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搭在八路军小战士肩膀上的手的分量

作者:孙晓青 来源:解放军报 2017-07-23 657

一只搭在八路军小战士肩膀上的手的分量

 

孙晓青

一张老照片,一只劳动者的手。中国共产党最早感受到这只手的分量,深知士气当鼓,民心可期。何谓中流砥柱?那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支撑。中流砥柱的基石,不是权力而是人民。请看《解放军报》详细报道——

一只搭在八路军小战士肩膀上的手的分量

你可知这只手的分量

一只搭在八路军小战士肩膀上的手的分量

一只手,一只黝黑、粗糙、充满质感的劳动者的手。

照片上的老人肩背微躬,满脸沧桑,黑色的粗布棉袄上,右肘部有磨破的大洞,一顶北方农村常见的旧毡帽,标示出他的农民身份。

他的手搭在战士的肩头,像是轻抚,又像在用力。

孩子,你可记住了我的嘱托?面带稚气的战士微笑着,似乎在说:放心吧大爷,您就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解放军画报》资料室珍藏的这张老照片,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原照片说明很简单,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人物姓名,只有简短的背景交代:“我军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这是绥远省的一位老大爷希望八路军战士多杀敌人为他报仇。”

与其说这是一张新闻照片,不如说它更像一幅宣传画,抑或一张电影海报,形象地阐释出战争与人民、人民与军队的关系。

那是一个特定的年代,多少中国人正在经历家园被践踏、亲人遭屠戮的国恨家仇!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曾狂妄叫嚣:3个月灭亡中国。面对来势汹汹的侵略者,有人估算了国家的财力、物力、军力等“家底”,得出悲观的结论:中国最多可以支撑半年;有人受平型关和台儿庄等局部胜利的鼓舞,认为中国可以速胜;还有人把抗战前途寄托在国外援助上,希望苏联出兵相助。“必亡论”导致投降、妥协,于是一些政府高官降日,组织伪政权,一些“国军”成建制投降当了伪军;“速胜论”则产生轻敌倾向,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工作。

两种极端,一个通病。无视这只手的分量的人,计算这计算那,唯独对人民的意愿和人民的力量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事实上,早在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强占我国东北地区以后,全国民众的抗战热情便日益高涨。中国共产党最早感受到这只手的分量,深知士气当鼓,民心可期。1935年,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正在长征途中的工农红军,将一次迫不得已的战略转移,转变为主动“北上抗日”的战略行动。

何谓中流砥柱?那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支撑。中流砥柱的基石,不是权力而是人民。源自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正因为凝聚了人民的力量,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始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而成为全民抗战的主心骨。这样的政党成为中流砥柱,当之无愧。

民族危机,救亡图存,人民是最基本的依靠力量。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老八路,每每接受我的采访,都会向我强调一个概念:人民。在他们心中,人民是一种信念,为了他们,可以赴汤蹈火;人民是一种力量,依靠他们,可以排山倒海。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和用自己的乳汁救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大嫂明德英等,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不久前,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看到一尊普通农妇的塑像,她叫邓玉芬,是京郊密云县的一位农家女。八路军挺进平北后,她相继将丈夫和5个儿子送上抗日前线,为国捐躯。她除了一次次擦干眼泪外,别无所求,仍冒着危险掩护和救治八路军伤病员,被誉为“英雄母亲”。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揭示的:“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然而,双方力量的对比不仅仅是军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更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当这片大地聚流成海时,侵华日军感到了恐惧: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不断强化,1941年至1942年,动用兵力1000人以上的有132次,其中1万人以上至7万人以下的27次,“扫荡”时间最长达3个月。当这片汪洋怒涛翻卷时,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创造: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交通破袭战等,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开展的游击战,将人民战争演绎得出神入化,在战略相持阶段抗击了58%-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兵民是胜利之本。据统计,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携手并肩,共作战12.5万次,歼敌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也在战斗中成长,从1937年抗战之初的9.2万余人,发展到1945年胜利之时的132万人,各解放区民兵总数超过260万,收复国土近100万平方公里,解放区人口接近1个亿。

“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是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抗战刚刚开始便作出这样的预言,底气恰恰来自于人民的支持。

我军的军歌最早叫《八路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烽火遍地的1939年,后几经更名,1988年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军歌一开头,就大气磅礴地唱出了我军的历史使命和力量源泉: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话题再回到这张照片上。照片的拍摄者谷芬,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担任《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他用镜头记录的老大爷把手搭在战士肩头的瞬间,显然是寓意人民将自己的意愿和期盼托付给自己的军队;而站在大爷面前的年轻士兵,一旦感受到这只手的分量,便成了真正的人民战士。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3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