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医疗问题 人民日报应该尊重历史 尊重事实

作者:李永康 来源:乌有日刊 2013-11-23 936

  李永康:《人民日报》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最近,关于免费医疗的话题成为了网络讨论的热点,不少网站搬出了《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标题为“全民免费医疗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

  文中例举了70多个国家医疗情况调查的结果,结论是只有古巴才是真正意义的全民免费医疗,其余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等,以及欠发达的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医疗,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支出。言外之意,我国要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是不可能的。

  为此,有“专家”断言:“实行全民完全免费医疗,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其理由是“医疗服务如果完全免费,人们付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医疗需求将大量释放,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速增长,造成巨大财政压力”。

  更有“专家”强调:“在体制上可以考虑免费医疗,但是完全免费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医疗服务质量难以改善”;以及“医疗卫生属于“市场失灵”领域,“如果是免费供给医疗服务,参保人不用自付一定比例,或是比例过低,都可能产生过度使用医疗服务的行为。这种过度使用,对医疗资源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专家”之言,似乎言之有理。不过自“特色”以来,“专家”的名声却越来越不敢恭维,网友戏称“砖家”、“脑残”者不在少数。

  本蜗牛不知道以上“专家”的言论是否代表《人民日报》的观点,但至少,作为一家代表人民喉舌并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媒介,大肆宣扬这些“专家”的言论是有失严谨的。

  俺老汉没有“专家”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也没有“专家”那么多弯弯绕绕令人晕头晕脑的专业词汇,但以老夫的亲身经历,这些“专家”的观点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特色”以前,也就是被某些“精英”形容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年代,我们这代人倒确实是享受过全民免费医疗的。下面还是用事实说话吧。

  先说说当年农村的医疗状况。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笔者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插队到农村当了两年知青。当时住在一户姓吴的贫下中农家中。该贫下中农家有一回乡青年,时任大队(即今天的村级组织)赤脚医生。那时,农村每一个大队都有一个医疗站。由于大家交往甚笃,无话不谈,加之没事时经常随其出诊,所以对此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文革”初期,毛泽东主席曾强烈批评卫生部为“城市老爷卫生部”,大意是只为城市中的少部份人服务,不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服务。据相关资料,“1965年,中国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8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了75%.”。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中央一方面要求各地城市医院必须在当地农村基层医院设立联系点,医生定期轮换下去工作,指导和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培训和发展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做到每个大队都要有一个基本医疗点。于是赤脚医生这个职业便应运而生了。

  所谓赤脚医生,即是经过专业卫生学校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培训的医务工作者,经培训合格后回到当地农村,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的医务人员。那时的赤脚医生是不拿工资的,只在生产队记工分。

  我们大队的医疗站设在一个叫“双河口”的地方,经费来源为国家划拨一部份,各生产队抽调一部份,主要用于购买药品。

  赤脚医生平时在医疗站值班,贫下中农平时可直接去医疗站就诊。但大多数时候是处于出诊状态的,只要有人捎个口信,他们就背上药箱上门服务。除了看病就诊以外,赤脚医生还要利用当地的中草药资源自制一些简单的膏、丹、丸、散,用于防病治病。每到流行病、多发病季节,还要熬制大锅汤药送到田间地头供大家饮用。此举确实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广大贫下中农常见病、多发病的就医问题。当然,若是遇上赤脚医生难以对付的疾病,还得送县级以上医院治疗。此举曾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给予高度评价,并向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如非洲、拉丁美洲等国推广。

  再来说说费用问题。赤脚医生每诊治一位病人,并不收取任何费用,只是将其记上帐本。接受治疗者只是在生产队年终决算时,从其劳动所得中扣除五分钱作为象征性费用。这就是当时我国农村的医疗状况,请问“专家”老爷们,这算不算是免费医疗?

  1972年,笔者从农村参加工作到当地一家集体单位,即航运公司造船厂。当时该航运公司有职工五百多人,其中水上运输业务占一半以上,流动性非常大。为解决这部份职工看病难的问题,单位专门建立了一所职工医院,设有诊断室、中药房、西药房、住院部、药品库房等。主治医生是从部队转业的军医,另外还有几名护士。职工医院全天24小时值班,任何时候船回到港口,职工都能享受到医疗服务。当时俺妻就在职工医院工作,轮到晚上值班时,无论酷暑寒冬,只要有人呼叫就必须起来,打针、输液、拿药,不得有误。

  费用也同农村一样,职工每看一次病,同样一分钱也不用掏,只是记录在案,年终象征性地扣除五分钱挂号费。请问“专家”老爷们,这又算不算是免费医疗?

  其实,那个年代很多企业都有医务室,稍大一些的企业都建有职工医院,职工看病住院都是免费的。

  后来笔者调到一家全民所有制单位(即国营企业),事情就更简单了,有病去医院,单位凭医院发票全额报销,毫无后顾之忧。请问“专家”老爷们,这又算不算是免费医疗?

  以上事实说明,在毛泽东时代,我国已经初步解决了全民免费医疗这个世界性的难题。

  在一个“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年代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在改革三十多年后,且GDP跃居世界第二的今天,反而倒成了难点,成了问题,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难道我们不应该对这几十年来的转型接轨进行一下反思么?

  由此可见,《人民日报》所谓“全民免费医疗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至于“专家”所谓“医疗服务如果完全免费,人们付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医疗需求将大量释放,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速增长,造成巨大财政压力”的言论,老夫只能嗤之以鼻。

  试问,在那个“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年代,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后,医疗需求“大量释放”了吗?“医疗费用高速增长”了吗?“势必造成资源浪费”了吗?造成“巨大财政压力”了吗?

  这些专家言论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谁会没病找病去“大量释放”医疗需求?那时难道不存在“巨大财政压力”?不存在“资源浪费”?说穿了,这是一个立场问题,是一个愿意不愿意让广大民众享有全民免费医疗保障的问题,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社会主义制度的试金石。

  如果按照“专家”们的言论,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后,“医疗需求将大量释放”,只能从反面说明,自转型接轨以来,全民医疗保障水平大踏步地倒退了,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根本没有得到满足,才造成了今天很多弱势群体“看病难、看病贵”,“小病拖,大病等死”的现状。

  至于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以后,担心“过度使用医疗服务的行为”更是一个国际玩笑。没灾没病谁愿意去医院“过度使用医疗服务”?谁愿意无病吃药、打针、输液?或打个B超、照个CT?不妨让这些“专家”没事时天天去医院做个化疗或放疗试试,看他们倒底愿意不愿意。这种“过度使用医疗服务”的担心恐怕只有“脑残式专家”才会想像得出来,反正俺小民百姓是不会去干这种傻事的。

  不过说到“势必造成资源浪费”,老夫倒是颇有心得,但不是在“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年代,反而是在转型接轨年代矣。

  老夫下岗后曾在药店厮混过一段时间,其间亲眼目睹了一些惊心动魄的“资源浪费”。自打实行“医改”以后,农村的情况如何俺不知晓,但城镇单位职工之间则有天壤之别。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和一些打工仔根本就没有医保可言,而政府公务员和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多为垄断性企业如金融、电信等部门)则不分男女老幼人手一卡(医保卡)。虽然人手一卡,看似公平,实则大大的不公矣。一些年长体弱有病者需经常吃药,卡上的钱往往不够花,多出的部分只得自掏腰包。而年青人没灾没病,身体壮得象牛一样,卡上的钱成百上千,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药店便因势利导,趁机销售一些生活用品和化妆品。托转型接轨的福,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另外,说到资源浪费,“专家”老爷们为何闭口不谈每年上万亿的三公消费?为何闭口不谈每年超过军费开支的维稳费用?为何闭口不谈假冒伪劣、豆腐渣工程等造成的巨额损失?为何闭口不谈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灾难?为何闭口不谈几千亿美元购买美国两房债券而血本无归?为何闭口不谈慷慨大方地花几万亿外汇购买美国国债去“救美国就是救中国”,而只在小民百姓的医疗需求上大做文章,这不是避重就轻、转移视线是啥?

  不过,“专家”老爷们有一个说法俺老汉倒是非常赞同的,那就是“医疗卫生属于市场失灵领域”。既然如此,那么请问“专家”老爷们,为什么还要进行市场化改革?难道不是在自欺欺人么。今天的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与患者之间经常发生磨擦,甚至有的医院让医生护士穿防弹服、戴头盔上班,这些难道不是因为市场化所赐而产生的怪胎?

  其实岂止“医疗卫生属于市场失灵领域”,所有领域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放任自流,无一不处于“失灵”状态。君不见,住房市场化让老百姓买不起房,教育市场化让老百姓上不起学,只要是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玩意儿,结果无一不是价格飞涨,货币贬值,民生艰难,百姓抱怨,由此而引发民众骚乱,群体事件倍增,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总而言之,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既然古巴能做到,朝鲜能做到,俄罗斯能做到,“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时代能做到,今天在GDP已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为什么做不到?

  另据《中华论坛》暴料,目前在俄罗斯避难的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斯诺登先生透露,仅中国贪官转移至海外的资产就可供中国人民享受免费医疗625年。可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最后声明,老汉并非在此与《人民日报》过不去,非要吹毛求疵,挑毛病,找碴子不可,只是希望《人民日报》不要只宣传专家一面之词,而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还原历史真相矣。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6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