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千湘女上天山”看湘女文化的深沉力量

作者:明海英 来源:中国社科网 2017-09-28 3157

“八千湘女上天山”看湘女文化的深沉力量

明海英

1951-1952年,大约8000多湘女响应号召,远赴新疆屯垦戍边。她们在广袤无边的戈壁滩上落地生根、拓荒创业,成为荒原上第一代女教师、女医生、女会计、女纺织工、女农技师、女拖拉机手……八千湘女与万千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湖湘女性一起创造的湖湘女性文化是中华女性文化的一朵奇葩。围绕“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以及今天如何弘扬湖湘女性文化等,记者采访了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胡艺华。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谈谈“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历史意义?

胡艺华:对“八千湘女上天山”这一段历史到底怎么看、怎么评,需要我们回到历史的场景去加以审视。

作为与改革开放同龄的新一代湖湘子弟,面对这段历史、这个群体,我只能以一种仰视的目光和一颗崇敬之心来为她们点赞,因为,越是深入到这段历史的深处,就越能感受它夺目的光辉和深沉的力量。

“八千湘女上天山”书写了一个精彩故事。自古“湘女多情”,其实,此情并非只是儿女情,更多的是家国情,其中既有似水柔情,也有铁血豪情。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基因,湘女历来敢爱、敢恨、敢担当、敢为人先。“八千湘女上天山”,在广袤无边、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落地生根,拓荒创业,成为了荒原上的第一代女教师、女医生、女会计、女纺织工、女农技师、女拖拉机手,她们用赤胆忠心、大情大爱和自己的血肉之躯,把沙漠变成了绿洲,于荒原中建起新城,应该说,每一个湘女在天山都有一个鲜为人知但感人至深的精彩故事,八千湘女的故事共同汇成了一部“美丽与智慧的绝唱”、“青春和生命的史诗”,在共和国历史上写下了坚苦卓绝而又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千湘女上天山”创造了一个伟大壮举。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共和国的建设中,在党中央建设新疆、保卫边疆的号召下,内地很多地方都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上天山”的热潮。于是乎就有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壮举。她们响应号召最积极、成批进疆时间最早、进疆后劳动最能吃苦,更重要的是她们坚守精神最强,一辈子就留在了新疆,有的甚至一辈子没再回过故乡。她们原本都是平凡的人,但她们能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坚守下来,那就成了不平凡的人。

“八千湘女上天山”形成了一种红色文化。“八千湘女上天山”本身包含了一些积极向上、温度人心的文化元素,尤其是在历经了60多年的沉淀之后,它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它把“大情大爱、至刚至柔、坚毅执著、勤劳聪慧”的湘女精神移植到新疆,凝结成了“精诚精致、重情重义、敬业齐家、勤俭自强”的独特精神气质;在物质文化层面,它在60多年垦荒戌边和异地生活的实践中留下了大量可观可鉴的遗存和印记,衍生出了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的文艺作品和实景实物;在行为文化方面,它推动一大批湘女自觉把自己融入到新疆的生产生活中,在民族文化融合、兵团文化聚合中不断形成新的行为范式和文化个性;在制度文化方面,它催生出一系列适应新疆湘女家庭生活需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规范、礼仪、仪式。这些红色的文化元素已经并将恒久地内化在湘女及其家人和子孙后代的血脉之中,成为一种不可磨灭的红色基因。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八千湘女相应号召,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共和国的建设中。请您梳理下“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时代价值?

胡艺华:60多年前,建设新中国的边疆强烈呼唤“八千湘女上天山”,60多年后的今天,在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依然需要不断汲取 “八千湘女上天山”所蕴含的正能量。“八千湘女上天山”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应立足于当代的实践来深度挖掘“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时代价值。

她们是女性解放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时代标杆。“八千湘女上天山”,在祖国的边疆撑起了半边天,这本身就是一部诞生在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史,也是一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妇女创新创业史,湘女们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伟岸力量,为新时期女性解放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了时代标杆。

她们是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范本。“八千湘女上天山”,扎根边疆一辈子,她们不图名、不图利,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在灵魂深处最本真的东西就是对共和国的热爱和忠诚,对边疆人民的深情厚谊,这是我们今天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最好教科书。

她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永恒丰碑。“八千湘女”怀着红色初心远赴天山,她们是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崭新中国、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同时也以自己的一生写就了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公民形象,为我们树立了一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永恒丰碑。

“八千湘女上天山”,为我们展现的不只是一个个热血澎拜、青春飞扬的英雄形象,也有一处处好山好水、风情独特的美好景致,也有一曲曲脍炙人口、扣人心弦的动人旋律,还有一串串闪耀着金色光芒、充满了脉脉温情的精彩故事,这些是我们今天在美丽新疆实施四季旅游、全域旅游,打造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不可忽视的一笔丰厚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八千湘女与万千奋斗在各行各业湖湘女性一起创造的湖湘女性文化是中华女性文化的一朵奇葩。请您阐释下湖湘女性文化的含义及其现代价值?

胡艺华:八千湘女是湖湘女性的优秀代表,她们与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湖湘女性一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湖湘女性文化,这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一脉,也是中华女性文化的一朵奇葩。

就其含义而言,它是湖湘女性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切以女性为主题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其独特内涵体现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倡导女权、崇尚和谐的性别意识;独立自信、自强刚烈的坚强性格;思变求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融合百家、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温柔善良、重情博爱的人文品质;端庄秀美、聪慧灵巧的独特气质;贤惠能干、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从整体上看,湘女文化涵盖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四个层次,其中精神文化是内核,体现湘女的灵魂;物质文化是表层结构,体现湘女的外在表现及其物质载体;行为文化是中层结构,体现湘女的文化个性;制度文化是深层结构,体现湘女的内化之道。

湖湘女性文化蕴涵着巨大的现代价值。其一,是精神与道德价值,湖湘女性文化凝结着湖南女性为民族独立、妇女解放、国家振兴而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对于新时期湖南女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二,是文化艺术价值,湖湘女性文化有包含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女书”,民间文学“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等,发掘、整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创新湖南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其三,是对外交流价值,湖湘女性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一张文化名片,在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区域文化融合中彰现湖南的文化魅力。其四,是旅游开发价值,湖南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女杰之乡”,同时拥有马王堆千年女尸、桃花江的美人窝等大量珍贵的女性人文资源和景观,蕴涵着巨大旅游开发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女性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研究湘女文化,为女性素质教育提供文化素养?

胡艺华:传承湘女文化,意义重大,功德无限。我个人认为:

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依托知名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组织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以课题的形式对湘女文化进行深度研究,构建湘女文化的基本理论体系。

其次,推进文化传播。积极推动湘女文化进校园,设立杰出湘女人物塑像或在悬挂杰出湘女图片,开设杰出湘女系列讲座,研发湘女文化课程,建立湘女研究文库,举办湘女文化高峰论坛。

再次,开展主题活动。以“弘扬湘女精神、争做时代湘女”为主题,在女生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介绍杰出湘女的书,看一部讴歌湘女风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一名杰出湘女作为心灵偶像,访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湘女,走一条湘女文化旅游线路,写一篇关于湘女文化的文章。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6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