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英烈苗可秀
东北抗日英烈苗可秀
田 晶
苗可秀,原名苗克秀,又名苗景墨,字而农,满族,1906年出生在辽宁省本溪县苗家堡子。由于他天资聪敏,成绩优异,未经考试,即被推荐到东北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习。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1000余名学生流亡北平。苗可秀得到曾在东北大学任教的北京大学教授林公铎的帮助,开始了在北京大学的借读生活。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北平的学生联合组织了东北民众赴南京的请愿团,苗可秀是代表负责人之一。在寄希望于政府当局已成为泡影后,苗可秀逐步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取得了联系,经常参加救国会的活动,并组织了东北学生军,任学生军大队长。
1932年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选拔一大批流亡到北京的东北各大中学校学生分派到各部义勇军中,从事抗日活动。1932年3月,苗可秀被邓铁梅委任为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参议,辅佐邓铁梅参赞军务。
1932年8月,日军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对民众自卫军指挥邓铁梅、苗可秀进行诱降。为了增加整修部队的时间,苗可秀假意接受敌人的招抚条件,亲自代表民众自卫军与日伪政权进行所谓招抚谈判,组织将前来招抚的六名日伪分子就地枪决。
日伪军为了消灭这支抗日力量,加大了对东北民众自卫军的“讨伐”力度,自卫军受到了很大挫折。1934年春,东北民众自卫军开始分散游击,部队化整为零。
此间,鉴于过去东北各地义勇军瓦解失败的教训,苗可秀认为主要是义勇军的组织松散目标太大,要想使抗日组织更加坚实有力,必须组织一个秘密团体,培养骨干,长期坚持斗争。于是,苗可秀邀请赵同、赵伟、白君实、刘壮飞等人在岫岩县南三道虎岭的山坡上召开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抗日团体——中国少年铁血军,苗可秀为总司令,赵同为参谋长。铁血军以原来的别动队为基础,又吸收一批邓铁梅部的义勇军里的中、小学生,成立三个大队,十二个分队,一个警卫队。其宗旨是“用黑铁赤血精神,采全民之革命手段,收复东北”。因为参加铁血军的都是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爱国少年,因而战斗力较强,同时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到1934年末已经发展到300余人。这位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在抗日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辽南义勇军杰出领导人。1935年2月15日,苗可秀率领300人行军到猞猁沟(红旗镇境内)稍事休息时,发现伪满洲国军分乘5辆汽车共300多人来犯,立即下令做好伏击准备。经过战斗后,共缴获步枪50支、手枪4支、轻机关枪1挺、重手提式机枪1挺。
苗可秀在建立少年铁血军的最初一个阶段,对外仍称邓铁梅部的学生大队,并经常协同邓部义勇军作战。1934年5月,邓铁梅被叛徒出卖,苗可秀筹划了营救邓铁梅的行动,由于行动被日军巡逻队发觉而失败。邓铁梅牺牲后,苗可秀对东北民众自卫军余部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整顿,对外公开了少年铁血军的番号,开始以铁血军的名义进行活动。由于名声大振,铁血军遂成为日伪军的主要“讨伐”对象。
1935年2月5日,苗可秀派所部一小队,乔装市民潜入凤城,并亲率200余名铁血军战士猛攻县城,里应外合,迅速地攻入城内,逮捕了日寇、汉奸多名,将其财产没收,然后退出凤城,沿途散发传单号召人民抗日救国。
1935年3月,敌人聚集近6000人的兵力,扑向岫岩一带。苗可秀率领铁血军避开敌人的主力,沿岫岩、盖平、海城交界一带的山区迂回活动。4月21日下午,队伍来到岫岩北部的汤沟村。苗可秀顾不上行军的劳累,到村里小学召集群众开会,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不久,日伪军骑兵200人闯进汤沟村,苗可秀早已转移。见村内没有义勇军,敌人便就地在两个地主大院里宿营。苗可秀得到情报后,半夜率领铁血军悄悄进入汤沟开始进攻,击毙了日军指挥官,缴获了大批武器。
1935年5月,日伪军共3000余人对三角地区义勇军进行更大规模的“围剿”。铁血军决定化整为零,在山林地带以大队或中队为活动单位分散游击。
在当时的形势下,铁血军在白天活动十分困难,只能在夜里行军。6月13日晚,苗可秀率部由凤城渡大洋河向岫岩方向移动至羊角沟。被村中汉奸告密,日伪军深夜赶至,与苗可秀发生战斗。在撤退途中,苗可秀臀部被炮弹炸伤。为了不拖累部队,他让战友们先撤,自己和几个负伤战士在山林中养伤。苗可秀的伤势日渐严重,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一位医生,但没有药,医生也没有办法,最后医生答应可以帮助进城买点药。不幸的是,这位医生被敌人逮捕,后经不住严刑拷打,说出了苗可秀的藏身地。日伪随即开始大规模搜捕。几位受伤的战士抬着苗可秀迅速转移,但被敌人发现,不幸被捕。
苗可秀被捕后,被敌人押解到凤城,关在车站日本警察署的地下室里。敌人企图诱降苗可秀,都被苗可秀凛然回绝。苗可秀的民族气节感动了日本翻译官前山。他不止一次地向苗可秀表达敬佩之意,还私下对苗可秀说,应抓紧时间给家人朋友写信,如果信任的话,他愿意代为传递。前山果不食言,先后代为转邮了两封书信,其中一封是写给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王卓然、卢广绩、阎宝航、车向忱等负责人的,另一封是写给同窗好友张亚轩、宋忱(宋黎)的。在信中给儿子起名“苗抗生”,勉励儿子继承父亲遗志,为抗日而战斗终生,还拜托老师收养不知流亡何处的妻儿。他嘱咐同志,为抗战到底“当益努力”,并托他们为他“在西山购置一卧牛之地,为余营一衣冠冢”,并说:“凡国有可庆之事,弟亦当为文告我。”
1935年7月25日,苗可秀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0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