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精神与中国梦的历史辩证法

作者:谢名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02-28 1038

  【核心提示】多年前的战争硝烟早已散去,然而,我们党和她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建树的“一切为了新中国,一切为了人民”的伟大解放战争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播种的中国梦想,将永远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在中华大地上催生出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满园春色。 

解放战争精神与中国梦的历史辩证法


  毛泽东同志揭示的“一切为了新中国,一切为了人民”的“解放战争精神”,习近平同志阐述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两者高度契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代的理论自觉、路线自觉、使命自觉和理想境界。

  解放战争和中国梦演绎了盛衰兴亡的历史规律

  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曲壮丽凯歌。时间回溯至1945年8月。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期盼解放、自由。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的呼声,从民族大义和民族团结出发,坚决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共双方以及国内矛盾。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依仗攫取的抗战果实和美帝国主义的支持,逆历史潮流而动,继续实行独裁统治,最终陷人民于内战的苦难之中。

  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不经几年,在人民力量的打击下,一个貌似强大光鲜的政权及其统治机器,就变得风雨飘摇,彻底垮塌。而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则以朝气蓬勃的面貌引领中国的前进方向。

  在政治上,国民党及其政权从孙中山领导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实行三民主义,而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革命政党和政府,到蒋介石统治时期,彻底走到人民的对立面,演变成实行独裁统治和腐朽没落的反革命政党和政府,最终被人民所唾弃。然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政权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领导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以小胜大、以弱制强,最后建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军事上,蒋介石统治集团拥有800万军队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扬言要在3—6个月内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最高表现,战争和政治的性质将最终决定胜负;当战争和政治都变成非正义的时候,发动战争的政党和政府及其军队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历史的天律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民主政权坚持正确的政治、军事战略方针,紧紧依靠劳苦大众,领导人民军队,在兵员、装备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高扬“一切为了新中国”的崇高理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了3年多时间就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强大敌人,结束了国民党独裁政府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在经济上,蒋介石统治集团本可利用抗战胜利的历史契机,振兴经济,稳定民心,力争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大国强国。然而,他们出于反动统治的政治需要,穷兵黩武,加上官员腐败,搞得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经济的严重恶化,以及频频使用暴力手段对付手无寸铁的人民,终于加速了国民党政权走向其终点。而在另一极,中国共产党及其民主政权,一方面,领导人民解放军和亿万民众不断取得军事斗争的节节胜利;另一方面,领导军民发展生产、壮大经济、改善民生,从而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和兵员条件。

  在文化上,国民党反动集团继续推行抗战时期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完全抛弃“统一图强、和谐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仇视以马列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仇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仇视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迫害国统区民主进步人士和思想文化人士,打击和抑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追求和文化创造。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储安平曾尖锐地指出:“(国民党)政权最不能宽恕的罪恶,是它促成了中国人民道德的堕落。”而在解放区,则是另一番景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从延安到各个解放区,重教精神和新风尚、新气象蔚然成风。从古至今,人民大众从来没有像当时那样思想解放和呼吸自由,从来没有像当时那样享受当家作主人的开怀舒畅,也从来没有像当时那样迸发出创建新中国、建设新生活的澎湃激情。

  实现中国梦,是对解放战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体现了党和人民放眼世界的宏阔视野与远见卓识。没有民族独立、主权完整和迅速崛起的国家,谈何追梦圆梦。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兴盛的转折点,更是中华民族由求独立解放奔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她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昭示的是只有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才能领导人民到达胜利的彼岸。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告诫全党牢记“两个务必”、“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精辟警示,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勿忘国耻”的深刻教训,顺应历史规律,下定决心,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圆中国梦想。

  解放战争精神与中国梦辉映出信仰和人心向背的伟力

解放战争精神与中国梦的历史辩证法


  远大的理想和归一的人心托起解放战争胜利与中国梦的天空。

  中国共产党以最大的政治公信力赢得了人民。信仰的力量,在于它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并使之成为凝聚、动员和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此而奋斗,从而迸发出翻天覆地的社会改造和社会创造的浩大动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秉承“一切以人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像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将全体劳动人民的彻底解放和幸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建党宗旨和奋斗目标,作为党最高的政治承诺和最大的政治诚信。正是本着这一宗旨,在创建新中国的艰难进程中,共产党人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和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始终得到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拥护和坚定而真诚的支持。当年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中,就传颂着这样一首民谣: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送到咱队伍上。老一辈革命家也曾感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实现中国梦,将党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赋予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也为国家与民族注入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已经且必将激起亿万民众的创造活力。

  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理论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由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组成,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先进性,也从根基上决定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天然有机联系。人民性具有广大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党性具有鲜明宏伟的时代先进性;人民性是对党性的滋养和哺育,党性是对人民性的凝聚与升华;人民性只有在党性的锤炼中才能得到最广泛的传承与弘扬,党性只有在人民性的沃土上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党和军队来自于人民,他们中的优秀儿女,在解放战争中体现出了最大的奉献精神,其动力就在于他们长期受到“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精华的浸润,就在于他们树立的凌云壮志,就在于他们对养育自己成长的人民父母的赤红忠心。

  实现中国梦,是党性与人民性臻于完美融合的历史新境界。习近平同志响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将这一梦想的实现,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寄托于进行伟大生活创造的最广大人民之上。“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为此,党中央开启了治国理政的理论新飞跃和实践新探索的追梦征程。以人民为本,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就是圆梦新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党性品格与人民情怀的时代诠释。

  人民在党的旗帜下迸发出翻天倒海的力量。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我们党、军队和人民以压倒一切的气概,掀起推翻旧世界的狂飙。首要的也是最具体的,就是我们党为亿万农民做了一件历朝历代千百年来不能解决好的大事情——实行土地改革,分田分地给老百姓。再就是,我们党、军队和人民在“一切为了新中国”旗帜的激励下,始终充盈和升腾着一股蒸蒸日上的浩然正气。经过“三大战役”的决战,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对在全国取得最后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最为了不起的是,解放战争彰显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进行解放战争,解放军没有后勤部,后勤部就是老百姓;没有野战医院,野战医院就是广大老百姓的炕头。打淮海战役时,常常是被围困的国民党集团军那边,到了晚上一片漆黑,什么灯光也没有,而包围圈外围全是火把。这是周边江苏、河南、山东和安徽数省约600万老百姓推着小车、挑着担子从四面八方连夜支前。反观国民党一方,他们彻底失去民心,完全被老百姓抛弃了。当时,国民党的士兵中广泛流行一句顺口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这与人民解放军刚好形成鲜明对照。

  这种为了胜利的全民奋起,必将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梦征程中蓬勃呈现。追梦寻梦,点燃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性志向,生生不息;梦想成真,擎起了中华文明永不熄灭的火炬,彪炳万古。中国梦的春光雨露,催化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造就了当代中国的一个个人间奇迹,而且正在成为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魂魄。其范围之广、动员之深、力量之大、影响之远,乃世所罕见,一个崭新的中国也必定在这一强大力量推动下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习近平同志一年多前考察过的河北阜平骆驼湾村的变化就是一个缩影。老支书顾润金掰着指头数着:“去年村里养了100头牛、1000多只羊,种了20亩中药材,开了两三个农家乐。今年还要建个水厂,多搞些农家乐。”梦想的神奇正在焕新着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解放战争精神与中国梦的历史辩证法


  民族复兴催生中国梦和解放战争精神的伟大契合
 

解放战争精神与中国梦的历史辩证法


  解放战争直接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乃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基础、物质条件、文化环境以及制度保障。承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国梦为使命,掀起旷世未有的复兴浪潮,从而使中国梦和解放战争精神在复兴的历史传承、奋斗目标、依靠对象、支撑动力、战略战术和深远影响上达到高度契合。

  解放战争剑指的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中国梦掀起的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结构现代化的变革,其显示的不只是沧海桑田的变换,更是中华巨轮驶入改革和复兴航道不可逆转的浩瀚势能;记录的不仅是中国社会从对立衰败走向统一繁盛的变迁,中国人民从否定扬弃旧世界迈向光明灿烂未来的途程,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量变积累跃向质变聚升的跨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同志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增强把握深化改革的主动性和掌握规律的自觉性,这是洞察明辨社会发展趋势的决策智慧,是指引改革胜利前进的灯塔。在新的历史时期,探寻全面深化改革的合规律性,就是要顺应世界的大变革潮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旋律,针对新问题、新情况,以超常的变革创造精神,极大地增强与提升国家制度创新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制优势。

  顺应盼解放、求自由和谋幸福、促和谐的人民呼声,是解放战争精神与中国梦的旨归,也是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只有怀抱理想,永不改道,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党领导人民继承解放战争的光荣传统,以人本关怀和人文精神为核心,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权为基点,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多层次需求为目标,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建设与发展。其逻辑结论在于让每个人随着文明进步而全面自由发展,社会结构各要素通畅协和,运行机制灵活高效,进而强化社会亲和力、民族凝聚力和国家感召力,使和谐社会在自然天成中化育升华,使伟大祖国成为覆育万物、天开图画的生态乐园,使沃野千里、天高地迥的绚丽河山成为最适宜民众繁衍生息的人间天堂。全国各地将之分解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老百姓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新鲜的空气,享受更多的绿地,获得更多的实惠,彰显了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与共享的尊严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以及充分实现幸福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赢得解放战争和中国梦,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民力量的崛起,这是事物兴衰枯荣的根本动因,也是历史发展的不变法则。解放战争依靠人民力量的勃兴取得最终胜利。新时期实现中国梦,只有使亿万大众的智慧和力量空前充分地动员起来,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只有人民力量的兴起,社会前进才会有新动力,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才会可持续。人民力量的勃兴,不但需要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的凝聚,更需要以法制保障与公平正义的公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体察民情,连接人心,放飞梦想,播种希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习近平同志精辟阐述了凝聚和发挥人民力量的真谛。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在知民意、为民生,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大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全党上下倾注全力,苦求因应之良方;非但着眼于解决现实突出问题,更用心于探索长效机制之上策。

  解放战争寻找到制胜的战略战术,中国梦依凭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略,这是历史辩证法的精妙之处,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超智慧。与解放战争制胜的战略战术异曲同工的是,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伟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摒弃的是唯经济增长观,创新的是科学发展观;摒弃的是拼资源、拼人力的不可持续增长方式,创新的是以人文为基础、创新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摒弃的是唯GDP是瞻的衡量标准,创新的是民生建设、百姓福祉的终极目标,并为此制定了整套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战术。正在推进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其实质是致力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科学转换。同时,党中央高瞻远瞩,将中国梦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连相通,强调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切实履行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在这方面,广东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即坚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争当排头兵,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成为先行地,在探索科学发展中成为实验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殷切期望,推动珠三角当好排头兵,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取得了包括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民生建设等的历史性突破。

  解放战争中党和毛泽东民主思想及群众路线的高扬,科学发展中首创精神和创新品格的倡导,实现了事物发展的殊途同归,这是历史回音壁的共鸣,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绝源流。解放战争最终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致力于走群众路线、和平民主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胜利。在新时期、新阶段,党始终坚持、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党、国家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生命线,推动全党全民持续学习,创新人民民主和群众路线的实现内容,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和经济、政治及文化权利,创造更多更好的社会政治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尊重亿万人民的首创精神,倡导思想观念的变革更新,鼓励社会生活和科技生产的持续创造,推动全社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是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党更广泛地凝聚党心民心,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从而把最广大人民群众汇聚到党的改革开放旗帜下,迸发出强大的正能量。全国各地和中央各部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办好了一系列大事、要事、好事和难事。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真心实意依靠人民群众,激活自主创新,推进转型升级,力促深化改革;创新方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满足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的需要;完善制度,积极推进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同时,各级领导干部采取各种方式开展调研,切实沉下身心,深入群众,解决问题。

  多年前的战争硝烟早已散去,然而,我们党和她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建树的“一切为了新中国,一切为了人民”的伟大解放战争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播种的中国梦想,将永远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在中华大地上催生出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满园春色。

  (作者系广东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2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