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文化教员陈继甫:炮火中,我教不识字的战士写家信
志愿军文化教员陈继甫:炮火中,我教不识字的战士写家信
范春生
近日,在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的一间会议室,记者见到了曾冒着敌机狂轰滥炸到哨位教战士识字的志愿军独立第5团2营4连文化教员陈继甫。老人家步履轻快,精神矍铄,仍保留着鲜明的军人气质。
“每当想起在朝鲜战场上的大喜大悲、大惊大奇,甚至死里逃生的经历,总是心潮澎湃,难忘那战场上的日日夜夜,难忘那共同谱写的胜利篇章。”86岁的志愿军老兵陈继甫对记者说。
战友“训话”美战俘
陈继甫出生在吉林省白山市一个条件不错的家庭,兄弟姐妹6人中他排行老二。1951年7月,他在原辽东省通化中学初中毕业。
“毕业那天,老师把我单独叫过去,问愿不愿意当兵,我说愿意。”陈继甫说,一共有13名毕业生报名参军,老师带队,坐一宿火车到达辽阳,与其他地方的参军学生汇合,次日再乘火车来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附近的一座军营。经过培训,陈继甫1952年4月毕业,被任命为文化教员。
1952年4月30日,陈继甫与另两名被任命为文化教员的同学乘坐专门来接他们的卡车,穿过鸭绿江浮桥进入朝鲜。次日清晨,到达平壤附近志愿军某部的驻地。经询问才知道,这里是一个美军被俘人员的管理所。
陈继甫回忆说,临走时,正好碰到10来个战俘被放出来蹲墙根儿晒太阳,一位教员战友快步走到战俘面前,说了一通英语,好像是训话。他看到战俘们连连点头,很服从、同意的样子,这时部队首长和几名战士跑了过来,问战友跟战俘讲了什么。翻译员向首长解释说:“他训诫战俘,说中国必胜、美国必败,要和平不要战争。战俘们一致回答,明白!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位首长听完后,脸上露出笑容。他郑重表示:“非常好,表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心声……”
陈继甫军装照(受访者供图)
痛失战场相逢的同学
1952年7月中旬的一天,陈继甫要到营部办事,在公路上等着搭便车。远处一辆军车飞驶而来,还没等他招手,猛然停住。
他上车后注意到,驾驶员戴着朝鲜人民军军帽,能说汉语,身穿的白运动服上写有“通化中学”四个字。再仔细看,他不由得大喊一声:“张传仁!”
张传仁与陈继甫同岁,生于朝鲜,其祖辈从中国山东经海路到朝鲜落户。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一批在朝鲜的华侨学生回到中国上学,张传仁等来到通化中学读书。陈继甫回忆说,当时他与张传仁同班、同宿舍,还一同加入校排球队。初中毕业后,张传仁返回朝鲜,参加了朝鲜人民军。万万没想到,一年后他们竟能在惨烈的战场上重逢。
然而,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美好是短暂的。当年8月的一天,陈继甫像往常一样到哨点给战士们上课,哨兵指着不远处烧毁的汽车,又指着那些小坟包,说一辆朝鲜军车被炸了。他来到坟包前,看到墓碑大惊。“把我吓住了,木头做的墓碑上写着‘张传之墓’四个字。”
陈继甫说,他查看了军车驾驶员留下的遗物,确认牺牲的就是张传仁。在一块身份证明残片上,只剩下“张传”两个字,“仁”字已经烧没了。
陈继甫怀着悲痛的心情,用石片把“之”字刮成“二”字,再用手指蘸着唾沫和黑灰加上单立人偏旁,成“仁”字,把同学的墓碑正名为“张传仁墓”。
巧教战士学文化
陈继甫是连队文化教员,主要工作任务是扫盲。然而,在那种硝烟弥漫、轰炸不断的条件下,一切都显得无从下手、难上加难。
“什么都没有,怎么上课?”陈继甫说,冥思苦想,有了一个主意。他带着花名册,一个班一个班上课。然后,要求战士们在操场上找一块地方,先学写自己的名字,写100遍,一天下来就都写得有模有样了。
接下来是学写家信。“我一个挨一个听大家自述家境,帮他们写成家信,然后让他们去读这封家信,自己再去写,最后背下来,直到达标为止。”陈继甫表示,半个月下来,战士们发出10多封家信,有的人边读家信边流泪,每一封家信都感人至深。
最后,学习写人物、写作文。有了写名字、写家信的基础,战士们越学越有劲头,不到4个月的时间,有的战士已经会写2000多个字。
“抗美援朝战争至今已经70年,我们凭着举世无双的伟大革命精神,战胜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这是伟大的奇迹。”陈继甫老人说。
陈继甫近照(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陈继甫,1934年12月出生,吉林省白山市人,1951年8月参军,1952年4月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独立第5团2营4连文化教员;1978年转业到辽宁省建材局任科教处副处长,1980年后相继调任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经济检察处副处长、处长,反贪局副局长,1995年退休。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