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

作者:韩金强 来源:学习时报 2019-07-22 765

四渡赤水: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

韩金强

四渡赤水: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争取战略主动,在贵州、四川、云南边境地区,成功进行的一次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性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的领导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企图,导演了一幕精彩绝伦、威武雄壮的活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是我军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典范。

依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作战方向,稳操战场主动权。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出湖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调集了150多个团,近40万重兵,欲将红军围歼乌江西北的川黔地区。而此时的中央红军只有16个团,3万余人,面临着前有长江天险,后有重重追兵,头顶上飞机袭扰的极端险恶形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毅然放弃建立川黔根据地的打算,决定率领中央红军跳出敌人重围而北渡长江,以开创川西或川西北根据地。但是红军一渡赤水后,由于敌情急剧变化,川军刘湘采取了“北守南攻”的两面作战方针,即对川北红四方面军采取守势,对进入川南的中央红军采取攻势。面临各路敌军奔集川南四面围追堵截的新情况,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当机立断,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在扎西地区集结,以保存军力,寻求新的机动。

毛泽东指出:

【“红军的作战线,服从于红军的作战方向……大方向虽在一个时期中是不变更的,然而大方向内的小方向则是随时变更的,一个方向受了限制,就得转到另一个方向去。”】

四渡赤水之战,如果没有中央红军在川南改变原定渡江计划,转向川黔滇边境地区机动作战,那么也就没有以后北渡金沙江的可能。这告诉我们,红军虽然在一个方向暂时放弃了原定计划,却在另一个方向为实现原定计划创造了条件,最后终于达到了预定的战略目的,这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指导艺术的卓越之处。

灵活把握和转换作战形式,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2月16日,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在《告全体红色战士书》指出:

【“为了有把握地求得胜利,我们必须寻求有利的时机与地区去消灭敌人。在不利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因此,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当各路敌军奔集扎西时,红军突然调头东进,二渡赤水,挥戈东下,再打遵义,歼灭和击溃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人,缴枪2000支以上,这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蒋介石哀叹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遵义战役后,当蒋介石亲飞重庆指挥“围剿”,妄图歼灭红军于遵义、鸭溪狭窄地区时,红军又向西走了,三渡赤水,佯作北渡长江之势,迫使敌人重新调整部署。当敌人部署尚未就绪时,红军又出敌不意地四渡赤水。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调出滇军,接着来了一个大迂回,乘虚直插云南,示形于昆明,巧渡金沙江,使我军转危为安。

毛泽东指出: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我们的一切战略战役方针都是建立在‘打’的一个基本点上”。】

四渡赤水作战,如果红军没有向扎西的“走”和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就不可能大量调动敌人和造成有利战机;如果没有以后三渡、四渡赤水的“走”,就不能加深敌之错觉,牵着敌人的“鼻子”打转,就不能把敌人拖疲、拖垮,使红军乘隙实现渡江北上的战略目的。这告诉我们,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灵活机动地运用大规模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以打开辟道路,走中有打,打中有走,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打,是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把走与打、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辩证地统一起来,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巧妙变换和运用虚实行动,力争在运动中消灭敌人。遵义战役之后,红军故意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诱使更多的敌人前来围集。当敌军逼近时,红军三渡赤水,重入川南,以红9军团向叙永、古蔺方向继续前进,虚张声势,伪装主力,造成北渡长江的假象。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渡江北上,调整部署,企图对红军再次形成包围,聚歼红军于长江南岸。正当敌军向川南奔集,其包围圈将成未成之际,中央红军主力突然折向东北,于3月21夜至22日15时,分别从古蔺二郎滩、太平渡、淋滩、九溪口等渡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神速南下,进到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地区,除红9军团于乌江北岸继续牵制迷惑敌人外,红军主力于31日南渡乌江,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

为了进一步调动敌人,造成敌人的错觉,实现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战略目的,毛泽东在部署红军作战行动时指出:

【“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

当红军主力经息烽、扎佐佯攻贵阳,突然包围贵阳东南的龙里城,并一度打到离贵阳城20里的飞机场。在红军的威慑下,坐镇贵阳的蒋介石眼看贵阳城守备空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于是,急调滇军龙云的主力3个旅昼夜兼程,增援贵阳,急令薛岳兵团和湘军何健部在川黔湘边界布防堵截。同时,严令周浑元部向东尾追。当各路敌军继续东调之际,我主力却从贵阳、龙里之间突过敌军防线,向南而后向西急进,威逼昆明。但是,红军并未攻打昆明城,而是虚晃一枪后,乘追敌在红军后侧,金沙江两岸空虚之际,掉头北上,直指金沙江边,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终于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地区的狂妄计划,又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也告诉我们,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运用示形诱敌、声东击西、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夺取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军事思想与领导指挥艺术,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6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