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诉求与双重应对
历史虚无主义是活跃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思潮之一。它以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选择论为逻辑起点,通过否定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质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迎合了西方和平演变和分化中国的战略企图,成为在社会意识领域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支重要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积极开拓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空间和实践空间,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
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出现“全盘西化论”,并和中国本位思潮形成了鲜明的对峙。60年代至70年代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在本质上属于历史虚无主义,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为特征,表现出文化虚无主义的样态。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逐渐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意识领域的相应变化。并且,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决定了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和社会意识领域变化的方向。同时,西方一些思想观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对中国的影响迅速升温。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西方思想观念对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的影响大大弱化。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重大变化。
20世纪8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的重新泛起,主要表现为民族虚无主义的样态,其主要症候为:全盘否定中华历史与中华文明;由开始反思“文革”的诅咒升温为对新中国的谩骂,进而否定新中国前30年历史;声称中华民族的文化“孕育不了新的文化”,是只能走向“自杀”的“黄土文化”;有人提出“五四运动是破坏运动”,断言中国“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革命的后遗症”,主张“欧洲中心论”,要求“全盘西化”,等等。
20世纪8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首先在欧美滥觞。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历史虚无主义达到白热化程度,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意识形态因素。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共产主义渺茫论甚嚣尘上。9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关注的问题从历史领域向政治领域扩展。这一时期,历史虚无主义集中表现为竭力妖魔化毛泽东,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21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再次滥觞,并以学术的隐蔽样态表现出来。以“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名义做翻案文章,是这一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2006年初,《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刊出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的题为《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旧文。该文认为:洋人进城,小事一桩。卖国本属平常事。……义和团敌视摧毁现代文明,八国联军才进军,中日两国教科书是一回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张海鹏研究员撰文对袁伟时的观点进行了评析。“冰点事件”引发了一场围绕历史教科书的沸沸扬扬的论争。
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之间逻辑关系问题存在争论和观点分歧,一些人割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逻辑关联,折射出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下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者把虚无的对象转向当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把改革开放的历史与前30年的历史割裂对立起来。有人污蔑1978年以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只是一部荒唐史”,有人质疑改革开放只是少数人获益,通过片面强调和放大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来否定改革开放的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政治诉求
历史虚无主义在政治、历史、文艺等领域表现出多样性的样态和症候。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价值虚无主义。有学者认为其有“去社会化”和“抽象化”两个突出特征:所谓“去社会化”,即把人的精神价值追求“本能化”、“生理化”,使个体本能或生理的需求超越社会的历史的规定。所谓“抽象化”,即抽空价值观的社会历史内容,把源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转化为所谓的“普世价值”,以此掩盖价值观念的真正归属和特定利益群体的价值属性。
在史学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籍学术创新的旗号, 颠覆前人的历史结论,推崇和照搬国外史学流派的观点, 反对唯物史观,用历史任意选择论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指责太平天国运动“绝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可言”,“辛亥革命搞糟了”,污蔑五四运动“把民族传统文化赖于生存的东西截断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和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竭力贬抑。同时,他们大肆赞扬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的入侵, 极尽美化慈禧、袁世凯、曾国藩、李鸿章、徐世昌等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 他们利用小说、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大肆宣传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 在一些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作品中,贬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在近代历史剧作中, 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归结于各种离奇的个人因素,对革命大加讨伐。在文艺评论中,贬损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丁玲等现代作家, 全盘否定五四以来中国革命的和进步的文学,进而全盘否定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
可以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十分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这一属性充分地体现在其上述一系列思想观点之中,集中概括为以下几个“否定”。第一,否定中华文明的历史,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鼓吹唯有将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引入中国,中国文化才能“充分世界化”, 进而实现“现代化”和“全球化”。第二,否定一切革命。把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9年历史污蔑为一场“以暴易暴”的闹剧,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否定五四运动,诬蔑一切民族虚无主义、一切政治灾难都是从五四运动来的”。第三,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认为社会主义改造“ 根本搞早了搞错了”,阻滞、破坏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所以要用21 世纪头20年来补“ 新民主主义”的课。历史的否定是为了达成对现实的否定,可以明确地说,这一思潮的实质就在于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虚无主义的双重应对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说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他又说过: “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 绪人之枯,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 绝人之才, 湮塞人之教, 必先去其史. 夷人之祖宗, 必先去其史。正确评价历史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历史虚无主义说到底是对中国走什么道路问题的回答,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和现实指向。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否定目的在于兜售其走西方道路政治主张的私货。它既弥补了新自由主义侧重于经济和政治领域反对社会主义,而在文化领域、历史维度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对不足,又改变了新文化保守主义曲折隐晦的表达和难于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尴尬,成为在社会意识领域批判和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在斗争中成长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尤其在当前各种社会思考强劲激荡、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条件之下。这不仅关涉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也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
一方面,需要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正确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唯心主义的方法论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以历史选择论为指导,以假设为前提,不对历史事实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认真分析历史事件展开过程的实际联系,把现象当本质,根据历史现象的表面特征进行主观臆想、推断历史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把支流当主流,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随意放大一些历史事实,以达到论者既定的目的。在思维方式上,非此即彼,形而上学猖獗。当前,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高调出场,进一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之间的关系,突出历史运动的客观性,论证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另一方面,需要着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不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下中国之所以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既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社会意识领域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需要破解的问题,所导致的部分社会民众在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不断进行批判性反思和规范性矫正。毫无疑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是铲除历史虚无主义生存的社会土壤的治本之策。
显然,以上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 “话语空间”和“实践空间”的双重开拓,才能既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又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