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畸变

作者:孙文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06-11 413

历史虚无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畸变

孙文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泛政治化的历史编纂思想出现并泛滥。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还原真相”的大旗,推翻所有在学术、政治和社会上已经得到公认且占据主流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道路、党的革命领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观点,用自己的观点取而代之,从而赢得对这段历史的“解释权”。这种激烈反对主流历史观点、“推倒一切重来”的历史编纂思想,在中国历代民间治史活动中是极为罕见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观念与方法层面,历史虚无主义是来自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的“舶来品”。

后现代主义首先是反理性的,因为“理性”在确立的过程中衍生出压迫性和极权性。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文明中积累的“理性”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烟消云散,因为世界大战就是“非理性”的顶峰。由此,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理性视为历史进步的动力,甚至认为历史根本就不是一个连续和进步的过程。福柯对历史“不连续性”的鼓吹集中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者对待人类历史的“反理性”文化表征——反对历史的连续性和进步性。这种思想蔓延到史学领域后,演进为对历史学科学性的质疑。1973年,美国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出版《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以下简称《元史学》),标志着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诞生。20年后,怀特在访谈中表示,《元史学》就是要解构一种神话,即所谓的历史科学。从兰克、托克维尔到马克思、克罗齐,历史书写中的艺术性如此明显,以至于19世纪欧洲的历史学根本就是一种诗学而非科学。

回看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者表现出的激烈反传统姿态,无外乎一种后现代主义式的反理性表征——反对历史的连续性和进步性、反对历史学的科学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怀疑官方历史书写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怀疑和反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个最重要的科学真理和理性工具。他们认为唯物史观是一种过时的机械的历史决定论(比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或者将其视为一种独立于一切特定事物而存在的“超时空的逻辑真理”。从这个角度上说,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对和背叛,使其自身不可避免地滑进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深渊。

西方传统史学认为,对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叙事”都应该包括“环境、场景、起因、结果”等结构,用情节连接起来的历史事件组成了历史过程。因此,历史叙述必然存在结构和序列。年鉴学派就曾对结构主义青睐有加并将其发扬光大。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利奥塔则说,因为我们不相信“元叙事”,所以我们成为“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史学怀疑一切现存文字和史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认为杂糅了作者主观判断的文字和史料导致读者永远无法了解历史真相。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最终目的是解构和颠覆传统史学的客观性概念。由此,它转向了解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所针对的是传统史学坚守的结构主义历史哲学。

后现代主义者主要从两个层面对历史结构或“元叙事”的主观性进行攻击:历史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历史话语的虚构属性。后现代主义史学认为,“元叙事”对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并非单纯的自然认知现象。福柯将历史看成一部“没完没了重复进行的关于统治的戏剧”,并为此发明出一种全新的历史哲学——“谱系学”来摧毁历史的线性结构。怀特在《元史学》中表示,要对黑格尔到马克思历史话语中的三种“策略”(形式论证式解释、情节化解释和意识形态蕴涵式解释)进行“反讽”,并据此把历史写作看作纯粹的文学虚构和艺术想象活动,把对传统史学的解构推向了顶峰。

回看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那种“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地对待官方历史书写的架势,不仅继承了后现代主义者对“元叙事”客观性的质疑,而且更像是一种解构主义的低级呈现。这主要表现在虚无对象的选择性,以及历史虚无主义难以达到后现代主义史学那样的理论高度。

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者选择书写对象时,大概秉承了这样的原则:对一切有利于官方意识形态构建,特别是那些本身就属于官方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进行虚无,对与此无关的历史问题则兴趣寥寥。因此,历史虚无主义者模仿了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意识形态属性的攻击,但又表现出“为了否定而否定”的目标导向。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者不能像福柯那样发展出“谱系学”方法论来审视“真实的历史”,也不能像怀特那样对官方历史话语进行总体性的“反讽”。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各自为战、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特点,因此只能停留在解构主义的低级阶段。

历史虚无主义者在主观或客观上、自觉或不自觉中继承和模仿了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核心思想和书写风格,尽管这种继承和模仿看起来有些肤浅和笨拙。但是,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历史虚无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史学追求的是同样的价值吗?

在强调历史主观性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史学抛弃了传统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转向对历史语言的研究和辨析。这种转向一般被称为“语言学转向”。由于承载语言的历史文本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史学家就去追求一种历史文本解读的相对价值——通过解构文本来揭示历史中人类社会的运作和结构。这种价值取向的结果是,历史研究的碎片化。后现代主义史学不再追求历史的绝对性和确定性,而是向读者提供另类的可供选择的历史解释。这样来看,后现代主义史学本质上仍是一种学术思潮。同时,它带给读者的是新的对待和思考历史的方式。

回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大部分碎片化的言论、文章都是为了所谓“还原历史真相”。历史虚无主义的高级形态(“告别革命”论、“侵略有功”论、“民国美好”论等),则是虚无主义者宣称的在总结历史失败教训基础上得到的“新启示”。必须警惕的是,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社会思潮,不仅出现在学术领域,而且在各种文学、影视和艺术作品中频繁亮相,产生了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削弱人民政治认同的严重危害。

综上所述,历史虚无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关键区别在于,它服务于特定的政治目标,因此偏离了历史研究的正常轨道,成为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一种畸变存在。是否具有政治目的和属性,是厘清历史虚无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根本标准。

(本文系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项目“形势与政策课‘国家安全’建设研究”(19ZDMY10)阶段性成果)

(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