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扬长征故事、培育红色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作者:何 薇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8-05-21 2425

颂扬长征故事、培育红色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论文提要: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唯一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连续三期登载了《长征故事》,讲述了长征中的七个故事,集中表现了红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终于完成跨越十几个省、总行程达数万里长征的艰险历程。对红军长征历史记忆的收集整理丰富了革命文化的内涵,《群众》周刊对红军长征故事的宣传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向海外和世界展现党的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彻底打败国民党统治,鼓舞人民解放军的斗志起到重要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继续讲好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增强革命文化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历史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长征故事《群众》周刊文化自信

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唯一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连续三期登载了《长征故事》,讲述了长征中的七个故事,集中表现了红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终于完成跨越十几个省、总行程达数万里长征的艰险历程。

本文以《群众》周刊为考察中心,通过回顾1949年党刊对长征的宣传,以期解析在革命的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通过讲述长征故事,构建富于感染力、传播力的革命话语体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转折关头引领舆论、凝聚人心,彰显出文化自信的气魄与胆识,以及给予当代的启示意义。

一、党刊讲述的《长征故事》

《群众》周刊从1949年3月17日第3卷第12至14期连续三期登载了一组《长征故事》,内容包括:(一)冲过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二)经过倮倮区;(三)大渡河是我们的生命线;(四)我们要桥不要枪;(五)爬雪山、过草地;(六)突破天险腊子口;(七)胜利的陕北会师。

我们重温一下其中的几个精彩故事吧!

《长征故事》中的第一个故事是“冲过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蒋介石为了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者东出湖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部署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湘、滇、桂五省地方部队的数十万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紧逼,企图在遵义一带围歼红军。[《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第一卷,第388-389页。]前有守敌,后有追兵的严重情况面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叶剑英等军委领导人亲自研究制定了强渡乌江、占领遵义的作战方案。元月1日,军委由猴场发出了强渡乌江的命令。红一、九军团于大乌江、袁家渡;红二师于江界河;红三军团于茶山关等重要渡口,分别发起了突破乌江天险的战役。接受强渡乌江任务的是二师红四团在耿飙团长和杨成武政委带领下,直接进抵到乌江江界河渡口南岸。“冲过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栩栩如生地讲述了红军如何突破乌江防线,“时间是一九三五年一月,严冬还没未过去,天气是十分严寒。……两岸石壁陡岩的高耸天空,在江中整天不见太阳,水亦是深黑色,水面浪花奔腾,声音震耳,水中暗礁四伏,沿江隔十里地才有一个渡口……”,十八位勇士“每人背一支驳壳枪,又从颈子上系了一颗炸弹,乘黑夜,下江浮水,从浪涛中,冒着严寒,直向敌人阵地浮去。他们一直渡到对岸,又悄悄地攀上石壁,绕到敌人背后,敌人还在睡梦中。同时工兵早已砍好了竹竿,在浪声呼啸中,搭起了一座竹桥,这实是一个奇迹的创造。”“等到对岸十八位勇士们一声喊杀枪声齐起时,守江敌人的一个排哨早被冲得七零八落,勇士们即将险要渡口占领,其他敌人听说红军早已渡过江了,便吓得魂飞魄散。”[《长征故事》,《群众》1949年第3卷第12期,第18页,1949年3月17日。]在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战术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打破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的计划。

“经过倮倮区”讲述的是: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果基部落首领果基约旦(小叶丹)杀鸡歃血为盟,实现了民族团结,使红军顺利地通过这个地区的故事。1934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金沙江后,中央政治局召开会理会议,对四渡赤水以来的战略方针进行总结和确定下一步的行军方向,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越过大渡河,实现在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目的。中央任命刘伯承为先遣司令,聂荣臻为先遣队政委,运用刘伯承在川军中的声望和两个四川人熟悉地理民情等有利条件,率领先遣队前往彝民区,为全军开路。而这时的蒋介石正调集中央军和川军10余万人,令“追剿”的中央军速过金沙江,在川军的配合下,围歼红军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东地区。同时下令在川各军沿大渡河北岸赶筑碉堡,严防红军北进;沿雅砻江西岸筑碉防守,阻止红军西进;“追剿”军与川军各部连成封锁线,严堵红军南返。并致电各军称: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今共军入此汉彝杂处,江河阻隔和给养困难的绝地,必步石军覆辙。这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又一个险要关头。对于蒋介石的军事部署,中共中央早已察觉,派红军先遣队的任务,就是想尽各种办法,排除一切困难,迅速通过彝民区,抢渡大渡河天险。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这次通过彝区的军事行动,毛泽东嘱咐刘伯承:先遣队的任务不是打仗,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只要我们模范地执行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彝民会帮助我们通过的。

“红军为了迅速前进,出其不意地强渡大渡河天险后,毅然决定取道倮倮区,迅速占领安顺场以掩护中央红军渡河”,“部队里进行了一次动员,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对少数民族应有的认识和态度,红军的任务说服㑩㑩区争取和平通过。”[《长征故事》,《群众》1949年第3卷第12期,第19页,1949年3月19日。]故事描写了歃血结盟的情节,真切地画面感让人身临其境:“横断山脉的一个小谷间,流着凛冽的水,清凉的水流言这峻峭悬崖前进,水流激荡山石而歌唱,好像唱着一件可纪念的故事,谷麻子附近的海子边便是一个可纪念的水流,在这里红军的代表与倮倮的领袖订立了兄弟的盟约。没有香,也没有烛,只有苍蓝的天和清明的水,陡峭的山和葱密的林,刘伯承将军和小叶丹兄弟跑到水流岸边,三只大碗在他们面前,年轻的肖华同志便是这个司誓人和司仪。(他们)盛满了三碗清流,提着一只公鸡,当公鸡的头颅被割下时,鲜血便滴在三只碗里,这鸡便完成了盟礼的全部准备。刘伯承同志高高地端起大腕,虔诚地朗诵着誓词‘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当他念完最后一句,大腕的冷水和鸡血被一饮而尽,小叶丹也同样食完盟酒,于是礼成。”[《长征故事》,《群众》1949年第3卷第12期,第20页,1949年3月19日。]故事真切地表现了红军平等对待彝族兄弟,赢得民心。

1934年4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当务之急是要正确制定统一的红军发展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到达川西北地区后,发现这里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贫困,不利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而在此以北的陕甘地区,地域宽阔,交通方便,物产较丰富,汉族居民较多,又是帝国主义势力和国民党统治薄弱地区,特别是邻近抗日斗争的前线华北,中央中央主张红军继续北上,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在北方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领导和推进全国抗日民主运动。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会议,会上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周恩来、毛泽东等多数人关于北上的意见。两河口会议后,中共中央率领红军自懋功一带北上,翻越梦笔山、长板山、打鼓山等大雪山。雪山草地恶劣的自然状况是怎样的呢?“在冕宁,迷朦地的就可以望见大雪山,经过两个星期的行军,一九三五年六月七日才到了大雪山山脉南面一个高山——夹金山的山麓。夹金山又叫九之山,在四川和西康边境,山上终年积雪,雪积最深的有十几丈,从来很少人从此经过。到了雪山下,寒气一阵阵向人袭击,红色战士们都穿起了所有的衣袄,有的在打着冷颤,谁能相信这是六月的天气,但是寒冷消灭不了英雄们心中的烈火。山顶发着亮,红色战士们开始往上爬,一个紧跟着一个,越往上爬呼吸越困难,虽然是很累了,但谁也不敢停止休息,因为岭上空气稀薄,一休息呼吸就慢慢停止,再来一阵大风就会被雪埋掉。一位炊事员同志挑着担子,被一阵大风刮倒,接着就被冰雪埋葬了。

走的路要非常小心,如果走着雪溶解的地方,就会跟着溶解的雪一落千丈,被冲到河里去,四方面军有一个排,就因为不幸碰到溶解的雪,被冲到大河去。终于,险要的高山被翻过了,困难被征服了,在夹金山顶,红军留下有历史意义的足迹。

红军过草地又是怎样的艰险呢?“草地,一望无际的荒凉的草地,在四川西康青海边界,数千年绝少人走过,只有被呼为蛮子的小民骑着高大的野马,喊着尖锐的呼啸,纵贯草地拦截偶然到此的旅客。草地到处长着一米以上的水草,地上是泥泞,脚一陷下去一尺多深,有许多地方泥很深,有几个同志不幸陷下去,泥至颈项,就是这样完了。”“一位炊事员同志挑着担子,被一阵大风刮倒,接着就被冰雪埋葬了。”[《长征故事》,《群众》1949年第3卷第14期,第21页,1949年3月31日。]“队伍继续北进,又在草地里走了五天,每天阴雨不停,天气已经相当寒冷,夜里找有树林的地方宿营,虽然只有八月时分,但却可以穿羊皮,满地潮湿得很,不能躺下睡,只是几个人背靠背过夜,有些战士找点干的树木烤火,为着火边过一夜,往往到第二天发现有几个人还靠着背睡觉,喊他们不醒,跑到眼前一看,已经牺牲了。”红军战士们又是怎样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呢?“到了雪山,寒气一阵阵的向人袭来,红色战士们都穿起了所有的衣袄,有的人在打着寒颤,谁能相信这是七月的天气。但是寒冷终是威胁不了英雄们心中的烈火。”“红色战士们每个人脸上都呈有黄色,然而心里仍是铁一样坚决,为着革命,为着国家民族,为着共产主义,困难在他们的面前低头了。”[《长征故事》,《群众》1949年第3卷第14期,第21页,1949年3月31日。]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腊子口地区,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抄的战术,经过浴血奋战,一举攻破了鲁大昌部重兵据险扼守的天险腊子口天险,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聂荣臻元帅曾对此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长征故事》讲述了《突破天险腊子口》这场重要战役:“惊人的天险又降临了,前进的路上,面临峭壁高耸入云,在十多米的深谷里贯流着深水狭窄的小河,及浓密而又要阴森的树林,抬头看去,只留出一线蔚蓝的天空,我们部队像梭子一般穿过,掀起了一阵阵的黄尘……腊子口天险已挺起雄姿,微笑向我们招手了。”“霹雳的手榴弹震动了寂静的河谷,激起了红色健儿的愤怒!”

“天刚拂晓,我们奋勇的英雄们在山顶上放了三颗红色信号枪,这就是他们动作要开始的先声,接着便向石崖敌人的纵深部队连爬带滚地冲击下去,一整手榴弹夹着巨大的杀声,他们已抄袭到敌人的侧后了,内外夹攻,互相策应,……‘腊子口打开了’一个跟一个,一队接一队,成百成千的战士通过隘口继续猛扑过去,守备和堡垒的敌人经不起半个冲锋便叫我们打得鸡飞狗啼,有的从石崖滚下深渊,有的倒压在石崖上手拉着崖上的树枝岌岌可危在叫喊,有的跌得头破血流,有的在喊叫,有的在哭叫,我们擎起了胜利的红旗,高唱着胜利的凯歌,继续北进一百二十里,穷追直扑岷州城。”[《长征故事》,《群众》1949年第3卷第14期,第21页,1949年3月31日。]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红军主力从朱立沟翻山越岭到达哈达铺,红军余部从牛路沟翻山到达岷县。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到达陕北,万千的红军在吴起镇胜利的会师。左红军终于从艰难万险里走了出来,为苦难的中国杀出了一条血路。”[《长征故事》,《群众》1949年第3卷第14期,第22页,1949年3月31日。]“光荣的长征过来了,中国工农红军汇集了自己的队伍,整齐步伐,奔向中国西北抗日前线,开拓革命战斗的新纪元。”[《长征故事》,《群众》1949年第3卷第14期,第22页,1949年3月31日。]

《长征故事》以重要战役战斗、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主体,精心遴选了七个经典长征故事,以独特的视角、真实的笔触、扣人心弦的历史情境记述了中央红军、红二、红四方面军粉碎上百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中国共产党用故事来传播思想,传递着这样的讯息:红军长征胜利靠的是对中共产党的忠贞、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红军长征的历史记忆丰富着革命文化的内涵

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

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率领的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历时一年的长途行军已经结束。1936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区撤离瓦窑堡,7月3日迁往宝安县(志丹县)。8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下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毛泽东作为一个宣传家(胡乔木语),敏锐地感到这是“向全国和外国举行扩大红军影响”的好机会,[《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38页。]作为中央军委主席的毛泽东与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一起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写信,发起征稿活动。信中写道:“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征记》。所以特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断。文字只求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38页。]同时,又向各部队发出电报:“望各首长并动员与组织师团干部,就自己在长征中所经历的战斗、民情风俗、奇闻逸事,写成许多片断,于九月五日以前汇交总政治部。事关重要。切勿忽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66页。]一时间在红军指战员中掀起了撰写长征回忆录的热潮。中央领导、军委领导纷纷带头写作,如董必武、李富春、张云逸、徐特立等。做政治工作的陆定一、萧华、王首道、熊伯涛身体力行。在保安的红军大学第一科学习的36个学员都是红军的高级干部,他们中不少人纷纷响应号召,许多拿枪杆子的人拿起笔杆子,有:张爱萍、彭雪枫、刘亚楼、杨成武、谭政、耿飚、周士第、陈士榘、莫文骅、彭加伦、舒同、贾拓夫、童小鹏。陕北地广人稀,地瘠民穷,条件艰苦,连纸张都难找,大家克服一切困难,完成长征故事的写作。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就收到征稿200多件,50万字。到1942年11月由总政治部作为内部资料编辑的《红军长征记》,在延安排版印刷。这本册子内容包括文章100篇、诗歌10首、战斗英雄名录2份、附表3份。[《记念长征70周年》,国家图书馆网。]从今天国家图书馆统计的资料得知:自1945年后由中共组织出版的《长征故事》就有25个版本,作为通俗读物,其发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宣传红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加强对人民军队战士的教育和鼓舞。《长征故事》揭示红军胜利的秘密:“红军知道自己为什么战,他们严守纪律、帮助民众”;“红军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广大的民众对红军的帮助与掩护”。

历史上,故事传播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以史传和说唱形式相结合的东周列国志就是典型故事传播,它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思想文化风貌,至今都有助于我们了解春秋战国的纷乱历史、把握时代特征和揣摩人物思想性情。这种人民大众的口头文学,因故生事。长征故事采取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言辞表达上它通俗易懂、情节连贯,抓住人物活动的某个横断面,集中笔力加以具体生动的描写,以小见大,突出主题;情节生动,扣人心弦;有头有尾,引人入胜;意义深刻,扣人心弦。长征故事承接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它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底蕴,既具有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的艺术特色,又赋予强烈的革命思想内容,它是一种民族化、群众化、革命化的文学样式,具有文学性、新闻性、社会性。

在征集长征故事时,毛泽东和中央就曾要求要收集的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奇闻逸事,比如,1941年8月1日《战士报》刊载的《爬雪山过草地》故事里就描述了:“七月九号到毛尔盖,这里有两三百人家,都是藏民,房子是用石头垒成两层的楼性,楼上住人,楼下放牛羊,房子都很黑暗,毛尔盖有个很大的喇嘛寺,寺里有很美丽的雕刻,有很大的锅,可做两百多人的饭,据说,是逢集会时,把牛羊和其他东西煮一大锅,集会跳舞以后,几百个人就吃这一锅饭。”[《战士报》,1941年8月1日,根据肖华的长征日记所编写的。]

1949年《群众》周刊刊载的《长征故事》中描写了㑩㑩区的社会状况:“倮倮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之一,住在四川西南,由冕宁以北到大渡河南岸,方圆百余里的山地中。正当魏蜀吴三国时候,倮倮也积极的活动和发展起来,威胁到刘备的后方,曾经引起诸葛亮不辞跋涉去征伐倮倮,倮倮的首领孟获依据天险与汉军顽抗,直到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才降服,诸葛亮至今尚为倮倮神人似的崇拜物,现在的倮倮大概是孟获的后代。倮倮里面的青㑩㑩和黑倮倮是对立的两个种族,为着争夺牲畜和食物,经常引起斗争,有时也引起残酷的流血,彼此积下了仇恨。”[《长征故事》,《群众》周刊第3卷第12期,第20页,1949年3月17日。]红军要经过的㑩㑩区“是一个由游牧进入最初农业经济社会,他们只知道征服别种族俘获一些奴隶”。

这些描述清楚表现了红军长征途经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在奴隶社会,有的甚至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千百年来与世隔绝。红军第一次认识和了解了诸多少数民族,与他们交朋友,实行新的民族政策,这都为以后制定和完善少数民族政策奠定了基础,也为建国后建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准备了干部条件。红军长征为少数民族地区播下了文明、进步的种子,推动了民族地区自治取得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这些都体现了长征故事的社会性。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放松对革命文化的的培育和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立志将“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在革命的实践中培育了革命文化。1940年1月,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毛泽东对革命文化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阐述,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664页。]红军长征典型英雄事迹和精彩历史记忆彰显红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长征精神,它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观、价值观、群众观,成为革命文化的本质体现。

三、《长征故事》赋予长征精神的新内涵,实现革命文化的演进和发展

1949年的3月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已经在考虑:革命胜利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标志着这是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就是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重要时刻,《群众》周刊宣传《长征故事》,向世界宣告:长征“这是历史上的奇迹,是世界上任何军队所不曾经受过的;这是革命斗争史上最灿烂的、光芒万丈的一页,它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具有何等坚强的革命意志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战胜它的!”[《长征故事》,《群众》1949年第3卷第12期,第22页,1949年3月17日。]“伟大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就是这种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宣传意图非常明确:要震撼地再现红军将士的苦难与辉煌;要更广泛地颂扬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要歌颂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鼓舞人民解放军的斗志,为彻底打败国民党统凝聚民心。更加明确:长征,是对理想信念的考验;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这极大地拓展了长征文化的深刻内涵,扩展了长征精神的时代伟力。

事实上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各种重要场合都在大力宣传红军长征。例如:1949年6月30日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会议期间北平曲艺界代表连阔如演唱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横渡乌江》。[炎伟:《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曾经参加西南服务团的陆罗曼回忆长征亲历者陶房山来部队讲述长征故事:“讲到了长征路上亲身经历的吃草根树皮和煮皮带充饥的真实故事。过雪山、草地时,队伍里病号很多,身体都非常虚弱,又没有粮食和药品,但是队伍仍一步一步往前走。当他讲到过草地,眼看着自己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再也起不来时,喉头就哽住了,眼泪潸潸直往下淌,几次想继续讲,可怎么也讲不下去了。当是“会场惊人的寂静,烛光在一闪一闪地摇曳,隐隐约约地看到许多同志耷拉着脑袋,不时还传来一些同志的抽泣声。我自己这时也感到心在剧烈跳动,脸在一阵一阵发烧泪水充满眼眶,差一点要哭出声来。这一夜,我怎么也睡不好,第二天早晨起来,眼眶还是红红的。队里的好些同志也和我一样动了情了。这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既生动又深刻,深深地震动了每个同志的心弦,使大家明白了许多道理。”[《难忘的历程》,《西南服务团60周年回眸》,第136页。]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预言:“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故事本来具有特定的时代关联性,它所弘扬的精神内涵具有传承性。

从长征中丰富的故事传奇和艰险的细节过程提炼出来的“长征精神”,直接负载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胡锦涛:《在纪念长征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0月22日。]

为什么石达开的几十万太平军在大渡河边全军覆灭,而红军的勇士们却粉碎了敌人的堵截渡过河?为什么鸟儿也飞不过去的雪山和千里灭绝人烟的草地,红军勇士却飞越过去,完成了史无前例的长征,给革命开拓出更广阔的道路?1949年年初中国共产党在香港通过宣传长征故事向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讯息:红军长征的胜利,靠的是广大红军将士所具有的坚定理想和信仰,而红军将士所具有的崇高理想、坚定信仰,则正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毛泽东精辟地总结:“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整个精神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6页。]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就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长征故事》的刊载在最大意义上实现了对长征精神价值的表达和对长征革命文化思想的广泛传播。毛泽东充满气魄的那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传遍了世界各大洲,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正是基于在被迫长征这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考验中深刻认识到的中国革命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自信正是基于长征谱写下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动人篇章;这个自信正是基于红军将士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英勇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文化特质,正是这个特质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页。]这种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禀赋以及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自觉践行,它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文化自信包涵着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革命战争中奋斗创造的、培育的革命文化蕴藏其中,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对于我们今天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对党的信心信念有重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就是一部伟大长征史。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展示的伟大意志和力量,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路标。“没有光大,再伟大的精神血脉也难以传承;没有传承,再丰厚的精神财富也难有价值。”作为党史教育者和党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重要讲话,充分利用党和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深入挖掘和清楚梳理伟大长征精神的实践基础和思想来源,加大力度研究长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阐释长征精神内涵,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教育青年“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续写新篇章。

作者简介:

何薇:博士,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分会理事、四川省党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形势与政策课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参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两项,分别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世界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1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