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根先:亘古不变的历史经验

作者:全根先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11-04 3047

全根先:亘古不变的历史经验

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杨春长先生跟我谈起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问题,问我能否试着作点回答。这当然是朋友之间的学术探讨,却使我陷入了一番沉思,试图回答而又诚惶诚恐。然而又觉得,我的回答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或许也能给人提供一点思路,就斗胆说出来: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纵然有千条万条,亘古不变的却只有一条,即必须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都熟知中国史学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彪炳千秋的优良传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传统,就是追求信史。所谓秉笔直书,既是对史学家的基本要求,又是史学家的自觉追求。《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云: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史记·三代世表》云:“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强调历史的真实性。不仅要“求真”,还要能“致用”。刘家和先生说:“什么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呢?概括地说,那就是既讲究史学的经世致用,又重视史学的求真。”那么,史学如何才能“致用”呢?就是要通过“求真”,提炼和总结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这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书名就可以看出来。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史学的奠基人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说,历史研究的目的,除了“求得真事实”,还要“予以新意义”,“予以新价值”,“供吾人活动之资鉴”。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命运,一代人又有一代人的历史总结。不同时代的人对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所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古典文明。无论在物质、制度还是思想文化层面,都曾为人类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中华古典文明说到底是农业文明,是基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农业生活。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西方工商业的强势崛起,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为西方资本列强的侵略、掠夺对象。我们今天探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就是要反思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史,反思我们在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交流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可以说,近代中国处在一个大变革的转型时期,其内容之丰富、矛盾之尖锐、冲突之激烈、变动之神速,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经历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阵痛,经历了几千年来未曾有过的沧桑巨变。如何迎接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如何摆脱落后挨打、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如何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发展道路,如何赶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步伐,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题,而守旧与改良、改良与革命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

近代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走向世界、开始与世界潮流同步的。此后数十年,在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统治下,中西方之间差距不断拉大,还两次出现北京城被列强占领的尴尬局面。尽管林则徐、魏源倡议“师夷长技”,李鸿章直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被迫向西方学习寻找救世良方,风风火火地搞起了洋务运动。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指导思想极大地束缚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没有制度性的变革,坚船利炮只能是摆设,洋务运动没有动摇中国传统社会根基。

甲午战争失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推行戊戌变法,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是中国自觉地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潮流的积极行动。戊戌变法企图照搬资本主义改革模式,却忽略中国国情,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和一些进步的资产阶级分子,脱离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后只能是脆败。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试图模仿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什么是历史教训?就是后人从前人的挫折或失败中汲取鉴戒、获取警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人士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西方政治、文化思潮纷至沓来,党派林立,令人眼花缭乱。这些社会思潮与党派组织,有一个共性,都是向外国学习,主动求变。但是,只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当然,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曲折和艰辛的。毛主席指出:“从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他还说:“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全根先:亘古不变的历史经验

回顾中国革命的不平凡历程,有曲折,有失败,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克服了盲目效仿俄国十月革命,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危害,以及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创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其理论结晶则是毛泽东思想。早在1930年,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写道:“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就是说,要在中国革命的实际斗争中发挥主动性。此后,他在一系列讲话和文章中,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实践相结合的道理,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著作,从中国文化和革命实践中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高度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最根本保障。

相对而言,印度共产党是1920年成立的,比中国共产党成立还早一年,但是他们的革命至今没有成功,没有取得政权。其主要原因,便是印度始终没有产生印度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顺利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变革。然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也一度出现过照搬苏联模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走了不少弯路。所谓苏联模式,即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邓小平同志曾对苏联模式进行过深刻反思。19789月,他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有好多体制问题要考虑。” 在党的十二大上,他又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史征程。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亿万中国人民的创造力空前爆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其理论结晶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这些理论成果的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而其着眼点是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列宁就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典范。他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导俄国革命取得成功,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是这样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探索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都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产物;前者为后者奠定了思想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它们统一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统一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一百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取得成功,行稳致远,一往无前。我认为,这也是亘古不变、唯一可靠的历史经验。

什么是经验?就是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知识。什么是历史经验?就是从过往的事件与经历中获取后世人们所认可的知识与成就。从世界范围来看,有的国家试图全盘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利比里亚是西非的一个小国,其国名有“自由”“解放”之意,国旗也与美国国旗十分相似,可以说是美国创造出来的一个国家。他们直接照抄美国宪法,采用民主选举,搞两党制,是整个非洲唯一没有被欧洲殖民过的国家。可是,他们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饥饿与贫困折磨着当地苦难的数百万人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急切的想要融入到西方阵营,以改善经济。西方国家则利用这个机会,要求俄罗斯快速转变制度,搞什么“休克疗法”。可是,通过这个“休克疗法”,俄罗斯经济彻底暴露在世界面前,工业体系几乎彻底崩溃,特别是重工业遭到重创。可以说,俄罗斯照搬西方制度的错误改革,直接打断了俄罗斯的发展脊梁。

全根先:亘古不变的历史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引来了许多国家的学习效仿。然而,照搬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否一定能取得成功呢?也未必。1986年,越南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以华为师” 的革新路线,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措施,诸如加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大量对外贸易口岸和城市,由国家给予企业政策扶持,重点发展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然而,越南这一系列效仿中国的改革措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某些地方反而出现了发展更加缓慢的一些迹象。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便是越南与中国的国情不同。20世纪90年代,埃塞俄比亚政府也效仿中国的发展模式,鼓励国有企业主导经济发展,同时扶持一部分私有企业同步发展,加大国内开放力度,四处招商引资,以加速经济发展,一度成效显著,被誉为非洲的小中国。然而,埃塞俄比亚毕竟不是中国,两国国情不同,随着时间推移,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老挝在重获独立后,也是效仿中国优先发展经济,号称革新开放,发展措施基本是照搬中国和越南,可是由于国情所限,老挝至今仍是亚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既然亘古不变的历史经验只有一个,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那么,有没有一般性的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呢?也是有的。自15世纪新大陆发现以来,世界上先后有多个国家崛起称霸,如1517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18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1920世纪的美国、德国与日本,美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些国家的崛起与称霸,有一些共性。首先是国家统一,这是兴盛的根本原因;其次,通过革命或革命性变革,实现国内稳定的政治环境,这是兴盛的一个前提;第三,社会安定,没有战争,很少卷入与外国的战争;第四,致力于经济发展,完成工业革命;第五,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世界市场;第六,通过各种途径,诸如实行圈地运动,掠夺海外殖民地,获取战争赔款等,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些历史经验,有的可以借鉴,有的则不足取。

有必要强调一点,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还要认清两点:一是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兼容并包,汲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二是要认清国情,特别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文化搞建设,“全盘西化”是根本行不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继承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当下至未来一个时期的治国理政的大问题,而且是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大问题。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辉煌文明。五千年文明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自觉地继承、传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连续性发展的根本条件。1938年,毛主席曾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就确立了文化继承的理论基础。

因此,只要我们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22114日草成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全根先
全根先
3
0
1
15
3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