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袁某飞关于苏德战争的谎言

作者:叶劲松 来源:察网 2018-11-12 1807

驳袁某飞关于苏德战争的谎言

叶劲松

驳袁某飞关于苏德战争的谎言

最近看了网上的、名为《袁某飞:历史上最混蛋、最流氓的国家》的贴子(以下简称袁贴)。在这个贴子中,袁某飞对苏联,对斯大林极力诋毁,大肆攻击。例如袁贴讲苏德战争时说:“可想斯大林匪帮的统治是多么的不得人心,德国人打到哪,苏联人民拿着面包和盐,载歌载舞欢迎德军”。

如果是一篇严谨的历史文章,应该把文章中常人不知的资料出处引出,表明出自哪本书或哪篇文章。但袁贴对苏联,对斯大林的攻击中,未有一处引出其资料出处。

而袁贴未表明其资料出处,所以我们可以对其所说的真实性提出怀疑,怀疑作者不坦荡,怀疑作者编造谎言或掩盖事实。而据现有权威的资料,袁贴讲述严重背离事实,纯属造谣诽谤。

我们知道,民众的意向,将影响主要来自民众的部队成员的思想。如果真是如袁贴所说“可想斯大林匪帮的统治是多么的不得人心,德国人打到哪,苏联人民拿着面包和盐,载歌载舞欢迎德军”,那么,这种状况将漫延到苏联部队,苏联部队的斗志和战斗力将是急剧下降。如真是这种结果,苏联军队在德军进攻面前,将不再有英勇顽强,不会有拼死抵抗。

但事实是,是苏联军民的英勇顽强,浴血奋战,抵抗住法西斯德国最强大的军事机器的进攻,并在最后将其彻底摧毁。苏联军民的英勇顽强,不但将德国法西斯摧毁,也将袁某飞关于“德国人打到哪,苏联人民拿着面包和盐,载歌载舞欢迎德军”的谎言摧毁。

苏联军民的英勇顽强抗敌的事实,不是袁某飞抹杀得了的。因为苏联军民的英勇顽强早已载入史册,甚至大量记载在许多资产阶级学者的历史书籍之中。

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利.哈特写道,德军入侵苏联时,“俄军极端顽强的抵抗阻碍了德军的进展。德军往往出奇制胜,可是不能打败敌人。被围俄军有时被迫投降。不过往往经过长期的抵抗才投降”(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册第22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以下简称《英二战》)。

哈特还转引了一个德国将军的感叹:“俄国百姓是顽强的,而俄国士兵更加顽强。他们的服从性和忍耐性好象都是无限的”。哈特在讲述1941年7月开始的德军对斯摩棱斯克的进攻时写道,“德军的两侧都遇到俄军更加顽强的抵抗。的确,俄军的抵抗简直太顽强了”。对此,在对1941年的苏德战场上苏联能够顶住德军的进攻进行总结时,哈特也承认,“俄国军民的不屈精神-----他们能吃苦耐劳,在物质缺乏的条件下也能坚持下去,而换做西欧军民,就会瘫痪下来。”(《英二战》第224页、228页、235页)

德国将军关于“俄国百姓是顽强的,而俄国士兵更加顽强。他们的服从性和忍耐性好象都是无限的”的评价,英国资产阶级学者哈特关于“俄国军民的不屈精神-----他们能吃苦耐劳,在物质缺乏的条件下也能坚持下去,而换做西欧军民,就会瘫痪下来”的评价,都证明苏联军民抵抗德军的英勇顽强,都戳穿了袁某飞关于“德国人打到哪,苏联人民拿着面包和盐,载歌载舞欢迎德军”的谎言。

二战中曾任德国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的纳粹德国上将蒂佩尔斯基希,虽然战前直到战后都一直仇恨社会主义制度,但在其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谈到对苏联的军事进攻时也承认,“敌人的顽强性是令人信服的……这是具有钢铁意志的敌人……有一点很清楚:这里根本谈不上通过迅速突击‘摧毁纸造楼台’的问题。这个战局不能象以往战局一样有计划地进行”(见该书第22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以下简称《德二战》)。德国法西斯上将的讲述说明,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并不象希特勒事前狂言:进攻苏联犹如“摧毁纸造楼台”一样容易。纳粹德国上将也承认,进攻苏联,其战局进展,不能如进攻西欧和巴尔干时那样照德军计划顺利进行。而这是“顽强性是令人信服的……具有钢铁意志”的苏联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德军入侵的结果。西欧和巴尔干军民的抵抗不能打乱德国进攻计划,而苏联军民顽强抵抗则使德国进攻计划落空。

战后由英国历史学家托因比主编,一群英美资产阶级学者参编的《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一书也写道,对于德国大举进攻苏联,包括德、英等欧洲各国都低估了苏联的战斗力。德、英等国据德国进攻法荷比等西欧国家的经验,对苏德战争的状况作出判断。但苏德战争实况粉碎了德、英等国的判断。《轴心国的初期胜利》写道,各国低估苏联战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们体会不到,面对凶暴的侵略者,大俄罗斯民族以及苏联的其他许多民族会以何等爱国主义的精神团结在苏联政府的周围”(该书第61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而袁某飞却要违背历史事实造谣说,你们体会不到,在德国进攻面前,苏联人民与苏联政府是多么离心离德,“德国人打到哪,苏联人民拿着面包和盐,载歌载舞欢迎德军”。英美资产阶级学者也以“面对凶暴的侵略者,大俄罗斯民族以及苏联的其他许多民族会以何等爱国主义的精神团结在苏联政府的周围”,狠狠地扇了袁某飞那造谣的嘴巴。

德国进攻苏联后,斯大林向全国人民发表了为保卫祖国而战的号召。德国上将也承认,“这一号召得到人们的热列响应。”(《德二战》第223页)托因比等学者也承认“苏联全体人民以自发的爱国主义精神响应了祖国的号召”(《轴心国的初期胜利》第699页)。这儿分明是苏联人民“热列响应”斯大林“为保卫祖国而战的号召”的场面,哪里有袁某飞说的 :“斯大林匪帮的统治是多么的不得人心,德国人打到哪,苏联人民拿着面包和盐,载歌载舞欢迎德军”。看来,袁某飞出于对社会主义的仇恨,只能无视事实的信口雌黄。袁某飞这位历史教师,在尊重历史上,甚至不如纳粹德国上将和托因比等英美资产阶级学者。

1941年7月,希特勒在总结对苏联的进攻时,“对取得的进展不太满意。人们期待根据欧洲战争经验实施的坦克楔形突击能够产生大得多的后果……俄国人即使在遭到迂回和包围后,也以出乎预料的顽强精神坚持作战。他们以此赢得了时间……因此,希特勒认为,在此以前使用的战术需要兵力太多,而得胜颇小”(《德二战》第234页)。在这儿希特勒也承认,因为苏联军民“以出乎预料的顽强精神坚持作战”,使德军“的坦克楔形突击”达不到德国根据进攻西欧的经验估算应该达到的战果,使德国进攻苏联耗用兵力较多,取得效果太小。德国在苏德战争初期对苏德战争的评价证明:袁某飞“德国人打到哪,苏联人民拿着面包和盐,载歌载舞欢迎德军”的说法是十足的谎言。

实际上,从《德二战》中,我们可以看到希特勒抱怨德军的突然进攻没有在西欧那样顺利;从希特勒、德军将领和英美学者的讲述中,都可知道苏联军民抵抗德国进攻,远比西欧军民顽强。我们从《英二战》看到,英国学者哈特认为,“俄国军民的不屈精神----他们能吃苦耐劳,在物质缺乏的条件下也能坚持下去,而换做西欧军民,就会瘫痪下来。”法国沦陷后,“一般舆论趋向大都以此归咎于法国的士气不振,因而认为沦陷是无法避免的”(《英二战》下册第467页)。

并且苏德战争前的德国军力,较一年前进攻法国时的德国军力有所增强。不仅进攻苏联的部队人数、飞机、坦克数量,较进攻西欧法比荷等国时更多,部队更有闪电战协同经验,并且德军坦克等重型武器性能也有所提高。

例如,德军进攻苏联之前,“由于较新式的马克3型和马克4型坦克的增产,每一师的2/3装甲兵力,现在都是炮口口径较大、装甲加倍厚的中型坦克;而在西欧作战时,2/3的装甲兵力是轻型坦克”(《英二战》第217页)。也就是说,德军进攻西欧法比荷等国时,其坦克多数是攻击火力、装甲防护能力较差的轻型坦克。而德军进攻苏联时,德军坦克多数已是攻击火力、装甲防护能力强大的中型坦克了。

面对比一年后更弱小的德军进攻,法国很快投降了。而面对更强大的德军进攻时,相对法国,苏联军民使德国“闪击战”不顺利。苏联军民抵抗德军,远比法国等的抵抗更顽强,并且苏联最终击败德军进攻。苏联胜利而法国则在德国进攻前很快投降的完全不同的最终结果,都显示了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对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资本主义体制的优点,显示出人民更愿为消灭了阶级剝削的社会主义而顽强战斗。社会主义使人民更顽强战斗这种优点,连资产阶级学者也承认。

但是,我们没见袁某飞就“法国的士气不振”和法国很快投降等问题,撰文指出法国的体制受到法国人民的反对之类的。却只见袁某飞违背事实地造谣说“德国人打到哪,苏联人民拿着面包和盐,载歌载舞欢迎德军”。

袁贴极力诽谤攻击苏联社会主义,并为达到攻击社会主义的目的,编造苏联人民不满社会主义,“德国人打到哪,苏联人民拿着面包和盐,载歌载舞欢迎德军”的谎言。但是,苏联人民英勇顽强抗击德国入侵的历史事实,不会因为袁某飞的造谣就否定得了的。历史表明,恰恰是由于苏联军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才迸发出远比法荷比等西欧国家军民更顽强的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志。并且正是苏联军民为社会主义祖国而勇敢战斗、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决心,他们才克服了战争初期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并取得战胜法西斯德国的最终胜利。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叶劲松
叶劲松
2
0
0
4
2
0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