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新华社笔端的北平,毛泽东特别要求入城式部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作者:郑学富 来源:党史博采 2019-01-31 1656

70年前新华社笔端的北平,毛泽东特别要求入城式部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郑学富

70年前新华社笔端的北平,毛泽东特别要求入城式部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当年,新华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了连续报道,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进程。近日,笔者查阅了中共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刊载的新华社报道,梳理出当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许多细节。

第一支进入北平城的解放军部队

《晋绥日报》1949年2月4日刊载新华社北平1月31日急电:“故都北平成为人民的城市了。当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经由西直门源源开入城内,当解放军的雄伟行列通过这一历史名城的主要街道时,受到了北平人民如醉若狂的欢迎。最先入城的部队中有曾受到林彪将军通令嘉奖的‘秋毫无犯团’及‘守备英雄团’。”

70年前新华社笔端的北平,毛泽东特别要求入城式部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俯瞰北平城。

文中提到的这两个荣誉团属于东北野战军第41军121师。这支部队起源于山东胶东。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原名游建铎)发动著名的天福山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1938年9月,改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1939年秋,改称第5旅,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胶东军区的主力部队。1945年10月,开进东北,被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纵队。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4纵10师28团(后改称41军121师361团)被授予“守备英雄团”称号。在平津战役中,41军某团路过老乡果园,战士们强忍饥渴,无一人上前摘苹果吃,被授予“秋毫无犯团”光荣称号。

平津战役刚打响,中央军委就考虑北平的接管问题了,制定了接管城市的政策。平津前线司令部经过严格挑选,决定由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军纪严明的41军担任北平的警备任务。警备北平这座历史名城,对41军来说是全新的考验,军党委决定由军政委莫文骅率领第121师率先入城接防,并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进行入城资格评比,做好入城接防的各项准备工作。

70年前新华社笔端的北平,毛泽东特别要求入城式部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北平入城式先导车。

1月31日12时半,莫文骅率领121师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地从西直门进入北平市。解放军队伍整齐、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行进在北平的市区里,受到北平人民的热烈欢迎,新华社的报道称:“最先赶到西直门欢迎的是北平电车厂工人的两辆欢迎车,接着铁路局、电讯局、工务局的员工们和北京大学、师范大学等校的学生们也乘着卡车赶来了。”工人、学生高举五颜六色的三角小旗,高呼着欢迎口号,一路上与解放军战士肩并肩通过新街口、西四牌楼、午门、王府井大街、铁狮子胡同。市民们也都站在大街两旁欢迎,有的市民在自己的身上写着“解放了”的字样。当装饰着毛泽东画像的宣传车通过时,人们兴奋地将帽子抛向空中,跳跃着热烈鼓掌,高喊“毛主席万岁!”口号声此起披伏,经久不息。刘白羽的通讯《解放军来了——记解放军入城的第一天》:“当解放军前头接防部队走向朝阳门的时候,一个老太太突然扑向一个战士,拉着他的手说:‘你们可来了’……青年们团团地围着自己的部队,市民们又团团围着青年,不少的父亲望着儿子笑,姐姐拉着弟弟笑,一直笑到万家灯火,人们还在笑,还在笑。”(《晋绥日报》载新华社1949年2月15日电,下同)

70年前新华社笔端的北平,毛泽东特别要求入城式部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欢迎的群众。

接防部队迅速在城内鼓楼、煤山、前门和内城的主要交通要道设岗布防,把天坛、颐和园、八大处、香山等名胜古迹和著名的风景区保护起来。当天下午5时,电讯局的工人和北平10多所大学的学生4000余人,在中南海天坛寺为解放军战士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每个单位都推选代表向解放军致敬。刘白羽写道:“和铁狮子胡同的狂欢同时,旃坛寺里也热闹成一团,北京大学唱庆祝胜利歌,东北大学扭秧歌舞,华北学院表演农作舞,忽然,人丛中出现了驰名全国的舞蹈家戴爱莲,她到北平来还没有公开表演过。今天,她走到战士的面前来,快活地在一片掌声中跳了个‘青春舞’。是的,从1949年1月31日下午1点钟——这个可纪念的时刻,北平开始了她的灿烂的青春。”

解放后开出的第一列火车和首辆电车

《晋绥日报》1949年2月5日刊登新华社北平2月1日电:“精神饱满的解放军陆续由广安门源源开入北平外城。北平被围以来新开动的第一列火车,满载着人民的卫戍部队,在下午2点30分,经由铁路枢纽点丰台开到了北平前门东车站。”报道了解放军接管北平后的次日,41军的后续部队乘坐列车进城,北平的生活秩序恢复了正常。“自1月15日起,因国民党反动政府禁止电厂使用由解放区供给的电源而被迫停驶的电车,亦于今晨首次出厂”,大街两旁的商铺也开门正常营业了。

70年前新华社笔端的北平,毛泽东特别要求入城式部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欢迎的群众。

2月1日下午,北大的学生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讨论会,讨论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市民们情绪高涨,大街上到处唱起解放区的歌曲,“老百姓,解放军,我们是一家”的嘹亮歌声响彻在大街小巷,往日的“妹呀”“爱呀”之类的靡靡之音荡然无存。报道还描写了一个细节:“有几个穿制服的家伙,竟然敢于还像旧日那样威势凌人地问一个三轮车夫:‘为什么喊欢迎人民解放军?!’但车夫立刻给他们一个响亮的回答:‘我欢喜!现在已经不兴你们那一套了!’北平,现在翻了一个身,人民已经感觉到自己有了依靠,有了力量。”

入城部队严格执行纪律,不扰民。当时正值严冬,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战士们白天衣着单薄,夜里盖着一床薄被,住在市民的门道里、屋檐下,难以御寒。有的战士露宿街头,有的即使住在室内,由于没有糊窗户,也没有干草铺地,寒风凛冽,冻得不能入睡,他们就在地上跳跃、跑步取暖。附近的市民见战士们冷得不能入睡,便纷纷热情地请他们到家里取暖,但战士们坚持不进民房,不给群众添麻烦。

入城部队通过东交民巷是特殊安排

《晋绥日报》1949年2月6日援引新华社北平2月3日电称:“人民解放军进驻古都北平的庄严的入城式,已在今日上午10时举行。参加入城式的解放军以三辆装甲车和装有毛主席、朱总司令肖像的彩车及军乐队为前导,由永定门入城,后面是机械化部队,百余辆卡车组成的摩托化步兵,以汽车曳引的炮兵部队,包括轻型、中型、重型坦克的坦克部队,骑兵和步兵。”

70年前新华社笔端的北平,毛泽东特别要求入城式部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北平入城式中的解放军坦克部队。

解放军接管北平后,立刻开始筹备入城式。平津前线司令部决定入城式部队以东北野战军41军为主、加上华北军区的部队和特种兵部队。他们通过看地图和实地勘察,确定入城式游行路线。要求把我军崭新的军容军貌和最好的武器装备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参加入城游行的车炮都是刚从前线撤下来的,满身征尘,战士们把大炮、坦克、装甲车、汽车清洗得干干净净,打扮得焕然一新。战士们还将自己的军装缝补整齐,搞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据新华社报道,在正阳门箭楼临时设立检阅台,2月3日上午9时30分,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以及彭真等党军政领导登上正阳门箭楼,准备检阅入城部队。上午10时,4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入城仪式正式开始。入城式行军路线是:正阳门大街、东交民巷、崇文门大街、东四牌楼、鼓楼、地安门大街、西四牌楼、西长安大街、和平门、骡马市大街,最后由广安门出城。当入城式部队经过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官兵们个个昂首挺胸,威武雄壮。这是平津前线司令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特别安排的。东交民巷使馆区在旧中国是帝国主义的天地,是在中国国土上的“国中之国”,中国军警不得进入。现在北平回到了人民手中,中国人民任人宰割欺凌的时代永远一去不复返了。刘白羽的通讯《沸腾了的北平——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写道:“这时,欢迎的人们已经站立了整整一天,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依恋地舍不得这些英雄,他们与行进的队伍汇合起来,高唱‘我永远跟着你前进’,昂首通过一向为帝国主义禁地的东交民巷”。(《晋绥日报》载新华社1949年2月15日电)

70年前新华社笔端的北平,毛泽东特别要求入城式部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解放军入城经过前门大街。

2月3日,正值农历正月初六,北风呼啸,寒气袭人,但是欢迎解放军的群众却是人山人海,街道两旁男女老少手持小旗,人人笑逐颜开,个个扬眉吐气,商店敞开大门,到处贴着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标语。成群结队的工人、学生和市民不顾严寒,天刚亮就跑到城门口伫候。其中8000多名铁路员工,大多是从长辛店、丰台赶来的,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2000多名学生,黎明时分就从离城20里的西郊赶进城里。民主党派人士周建人、胡愈之、吴晗、楚图南、韩兆鹗、沈兹九等,北平各大学教授张东荪、费孝通、雷洁琼、钱伟长、张奈莨、屠守锷等;专门从华北人民政府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王子村赶来参加欢迎的行列。排列在路旁欢迎的大学生队伍,打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旗帜和欢迎横幅标语,高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当我们的坦克开过来时,大学生们纷纷爬上坦克,与坦克手分享这幸福的时刻,把事先写好的标语贴在坦克上,重型榴弹炮的炮筒上:“热烈欢迎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北平的市区街道上,数不清的红旗、横幅,涌不断的人流、车队,口号声、鞭炮声、歌声,汇成一曲胜利的交响曲,在北平的上空回荡。“北平的市民完全沉浸在古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狂欢中”,整个北平沸腾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0
1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