,而是在唯物主义这个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上,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理论基础,建立历史观,这已经错位了。但是,恰恰在这一点上,是可以和资产阶级比谁更唯物的。这导致了后来赫鲁晓夫以及中国的唯生产力论,将更能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样就导致唯物史观本身的阶级性和主体性的不明确,它的目的性也不明确。虽然借用了马克思的旗号,但马克思却没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提法。教科书上的唯物史观引述了马克思对于经济矛盾,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论证,但不等于说马克思论证了唯物史观。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解决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历史主体的逻辑矛盾,并将历史的主体看成人。这是他伟大之处,也是对马克思的主要启发。但他所界定的人是抽象的,是从“自然人”的角度,注重的是空洞的“爱”,还有平等、自由等。是从他那个时代仍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人的角度,或者说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角度说的,但当时从这个角度来否定黑格尔,确实是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意义。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中叶提出的,同时出现的还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观点都是对苏联教科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不同程度的批判,但他们批判的角度不是一个层面,他们不能从世界矛盾的发展中提出新的历史观,以此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只能在苏联教科书、恩格斯和马克思之间找差距,并退回到个人主义或黑格尔体系与方法。虽然其批判很有一些见解,但不能克服唯物史观的局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有人看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差别,但是又不能明确地界定两个人在思想上、逻辑上的差别,结果,往往是用马克思批恩格斯,他们论证的核心变成了只有马克思才是真理。至于萨特,比他们又后退了一步。萨特所说的存在是指个体存在,或从个体论存在,这和费尔巴哈的存在有相同的地方。唯物史观所说的存在是人的总体的存在,它否认或者排斥了人的个体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强调人的个体存在,可以说是对唯物史观的否定或者补充。他们都没有从我们所说的意义上,针对现实社会的主要矛盾来探讨最基本的问题。从方法上来说,咱们要从现实主要的问题、具体的问题反过来去探讨它的哲学基础,最后归结为劳动历史观。
4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唯物主义?
现在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不要再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这既是对马克思的侮辱,也是对自己的侮辱。马克思作为一个理论的前辈,也可以说是思想上的导师,他非常清楚作为辩证法大师对自己的理论应该持有的态度,他生前就尖锐地指出了一些人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荒谬与危害,明确地说,他本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些话恩格斯曾经强调过,但为什么总有人要号称“马克思主义者”呢?这既有认识问题,也有利益问题。马克思就是看到了会有人打着他的旗号谋取私利的危害,才说他本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
谈劳动历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区别,但有一个必须把握的基点,就是在确定理论渊源的时候,应该把劳动历史观的直接渊源确定在马克思,而不是确定在唯物史观。现在我们探讨劳动历史观,当然要涉及唯物史观的一些内容,但不是把唯物史观作为前提,也不是把唯物史观作为批判的对象。之所以把它作为一个命题来探讨,因为它是现在中国社会的一个主流思想,它也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要明确它和马克思思想的差别,但是没有必要探讨和指责它如何背离马克思的思想。我们要探讨的只有一个主题,就是我们如何继承马克思学说中应该继承的东西,规定马克思所没有涉及的内容,这才是我们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这样逻辑上就简单明确了。假如你把唯物史观作为批判对象,就麻烦多了,而且没有多大的理论意义。因为唯物史观中有很多讲不清楚的地方,也有许多矛盾,从它的逻辑上说,也是不可能解决的。这是它的问题,我们的时代要求的不是否定唯物史观,而是要确立一种新的历史观,形成对历史的基本观念,用这个历史观来解释现实社会。在探索的过程中,对唯物史观有哪些局限,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指出来。但是,我们要避免法兰克福学派的一种倾向,他们就盯上斯大林了,实际上,斯大林并不是哲学家,和搞研究的法兰克福学派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不成为对手的。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大多数人是研究哲学的,也是德国人,辩证法懂的比较多,而且有语言上的便利,他们完全有条件去研究马克思的原著,更有条件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但是,他们却把重点放在了查究斯大林的错误,试图纠正苏联教科书编写者的偏差,这样就降低了自己研究的层面,而且加大了思维的负担,下了很多费力不讨好的功夫,新理论却不能形成。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如果你总是找一个很弱的对手练拳,就算你打败他了,你自己又能得到什么提高?所以咱们研究的前提是马克思,我们面临的对手只有一个,就是现实的矛盾,你要解决的是矛盾。在理论上无所谓对手可言,你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规定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而不是批判某个人提出的某个观点。
5有些人对公有制和民主法制的破坏,是有其个人目的的,还是出于理论上的误解?
不是他们对理论的误解引发了他们损害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社会主义制度在建立的过程中,起码从中国来说,真正是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建立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理解有错误的话就会出现一些偏差,偏差的影响是在制度层面,不是在某些个人的行为。我们的对象也不是个人,而是制度,所以对制度层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理论上的问题肯定是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还是社会矛盾的构成及其斗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