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子虚乌有的“蛋炒饭”说起——毛岸英无愧人民

作者:求实学社 来源:微信号“无风即风” 2016-06-18 3737

摘要在我们这些“正常人”看来,对于一个身死异乡的同胞的牺牲如此欢呼雀跃,这实在是极之大逆不道、丧心病狂的,他们的冷漠和丑陋让人不寒而栗,但是他们对此丝毫不以为然,反而像打了鸡血似的亢奋,是不是他们天生就没有人伦、没有人性?

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感谢那碗蛋炒饭!感谢美军飞行员(一说是南非)!要不然中国就会成为金胖国式的国家……

在我们这些“正常人”看来,对于一个身死异乡的同胞的牺牲如此欢呼雀跃,这实在是极之大逆不道、丧心病狂的,他们的冷漠和丑陋让人不寒而栗,但是他们对此丝毫不以为然,反而像打了鸡血似的亢奋,是不是他们天生就没有人伦、没有人性?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毛岸英的父亲叫毛泽东。

一直以来,网络上都流传着“毛岸英私自生火做饭(蛋炒饭),所以被美军飞机发现”的说法,这个说法最少可以让人产生以下两种认识:

1、毛岸英无视军纪(死得活该)

2、毛岸英果然是“太子”(吃得好)

从这个结论看来,毛岸英无论如何都是自已找死的,而且死得活该,这个“烈士”根本就不足道哉,这是反毛者们一贯的腔调,正是因为确立了毛岸英这 么一个顽劣、散漫的红二代形象,所以他们才得出那个惊人的、毫无事实依据的假设:假设他没有被炸死,将来继承大统,今天的我们就是朝鲜了……

首先我们不谈毛泽东到底有没有意让毛岸英将来接班,他们又是如何一下子推断出中国会变成今天的朝鲜,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那碗蛋炒饭,看看果粉和蒋粉捉住的“真相”是什么好宝。

一、到底是不是蛋炒饭?

蛋炒饭之说始于原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代处长杨迪的回忆录《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该书1998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杨迪是这样描述的(第一人称):

“第二天(即1950年11月25日)拂晓前,……邓华副司令员派人来找我,对我说:“你到彭总那里去看看,看洪副司令是不是已把彭总拉进防空洞了?”我迅速跑向彭总的防空洞,正看着洪副司令推着彭总进防空洞……

趁彭总和洪副司令正在摆棋子时,我赶快跑去向邓副司令报告。在我路过彭总办公室时,看到烟筒冒烟,立即跑进里面去看看,房里还有三个人正在用鸡 蛋炒米饭吃。……三人中我只认识成普同志,那两位同志我只知道一位是彭总的俄文翻译,一位是才从西北调来的参谋,他们的姓名我不知道。

我问成普:“老成,你们怎么敢用送给彭总的鸡蛋炒饭吃呢?赶快把火弄灭。”成普说:“我怎么敢呀,是那位翻译同志在炒饭。”我不高兴地说:“你 要他赶快不要炒饭了,快将火扑灭,赶快离开房子,躲进防空洞去。”成普说:“我们马上就走。”说完,我就向邓副司令的防空洞跑去。

拂晓后,敌人的飞机编队飞临大榆洞上空,也不绕圈子就投弹,第一颗凝固汽油弹正投中彭总那间办公室,敌机群先将凝固汽油弹和炸弹投下后,绕过圈来就是俯冲扫射,然后就飞走了。

我迅速跑出来看看敌机轰炸情况,一眼就看到彭总办公室方向正着大火冒烟,迅速跑去,彭总办公室已炸塌。看到成普满脸黑乎乎地跑出来,棉衣也着了火,我要他赶快把棉衣棉裤都脱了,躺在地下打滚,将火滚灭。(凝固汽油弹,在当时是美空军的一种新式炸弹,用水扑灭不了)

我问成普:“你是怎么跑出来的?。”成普说:“听到飞机投弹声,就从你让我打开的窗户门跳出来的。”

我急着问:“那两位同志呢?。”成普说:“他们往床底下躲,没有出来。”

我着急地大声说:“他们怎么向床底下躲?一定被凝固汽油弹烧焦了。”我就要随来的参谋赶快去叫警卫营派部队来救火,叫医护人员来救人。

由子虚乌有的“蛋炒饭”说起——毛岸英无愧人民

杨迪身为当事人,当时虽未亲眼目睹毛岸英牺牲的过程,但是在美军机袭击后很短的时间里他就赶到了现场,并遇到逃出生天的成普(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主任),从成普口中得知毛岸英和另一位参谋高瑞欣不幸遇难了(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杨迪并不知道那个翻译是毛岸英)。

这个“蛋炒饭”是杨迪从成普的口中听到的,应该说,这个真实性应没有什么疑点。首先,该书得到解放军出版社审批并出版,而且杨迪还将它送给了彭德怀纪念馆,依杨迪的资历和地位,这本书在我党高层里也应人尽皆知,他也似乎没有必要、也没有胆量去故意篡改事实。

但是奇就奇在毛岸英牺牲的目击者成普在22年后(1972年)和1995年给《彭德怀传记》编写组写信时却又两次强调毛岸英当时不是在吃蛋炒饭,而是在烤苹果,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毛岸英这会儿也登记、发完了电报,就从子弹箱里抓了一个大苹果。朝鲜盛产苹果,金日成派人送来了一些,志愿军总部又自己买了些,所以作战室里 有的是苹果。对于吃苹果,这些参谋人员还能吃出花样来:把削下来的苹果皮,放在红热的火炉上烤,烤得焦干,吃起来,又香又甜又脆,比吃苹果还有味道。毛岸 英现在就这样,把那一圈长长的果皮放到了炉子上……”。(之后美军飞机就来了)

由子虚乌有的“蛋炒饭”说起——毛岸英无愧人民

这样子,毛岸英之死又多了一个“烤苹果说”,理论上来讲,成普作为目击者,他的口述应该要比杨迪的真实性更高。那么,杨迪不可能造假也不敢编 造,那会不会是当时听错了呢?又会不会在出版时(1998年9月)记错了呢?不巧的是,当该书出版时,成普已病逝(1998年9月6日,该书同月出版), 如此一来,杨迪的“蛋炒饭”说就成了孤证。

我们无从确认杨迪在出版前的是否有将该书的稿件送给成普看过或和他确认过,但可以肯定的是“蛋炒饭”一说在《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未出版前就已经流传军中,要不然成普也不用在1972、1955年里两度驳斥“蛋炒饭说”。

我们来作个推断:杨迪记错了。

但是杨迪在书中所引用的成普当时的口述,又说得绘声绘色,很难让人想象是杨迪自己编撰的。

第二个推断:成普有意隐瞒事实。

我得说,这个是有可能的,因为已经确定当时在房里的三个人(毛岸英、高瑞欣、成普)都在吃饭,“我哪敢”很有可能就是碍于情面不敢承认。

好吧~史考就到这里结束,我想说的是:

是蛋炒饭还是烤苹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实是在吃东西,而且生了火。

二、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弄吃的?

这个原因其实已经不用怎么细究,目前所有的相关当事人的回忆史料都显示毛岸英和高瑞欣在来到遇难的志司办公室之前,原是在附近的山洞里的,而且他们从防空洞里返回危险的办公室里完全就是为了弄吃的。

吃饭睡觉,是人的天性,毛岸英与高瑞欣当时来讲都是百分百的年轻人(高瑞欣比岸英还小5岁,20出头),在老前辈(成普)和伙伴的陪同下,三个 人就这么从距离不远的山洞回到了志司办公室,显然是没有经过太多的考虑(从杨迪的回忆中可推测当时刚刚撤离彭德怀没多久,各部应还不晓事态的紧张程度)。

所以,与其说他们的死是因为不守军纪,莫如说是年轻人疏忽大意更为贴切。

三、是一场意外,也是悲剧。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这是一场意外,也是悲剧。

虽然解放军一向纪律严明,但是再密的墙也没有不透风的孔,况毛岸英当时是翻译,而且在志司里又一向得到彭德怀的悉心照顾(他一般都是跟彭德怀吃 饭),他的警惕性不够一般的军人强是可以理解的,相信在非作战的军人里面也不止一个像他那样的人,怎么都会有个把人开小差(彭德怀、洪学智等人也经常下象 棋)。

非作战的时候,因为开小差而死的概率,客观上来讲,是很小的。

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是“朝鲜战争”——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双方势力的悬殊决定了其惨烈、困难程度完全超过二次世界大战)。我们无法查证当 美军发射汽油弹时是否真的通过温度(生火)感应到的,但是不管如何,整个朝鲜战场联合国军队的空中力量的优势都是压倒性的(后期的“米格走廊”仅仅是在北 朝鲜靠近我国东北的一段航线,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志愿军的后勤路线,在正面战场,特别是靠近南朝鲜那边,中苏空军是完全占不到优势)。

在苏联空军没有参战前的朝鲜战场上,是美军飞机最疯狂的时候,尤其是当时的联合国军在战场上正节节败退,被志愿军打得溃不成军、拼命逃蹿,如果 不是有空中力量掩护都不知道有多少联合国军要被志愿军“吃掉”(我军的双腿可不是盖的),正因为这样,联军才会玩命似的派飞机来轰炸我军后方,更试图再次 进入东北(忌惮苏联,未敢大规模侵入),这也是美军的招牌动作——“斩首行动”——依托强大无匹的空军摧毁对手后方指挥部,当时的美军飞机不管有没有探测 到轰炸目标,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都是往死里炸的,什么弹都用得上,完全是炸疯了眼。

因此,说白了,就算不是为了吃饭,就算没有生火,不管是毛岸英,还是彭德怀,还是其它人被轰炸的概率都是一样的,一个字:高。

他的死之所以变得如此受人瞩目受人非议,完全是因为他的父亲叫毛泽东。

正是因为他有一个让某些人咬牙切齿的父亲,他的意外之死才显得如此“大快人心”。

对于军队与毛岸英本人及彭德怀来说,那是一场意外,但对于毛泽东本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一场悲剧。

三、莫须有的“镀金”说!

反毛者们总是异口同声的说:本来是想去镀金的,结果镀成了金身,毛打的如意算盘,可惜彭德怀不知其意啊……

假设,从来都得建立在有相关事实的依据上面。

“镀金说”的相关依据在哪里?

答:完全没有!

毛泽东如果要给自己的儿子造势何用借朝鲜战争?

毛从闹革命开始就经历了20多年九死一生的凶险历程,在国民党的夺命追击下几乎死了好几回,如此之人会不知道朝鲜战争的凶险程度???

为了这场战争,他力排众议,过去他的建议总是一呼百应,但是这一次,从头到尾都没有人支持他(彭是后来经过他单独做思想工作才扭转的),尤其是林彪的表态让他更加痛苦,整整一个月不下床,在得知苏联暂时不派空军支援时他更是几乎绝望!(临时取消入朝)

在此,我无意展开探究毛泽东执意抗美援朝的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本人深深的、非常的清楚此番应战,凶吉难料!事实也是如此,战端一开以后,解放军也遭遇到了史上最困难的局面……。说句不好听的,要是失败了,他毛泽东的地位都将不保!

如此凶险、如此错综复杂的地步,作为一国之统帅,仍有心思派儿子去“镀金”真是荒谬绝伦!

真要这样,为何解放战争时不去“镀”?

毛岸英1946年回国,挟苏联“卫国战争”与斯大林的接见之余辉直接参与解放战争不就得了?尤其是后期,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把儿子往哪一个部队 里插,随便给个指导员或政委什么的头衔,要“建功立业”岂不更容易,这趟“顺风车”可是稳赚不赔的。再接下来,建国后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封侯”呢?再退 一步讲,不封侯,“拜将”也可以吧?

但是,毛泽东没有这么做,他让儿子去了工厂。

这像是要为儿子“铺路”吗?

归根结底,毛岸英朝鲜之行,毛泽东的本意无非有三:

一为“勤军”。

二为锻炼。

三为了帮助彭德怀与苏联人打交道。

这才是史实的真相,国粉的历史知识,大家都懂的,一知半解就咋呼“真相了”!“震精了”!但是,他们的真相最后还不是一样:成为笑柄。

四、让我们来看看历史的真相。

1950年10月7日,在志愿军即将入朝之际,毛泽东在北京的家中宴请彭德怀,当面提出让毛岸英跟随彭入朝,中间有一段对话:

彭德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抬起头来望着毛泽东,婉言劝阻道:“主席,这件事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毛泽东脸色一沉,目光严峻地说:“刚才你老彭不是答应了吗?怎么现在又变卦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嘛!”

“主席,你听我说……”

毛泽东打断彭德怀的话,转用低缓平和的口气说:“老彭啊,我看你就收下他吧,我替岸英求个情!打仗是要有人上战场的,也一定会有人牺牲。既然我 是军委主席,就应该首先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岸英会讲俄语和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要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有他在你身边,同各方面联络都方便些。”

毛泽东举起酒杯,朗声说道:“那么,这杯酒……是为你们两个人壮行的啰!还是那句老话,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说完,很少喝酒的毛泽东破例地一下子把酒倒进嘴里。

(摘自纪实文学《毛岸英在朝鲜战场》,武立金著)

由子虚乌有的“蛋炒饭”说起——毛岸英无愧人民

历史清清楚楚的表明,派毛岸英入朝:主为“勤军”。

前面已经说过,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毛是备受非议,迎难而上,他派自己的亲儿子上场,主要就是为了给军队,尤其是志愿军高层军官们打一只强心针,因为除了他自己以外,没有人相信解放军能打败美军。

当然,说到这里,诛心者又会说毛使的是“一举三得一石三鸟”之美计。

当然,你非要这么胡搅蛮缠、生拉硬套,我没意见,但是毛为了激励队伍士气,保障胜利的战略构思是不容抹杀的,所谓“镀金”根本就是莫须有的罪名。

请问:一国统帅派儿子亲往“勤军”,用自己的儿子性命,自家之后去激励将士,尚有何可愧对否?

君不见蒋经国曾奔赴前线?

君不见蒋纬国曾奔赴前线?

用什么方法不可以,非要用自己的儿子性命来作赌注?

由子虚乌有的“蛋炒饭”说起——毛岸英无愧人民

看看上图,蒋介石父子这才叫真正的镀金!不但为儿子造势和铺路,而且处处护短的迹象也非常明显,派重兵护送儿子到“抗战的最前线”上任,动用国本(免税)为儿子施政获得成功(所谓赣南新政策),到台湾后又马上将情治部门(主为控制军队,次为巩固统治)交给儿子,这些都是铁板钉钉的事,怎么不见你们批评过蒋氏父子?

毛岸英的死,对于毛泽东本人来讲,绝对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毛泽东本人深深的埋怨自己害死了儿子,当确定毛岸英牺牲后,他低下了头,沉默良久,但仍然强忍着泪水,最后勉励众人:

“战争总有人牺牲的,岸英是个苦孩子……”(这是一个父亲的真心话,毛岸英打小就流浪、逃难,到苏联读书参加战争,回国后又被他撵去改土改,建国后刚刚嫁婚就去了战场,之后牺牲……

人非草木,情何以堪?

电脑前丧心病狂欢庆毛岸英之死的人们,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问问你们自己,尤其是那些已为人父人母的人们:

你们不是畜生还是什么?

毛家满门忠烈,你尚有何不满?

毛岸英小记:

由子虚乌有的“蛋炒饭”说起——毛岸英无愧人民

8岁入狱。

9岁流浪。

14岁出国求学。

21岁参加战争,枪林弹雨。

27岁结婚(他父亲只送了一件旧大衣给他)。

28岁,在战场上不幸牺牲。

这样的一个人,只因一次不幸牺牲,你们就恶毒诅咒,你有资格吗??

他与他父亲一样,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人民!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3
1
0
2
10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