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到民国,可能今天就被国民党的军队打死了
如果你穿越到民国,可能今天就被国民党的军队打死了
赤血的学妹
上海学生来请愿者簇队络绎不绝,其必为反动派所主使,显有政治作用。时局严重已极,内忧外患,相逼至此,人心之浮动好乱,国亡无日矣!
——常凯申
最近似乎否定解放战争的文章又开始泛滥了,甚至有的文章开始借所谓的“蒙哥马利”之口,借“艾森豪威尔”之口来否定我们神圣的解放战争。
没办法,毕竟现在的文艺小清新实在是太多,太容易被忽悠了,在某些人的心目中,民国甚至还是很多人想要的“穿越之地”,个个想穿越到民国当少爷或者被少爷看上。
那么,如果他们知道“少爷们”的结局,那又会如何呢?
还记得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吗?在这部恢弘的史诗巨作之中,一切的因子似乎都来自于那一场让美国人震惊的“七五惨案”。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
事实上,这场“七五惨案”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1948年7月5日,青年军208师一个营数百人公然向聚集在北平市参议会议长许惠东家门口的东北流亡学生开枪,当场造成至少9名学生死亡,百余名学生受伤。
这就是所谓“七五惨案”。
“七·五”惨案发生后,震撼全国,北平各校学生更是怒不可遏,纷纷游行抗议,要求惩办凶手,外地学生也奋起声援,一时间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大有燎原之势。
而这,竟然成了今天很多所谓“历史研究人员”认为共产党操弄“学潮”的证据,台湾爆发“太阳花”运动的时候竟然有“小太阳花”怒骂当年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竟然是“学生们一面吃着白面馒头一面高喊‘我饿着’”……
大哥,要是真能吃上白面馒头,朱自清先生能在贫饿之中离开人世吗?
是时候把这些事情说清楚了,今天咱们就好好说说这“七五惨案”。
先说说为什么东北学生会流亡北平。
当时,东北黑土地上尽是烽火狼烟,人民军队的攻势越发凌厉,辽沈战役前的三次攻势,共歼灭国民党军队30万8千多人,攻占城市77座。共产党占领区面积已占黑土地的97%,人口达到86%。民主联军发展到十二个纵队,又一个炮兵纵队,一个铁道兵纵队,十七个独立师加地方军,共105万人。国共两党在黑土地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而学生们想在太平年月下完成学业的梦想看来是不太可能完成了,但即便这些学生没能完成学业,他们依旧也已经是这个文盲遍地的高学历者,是战争双方都必须积极争取的人才。
不得不说,在三大战役之前,国民党这一面“中华民国”的大旗终究是正统的延续,在这些高水平人士之中还拥有着极大的号召力,国民党中的部分人士也意识到了“正统”的在争夺东北学生中的决定性作用。于是,在1947年底,为招揽学生,国民党宣称要在北平建立东北大学、临时中学,允许东北学生在北平继续学业,于是,众多东北流亡学生来到北平。
国民党获得了他们招揽人才的一个重大胜利。
那么什么学生们来了北平却要在“北平闹事”?
因为这些流亡北平的东北学生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是,国民党和他们的政府允诺的“大学”、“中学”不过是画饼充饥的勾当而已,他们在北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住在公园庙宇,到处颠沛流离。
北平市政府甚至连他们每个月仅仅15斤的配给粮都不放过,各级官吏对此经常克扣。
北平市参议会开会,提议将学生组织起来实行军训,并企图将学生编入军队参与作战,并且还公然通过所谓的《救济来平学生办法》,停发对于东北流亡学生的一切费用,逼迫学生参军。
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这些东北学生,你会怎么想——
你们军队打仗没本事害得我们颠沛流离,让我们来北平连吃喝住都不提供保障,还想让我们参军替你们卖命?
那些所谓的果粉们,你们扪心自问,如果这是你们穿越过去的面临的局面,你们会不会和那帮贪官污吏拼了?
事实上,这些东北流亡学生的所作所为比我们绝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平静一些,他们仅仅是想要去参议会进行一次请愿,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学业问题——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学生就算想打架也没有力气,一天三顿总共只有半斤粮食,不饿死就不错了。
可是无能的北平参议院视学生如虎,参议长许惠东吓得回家躲避,愤怒的学生将北平市参议会的招牌给摘了,写上“北平市土豪劣绅大会”,然后派员去许惠东家宅进行谈判并要求答复。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学生们血流成河。
但后来的事情则更让学生们寒心,北平市警备司令部政工处长汪道渊在其起草的新闻中竟然说事情的起因是“由于学生抢夺武器,引发机枪走火”——几天后,陈继承派汪道渊去南京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当面指示:“告诉陈武民(继承),以后遇见这样的事,胆子要放大一些。”
这就是所谓已经宪政了的“中华民国”境内发生的事。
但请记住一个重点,那就是这件事至始至终和地下党他就没有什么关系,这件事情从根本上就是东北流亡学生因为生活无依无靠不得不找政府说明却又被无情杀戮的事件。
大家想想看,这些学生想必出身都不是共产党最能也最善于团结的“贫下中农和工人”,毕竟在那个年代,能读书到如此高学历的,家庭肯定是有一定地位的,这些学生自己也未必就都愿意听共产党的话,否则他们为什么不是等待解放而是流亡北平?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真的相信共产党是“青面獠牙”的学生恐怕都是国民党的死忠,结果这些人死了之后还要被扣上一个“地下党挑拨”的大帽子,真是死不瞑目。
其实,如果那些小清新要是穿越到那个年月,估计都一个个等着盼着解放军来解放他们呢。
你不相信?
举个例子。
1948年,清华大学两名女学生路过西直门军警认为形迹可疑,经搜查,其书包内有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结果被直接押送稽查处侦办。
在1948年,北平的“地下党”似乎成为了一个人人都想说却说不出口的秘密,似乎成了人人都能感受到却又看不到的幽灵,一切泄密的缘由都能赖给他,一切造成的破坏都可以冠上他的名字。
于是“地下党”成了无所不能的代名词。
于是为了遏制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国民党无所不用其极,仅仅在北平一地,就有三个“非正常”单位负责抓人——军统(保密局)稽查处、宪兵三团、平汉铁路警务段,除此之外,正常一点的抓人单位就更多了,什么警察局、各军单位的军人、国民党控制下的黑势力帮派……
而为这些“抓人”单位服务的单位还有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北平市警察局、北平地方法院、北平特种刑事法庭……
要知道的是,当时的北平,就算上逃入城中的“地富反坏右”也绝对超不过两百万人!
当然,直到今天,依旧有人执着的把这些学生发起的学潮视作“地下党”煽动的“暴乱”,他们从来看不起学生的力量,他们甚至还编出过一个段子——1931年9月底,上海复旦、光华等各大学学生5千人至京请愿,敦促政府出兵抗日。蒋中正接见了请愿学生,提出了两个办法由学生们自己选择,一是返回学校安心读书; 二是去南京孝陵卫新兵训练处报到,正式入伍当兵,参加抗日。蒋中正训话完毕,众人皆领受而回,无一人去新兵训练处从军。
这个段子流传的非常光,一度达到了“上网者皆知”的“盛况”,而且你上网一查,就会发现这件事情还真有,于是某些人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学生这,动嘴而已,键盘侠也”。
果真如此吗?
其实赤血对于学生运动也不是十分赞同,但问题是任何一起学生发起的运动都能看到背后深刻的问题所在,更何况,在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学生比领袖更有抗日热情,该脸红的到底是学生还是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在南京接见戎装要求北上抗日的青年学生
而且这本身就是历史发明者谣言”,还是那种高明的“九句真话一句假话”的历史谣言。
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
1931年9月28日,蒋介石接见上海第二次进京请愿学生5000人,训话一小时余。蒋称,“本席亦抱定与国民共同生死之决心”。又称,请愿分散政府精力,要求学生返校读书;如愿从军,可编入义勇队训练。当日,学生大批返沪。
似乎看起来,还是没有学生愿意去“当兵”,不还是“众人星散”,无人报道吗?
那么,学生为什么“返沪”?为什么?
就是因为“如愿从军,可编入义勇队训练”的承诺,什么是“义勇队”?义勇队就是复旦大学成立的“复旦学生义勇军”,他们最初直接接受上海江湾附近的19路军驻地随营受训——请注意,当时国民党政府曾明令军队不准接受学生军训,蔡廷锴将军的这番作为其实是“不合法”的。
那么复旦大学在哪里?当然在上海,学生们一方面愿意去按照蒋介石的保证进行军训;另一方面,日本人的阴影同样笼罩着上海,学生们愿意去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地方播洒自己的热血!
这才是历史的真相,而至于所谓的“学生不参军”,蒋介石在日记中却表示“青年爱国,知守法纪,岂非一最好现象耶!”
赤血相信,蒋介石哪怕还有一点点理智,就不会轻易让这帮学生直接去前线“当新兵”,毕竟这些学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种子”,是急需要保护的对象。更何况,就算这些学生不去参军,我们又凭什么指责他们是“键盘侠”?毕竟保家卫国不是学生们的“主业”,如果战场上撒血的是他们,那军人出身的蒋介石还要不要脸?
事实证明,在随后的“一二八事件”中,这一批学生“豪气冲云”,学生代表说道“我们不是天天都准备抗日作战吗?现在是时候了!我们不能接受投降卖国的命令。请发给我们武器,让我们立即冲向日寇军营去,相信我们的热血是不会白流的!”而一些真正参与过军事训练的“复旦义勇军”真的走上了抗日前线,以至于蔡廷锴将军不得不对这些年轻的义勇军队员劝慰道:“平日养兵,用于此时。国家造就一大学生,殊非易易,勿容轻易牺牲。”
国难当头,国家危亡生死关头,全国学生热情激昂,全国老百姓要求政府抗战声一片,而蒋介石此时还在不紧不慢,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置民族于亡国奴之境地不考虑,蒋是何意?是一国之所谓抗日领袖吗?这蒋氏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他配做一国之抗战领袖吗?
要知道,蒋介石可是在自己的日记中亲笔写道“各方学生为反动派所鼓惑,来京请愿北上,故意捣乱,破坏政府,勾结日本、广东,人格丧失殆尽”。
如果这些话当场说给那些请愿学生,会是怎样的结局?
民国人人都是百万富翁
别想什么穿越到民国当少爷了,因为赤血相信,如果你有那样的好运气,还不如直接去买彩票,毕竟“空调WIFI西瓜”的日子在那个年代可真的没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