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岁的沂蒙红嫂,拥军传奇永不落幕
12月20日上午6时许,山东省沂南县104岁的沂蒙红嫂张淑贞心脏停止了跳动。
张淑贞老人离开得很安静,但她去世的消息成为热点新闻。朋友圈里,人们在一幅用电子蜡烛制成的张淑贞拥军照前深情吊唁;22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花圈成排,挽联如瀑,包括山东省主要领导在内的各界人士,纷纷来向这位红嫂作最后的告别。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沂蒙山区一名名伟大的女性,送子送郎上前线,用乳汁救护八路军伤病员,舍弃亲骨肉,养育革命后代,用柔弱的肩膀与男人们共同撑起了战争的胜利。人们给了她们一个温情的名字——沂蒙红嫂。
在这些沂蒙红嫂中,张淑贞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抗战时期,张淑贞和婆婆王换于为了照顾战时托儿所里的革命后代,自己和弟媳的4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夭折;年迈之后,只要身体允许,她不停地做军鞋、纳鞋垫、绣党旗,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临终前,她叮嘱家人在自己去世后对组织“不要提要求”“不要添麻烦”。
其实,在战争年代的沂蒙,有千万个“张淑贞”。一组来自临沂市妇联的数据显示,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其中,红嫂李桂芳在战争中组织妇女们用身体架桥的故事,至今还广为传颂。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李桂芳接到一条“5小时之内架一座桥”的命令。水齐腰深、没有架桥材料、只有女人在家,怎么办?最后,妇女们拆下自家的门板做桥板,用人当桥墩。当晚9时,当部队急行至河边时,随着李桂芳一声“架桥”,妇女们肩扛门板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一座人桥出现了。看战士们不忍心通过,李桂芳急了:“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快过桥……”就这样,一个团的兵力从32名红嫂柔弱肩膀架起的人桥上通过了。
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助子弟兵脱险的祖秀莲……一个个红嫂支前拥军的故事感动着官兵,也感动着共和国领袖。1964年8月12日晚,当京剧现代戏《红嫂》搬上首都舞台时,观看演出的毛泽东同志被感动得数次落泪,他指示,《红嫂》这出戏是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可以教育更多的人做新时期的红嫂。从此,红嫂这一感人形象更多地出现在舞台上、银幕上和文学作品里,红嫂也成了拥军妇女的代名词。
“浪驾云,雪砸风,连天大浪如山崩。船送大军渡洞庭,云缝闪出女船公。羊角辫,系红缨,小夹袄,桃花红。一杆长篙攥手中,点碎大浪十万峰。”其实,战争年代,支前拥军的妇女遍布全国。乳汁喂养了一批革命后代的“太行奶娘”“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挥桨飞舟送雄师过大江的大辫子姑娘……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她们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谱写着爱党拥军的真情传奇。
张淑贞离开了,但她拥军爱军的精神却一脉相承、一如既往、一刻也不曾中断:“沂蒙新红嫂”于爱梅、“最美兵妈妈”朱呈镕、“义务兵的好母亲”赵珍妮……这种精神,像一条永恒的河,淌过历史的天空,漫过记忆的河床,流向远方,流向未来。
历史的一页翻到了今天,我们国家的面貌、人民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管走得多远,“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真理始终不会变,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能变,人民永远是我们信仰的源头、信念的支撑、服务的根本、执政的基石。
那些可歌可泣的记忆,永远在激励着军营;那些血肉相连的历史,永远在昭示着未来:脱离人民寸步难行,依靠人民无往不胜。人民就是那难不倒的“量天尺”、打不断的“补给线”、摧不垮的“根据地”。只要广大官兵始终坚持爱民为民助民,密切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关系,人民军队就拥有了无比坚强的后盾,就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