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间人民日报首次发元旦社论,毛主席亲自修改7处
抗美援朝期间人民日报首次发元旦社论,毛主席亲自修改7处
李克勤
李克勤(jixuie)题记:我们都很熟悉元旦社论,可我们的党报何时开始发表元旦社论的呢?1951年《人民日报》第一次发表元旦社论,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毛主席格外重视,亲自审阅并修改7处(也有一种说法,是修改9处)。
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篇社论,主要谈三点体会。
第一,看题目《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这无疑充满视觉冲击力。
这里讲爱国主义,应该与国际主义联系在一起考量。
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里,专门论述过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请看下面这一段,这对于我们理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深刻含义是有帮助的:
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马克思)。毛主席无疑在理论是彻底的。
延安时期,毛主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系统提出了一整套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博大精深。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列宁)。自从有了毛主席的革命理论体系,中国革命才真正进入到一个自主自律自信自强的轨道,从此以后就被人们称作从胜利走向胜利。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出现,完全是具有历史必然性。
如果把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有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文章再拿出来看,完全可以用作指导抗美援朝的斗争策略。只不过日本鬼子换成美国鬼子而已。
毛泽东化的军队是怎样的?看看中国人民志愿军,就知道了。这不是偶然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对毛泽东文化已经十分熟悉了,解放战争时期,有又进一步得到强化。
抗美援朝时期,我军不是吃老本,而是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不断在道器变通。
第二,来看社论开头提出的三个根本问题。
第一,我们能够不依靠资本主义国家的“援助”而进行自己的建设吗?这问题,即使在今天依然还是一个问题,一个真问题。毛主席不仅自己善于提出真问题,而且培养了一批善于提出真问题的人,包括领导者、理论工作者和普通党员干部,还有普通群众。
社论指出:
【我们在过去一年中的经济战线上的伟大成就,答复了第一个问题。与那些断定中国离不了美国“援助”的帝国主义分子们的论断完全相反,中央人民政府迅速实现了全国财政的统一,平衡了财政的收支,保障了物资的供应,因而制止了长期战争和长期反动统治所遗下的、为美国“援助”所永远无法解决的通货膨胀物价高涨的现象。中央人民政府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解决了恢复交通、兴修水利、救济灾荒、发展贸易、调整工商业、减轻人民负担等复杂的问题,从而使一九五○年的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其中钢铁和纱布的产量已经超过抗日战争前的一九三六年的水平,粮食和棉花的产量也已经接近抗日战争前的水平。国家经济逐步地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并正在逐步地减少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生产和国内外贸易的恢复,物价的调节,工人福利工作的发展,减租和土地改革工作的进行,农业税的减轻,灾荒和失业的救济,使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有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有些得到了初步的改善,有些则正在完成着改善生活的条件。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帝国主义者在他们的走狗蒋介石失败以后,会自动放弃对于中国的侵略,而让我们“埋头”建设吗?这还是个真问题,在社会主义相当长的时期,始终存在这个问题,难道不是吗?
社论指出:
【紧接着,美帝国主义者以他们的行动给我们答复了第二个问题。美帝国主义者提醒中国人民:中国的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战争还没有完结。美帝国主义者看到胜利了的中国人民逐步走上经济恢复的大道,于是就不以命令蒋介石轰炸和封锁东南沿海为满足(事实上这些轰炸和封锁也逐步被中国人民所战胜了),而在一九五○年六月发起了对于接近中国大陆的跳板朝鲜和中国的领土台湾的冒险侵略。所有这些侵略都是毫无理由的,都是完全破坏国际信义和联合国宪章的强盗行为。美帝国主义者在朝鲜遭受了朝鲜人民的痛击以后,又在九月间纠合其可能纠合的最大兵力在仁川登陆,占领平壤,并向我国东北边境汹涌前进,直至鸭绿江边。美国空军连续侵入我国东北领空轰炸扫射。这种对于中国领土的放肆的霸占和对于中国安全的放肆的威胁,迫使中国人民不能不积极加强我们的国防力量,以便解放台湾,抵抗任何可能的新侵略,并且不能不以志愿行动援助朝鲜人民驱逐美国侵略军,以便保障我国的大陆的安全。
第三,我们能够战胜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以保障我们祖国的安全吗?毫无疑问,这与前面两个问题一样,至今依然还是个问题。什么叫真问题?这就叫真问题。真问题是相对于伪问题而言。伪问题,就是指那些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伪问题,往往故弄玄虚,搞得神神叨叨,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就一清二楚了。
社论指出:
关于何谓真问题,何谓伪问题,这里再举个例子说说。
教育搞不好主要是教师的问题。这便是个伪问题。
很简单,如果反问:如果好教师遇到不好的领导,施展不开好的教学,怎么解释?
因此,如果这么说就是真问题:教育能否搞好,最终还是能否出好教师的问题。
真问题,必然要严谨,要充分考虑问题出现的前提,同时真问题的解决需要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第三,社论主体鲜明,始终围绕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对于提出的问题,不是着力于答案,而是重点在分析。例如:
【为什么恰恰是现在必须兴起爱国主义的高潮呢?什么是今天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的内容,它对于中国人民的军事、政治、经济任务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人民今天的爱国主义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它的内容,就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就是保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果实,就是拥护新民主主义,就是拥护进步,反对落后,就是拥护劳动人民,就是拥护中国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以及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国际主义联盟,就是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兴起这种爱国主义,就是总结中国人民的斗争经验,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的思想解放,用中国人民对于自身伟大力量和光明前途的信心,来消灭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买办资产阶级所制造、散布、借以瓦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殖民地人民的自卑心。中国人民在许多年中间特别是一九五○年中间的斗争经验,证明这种爱国主义的教育是完全合乎真理的;因此,进行这种教育,对于完成中国人民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光荣任务,将是一个经常起作用的动力。】
十分难能可贵的是,社论里引述了这样一大段描述伟大祖国的优美文字。
【毛泽东同志在他和其他同志合著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中写道:
……
李克勤后记:不要以为抗美援朝只是领袖振臂一呼,群众就跟着上前线了。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有些战役比长征还艰苦。这其中的道,不深悟,是感悟不到的。顺便把毛主席对这篇社论的一处修改说一说。社论稿中“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一句,毛主席改为“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有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有些得到了初步的改善,有些正在完成着改善生活的条件”。毛主席将当时“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发生的变化分为三种,即“有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有些得到了初步的改善,有些正在完成着改善生活的条件”,这比社论稿中“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的单一说法更符合实际。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