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林:2013历史虚无主义“装扮”特点
2013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总态势
在辞旧迎新的2014年之初,盘点一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动向很有必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思想倾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已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过多次较量。虽说历史虚无主义的一套手段和说教已经是江郎才尽、老生常谈、自相矛盾、令人生厌,但它仍然觉得自己具有某些卖点,因此经常梳妆涂抹,顽固表演,不知深浅地展示半老徐娘之风韵,刺激人们的眼球。因此,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这不是什么冷战思维,也不是什么阶级斗争为纲,而是保障实现中国梦的必要举措。在这方面,过去的深刻教训,决不能忘记。
在全国人民满腔热情地学习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准确严谨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形势下,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气象日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弘扬激荡,思想理论战线出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态势。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也没有偃旗息鼓。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虚无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激烈和复杂了。
2013年,有研究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值得注意。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主要表现为:否定革命,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只起破坏作用”;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称是“误入歧途”,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否定已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近来,一些人借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一些人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或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或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企图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
总之,我们可以从近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中,越来越鲜明地看出其两大特点:一是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主题实践;二是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实质上,两个特点的矛头所向,都是对准了现实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苏东剧变中表演的全过程,显示出其主要手段就是:颠倒历史、制造舆论、拆除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公然提出历史倒退的要求,为西化和分化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历史的方法论特点
否定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历史,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大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这一特点,在思想方法上有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进步的新生事物成长发展的自然过程,抓住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实践中的所谓“细节”和局部大做文章,否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持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往往不做真理性判断,只做价值判断,看不到社会主义事业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进步作用和开创历史新纪元的必然性,抓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中和实践中的曲折和失误,否定新生事物的本质。他们张口就是什么大跃进出现了一些荒唐事,借此否定共产党人进行经济建设的能力;他们扩大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 “细节”上的曲折和感受,扩大困难过程的痛苦代价,涂黑历史,从感情上制造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舆论;他们把困难时期人口迁移造成的注销户口的数字,捏造成饿死几千万人的谣言,煽动对党的领导的不满,所使用的方法,完全是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手法;他们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涂黑整个十年的历史,并进而不断扩大否定的范围,把整个20世纪60年代、50年代、甚至延安时代和井冈山时代都企图加以否定。这种极端的否定历史的思维和行为必然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感,激起群众的义愤。
第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为圭臬,以攻为守,迫不及待地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与西方接轨,并以此扭转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如果一个人接受了西方的思想观念,总是用资产阶级眼光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肯定是左也看不惯、右也看不惯,横竖看不惯。由于这种资产阶级的成见、偏见,我们在前进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一点问题,就被说成是专制的结果,必然如此;我们一旦取得了不可否定的成绩,又被说成是专制的结果,不能持续。其实,历史虚无主义的潜台词就是全盘西化。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宣布取消宪法上规定的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宣布实行多党制,宣布实行私有化,就会赢得这种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掌声和起哄叫好。但是这种掌声和起哄的叫好声,正是葬送社会主义事业的哀乐。
第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煽动人们的浮躁情绪,企图使人们以感性压倒理性、以价值判断代替真理科学判断、以低俗贬低高尚、以倒退对抗进步,随意把个人感受当成判断社会发展的“公理”。
持有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把新中国遵循的爱国主义污蔑为民族自大的封闭观念,把集体主义污蔑为压抑个性,把社会主义污蔑为乌托邦;与此相反,他们还把媚外卖国当成全球化的自然现象,把极端自私自利当成人的本性和自由权利,把资本主义当成唯一的永恒制度。一切以市场化的个人利益得失为标准,只管发财致富,不问路线道路,只要个人捞到好处,就是天经地义。实际上,在这些人的眼里,革命、进步、高尚、廉洁都成了贬义词;倒退、自私、奸诈、凶狠成了“潜规则”。历史虚无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进行庸俗化之后,常常捡起实用主义的信条。只要对自己有利,就捏造“事实”,大肆宣扬和夸大;只要对自己不利,就围攻和谩骂,甚至起哄、砸场。真理观的虚化,价值观的歪斜,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这是人民大众绝对不愿意接受的社会风气。
第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受害者,往往自身提不出明确的最终目标,是一种无信心、无建设设计的思潮,是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在历史虚无主义的浊流之中,也有一些是被潮流裹挟的从众。这些人被历史虚无主义的散布者所毒害,往往人云亦云,习以为常,悲观丧气,动摇彷徨。由于早就荒废了阶级分析的方法,他们看不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选不准人类社会的方向。这种情况,既无益于社会主义事业,也遗误了自己的成长。“君子不器”,人总得有精神追求,人生总得有个正确的方向,为人总得有起码的正义感。正义感既要有正确的标准,也要用到合理的地方。在这些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引向邪路的迷魂汤。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国家伟大领袖的特点
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领袖,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又一大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这一特点,在思想方法上也有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领袖,是小农思维的恶性发作,以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对待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人物。这种思维方式,不能正确评价领袖,也不能客观评价其他历史人物。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当伟大领袖的权威存在时,他们表现为对领袖的狂热的个人崇拜;当伟大领袖的权威不再成为现实的时候,或者纠正其某些错误的时候,这种人往往又表现为落井下石、攻击污蔑、败坏领袖的声望,全无一点正直的人格。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届总书记都对毛主席的伟大功绩和历史地位作出崇高评价,这已经成为不成文的传统。这个现实本身或许能够使中国人逐步摆脱几千年小农经济思维方式的束缚,思想得到解放。
第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领袖,采取的手法就是求全责备、不顾历史的主流、主线、主题,在不得不承认领袖“功高盖世”的同时,仍然抓住自己的私仇咒骂领袖“罪恶滔天”,这种咒骂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有的甚至达到了制造谣言、自我人格分裂的地步。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看来,虽然毛泽东在历史的主流、主线、主题方面具有“功高盖世”的地位,但是这样的人也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只要抓住他的一点错误,甚至个人的私愤,就张口大骂其“罪恶滔天”。按照这种荒诞逻辑,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可以称道的人了。还是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第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领袖,采取的是一种反历史的方法,不能把历史人物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观察,往往以今天的思维惯式裁剪昔日领袖的行为,或者以迎合今天的现实需要来苛求昔日领袖。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人往往用上世纪60年代政府发布票、粮票、油票等票证来嘲笑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不能看到当时在帝国主义的封锁和修正主义逼债的情况下,面对自然灾害和粮食、棉布、油料等生活资源的短缺,发放这类票证正是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高度负责、坚持官民平等的高尚精神,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领袖,严重脱离群众,完全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的感情和判断,以贵族老爷和精英分子自居的极端倾向和反对无产阶级领袖的表演,常常激起人民大众更强烈的怀念毛泽东的情绪。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效果来看,往往是物极必反。历史虚无主义者越是贬低和否定毛泽东的伟大领袖地位,就越是容易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强烈的怀念毛泽东、敬仰毛泽东的热潮。这充分证明,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不得人心的,是脱离群众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西方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具,是历代旧社会势力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偏见和反抗,也是当前西方推行所谓“普世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一种较量。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颠倒黑白的手法,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历史虚无化、否定化甚至妖魔化。这是对待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种错误立场的表现。“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散布历史虚无主义,实际上就是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舆论准备。前苏联东欧已经上演过这样的闹剧,也有人企图把这种闹剧搬上中国的政治舞台。社会主义国家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阴霾。
(作者为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