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义和团”的称呼:背后隐藏的思想,值得中国人警惕

作者:百家杂评 来源:百家杂评 2023-12-11 744

近些年来,网络上出现一个新词,叫“学术义和团”。比如,据说始于某名校教授的文章《“学术义和团“的胜利(对西方伪史派的驳斥)》,将质疑西方历史之人称为“学术义和团”,与之并列的还有“反智”、乃至更露骨的谩骂词语等。

毋庸置疑,“学术义和团”肯定是一个贬称,背后反映了对义和团“愚昧与野蛮”的评价,故而才会贬称他人为“学术义和团”。

问题在于,如果不赞同“西方伪史派”观点,采用其他词汇贬低、乃至谩骂,其实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却将之与“义和团”联系起来,认为义和团是野蛮愚昧的负面现象,如此贬低他人的“学术义和团”,背后隐藏的思想,值得我们中国人警惕。

义和团的前因后果

最初,义和团与清朝很多秘密社团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但到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抵抗西方入侵取代了之前的满汉之争。

笔者之前写过西方传教士的相关文章,有人认为传教士在中国修桥、建校等,对中国恩重如山。事实究竟如何,不妨看看曾国藩的记载:“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亦不问是非,曲庇教士。遇有民教争斗,平民恒屈,教民恒胜。教民势焰愈横,平民愤郁愈甚。郁极必发,则聚众而群思一逞。思想极为开明的郭嵩焘,也有类似记载。

曾国藩的记载,讲述的是天津教案原因,当时是1870年,最终杀16人、缓刑4人、流放25人、革职天津知府与知县,以及派崇厚去法国“谢罪”、向各国赔银49万两而告终!在此之后,传教士更为嚣张,民教矛盾更为激烈,百姓更是申冤无门。

更大的灾难来自甲午战争,屹立几千年的中国,从来都是打败日本的中国,竟然被日本打败了。显然,结果是灾难性的,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西方列强划分在华势力范围,严重损害中国百姓利益,导致百姓与西方矛盾越发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义和团登上历史舞台,开始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以及攻打西方租界等等。说到底,义和团的出现,是中国百姓的一次反侵略运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尽管,义和团的某些做法值得商榷,但必须要肯定的是,这是一次敢于亮剑的反抗西方入侵的爱国运动,本质是正当的,是自卫性质的。

更为重要的是,义和团运动打破了西方瓜分中国的企图。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下图)在给德皇的奏议中,在义和团运动前说这是瓜分中国“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但义和团运动后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四分之一生灵, 对如此坚强国民的国家, 故瓜分一事是为下策。”

事实正是如此,义和团改变了列强的对华政策,减缓了当时列强殖化中国的步伐,1949年10月1日《讲话》中有一句话是“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学术义和团的背后

以上观之,在自己国家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运动,必是爱国之举、正义之举、勇者之举,任何对义和团的否定,只能说不是蠢就是坏!

有人会说,义和团行为“野蛮而愚昧”,但穿的西装革履侵略中国,还不允许身穿麻衣的中国百姓反抗?笔者看来,义和团的行为更让人可敬,因为他们本是一群逆来顺受的百姓,只是被逼无奈,囿于受教育水平与国家实力,只能用最朴素的方式悍不畏死的反击。相比夸夸其谈“文明”之人,义和团才是中国的脊梁!因此,现代中国人对其某些行为或可叹息、唏嘘,但唯独没有资格去否定。

写到这里,让人不由想到中东正在发生的反抗战争。在自己家园无畏生死的反抗侵略的反抗者,竟被贴上“野蛮”的标签,世间荒唐莫过于此。

因此,无论怎么看,我们都没有资格、也不能去否定义和团。既然如此,“学术义和团”称呼背后,到底是什么思想呢?

其实很简单,与义和团对立的是八国联军,既然称呼他人为“学术义和团”,自然就暗示自己为“学术八国联军”。

在八国联军看来,他们才是“文明、正义、善良”的,阻碍西方瓜分中国的义和团,必然是“野蛮、邪恶、愚昧”的。说到底,这是一套标准的“西方中心主义”叙事手法,将自己夸的完美无缺,将他人贬的一无是处。

可见,“学术义和团”称呼的背后,隐藏的是“学术八国联军”思想,本质上已经沦为西方文化的奴才,或者说已被西方文化殖民,故而才会站在西方的立场衡量是非,而不是中国人民的立场。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警惕:

首先,如今不仅只有贬低义和团,还有妖魔化太平天国,以及各种毒教材、眯眯眼、洋人面孔的后羿雕塑等等,“文化自宫”或“文化投降”的案例还有很多,总是以西方标准为标准,站在西方立场衡量是非,肆意否定或贬低中国历史文化,让人触目惊心。

其次,当下局势我们都知道,西方不会放弃对中国的打压,甚至未来会更加激烈,这是客观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提出与赞同“学术义和团”说法之人,就不得不让人担忧、警惕,因为一旦发生极端情况,他们还能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13
2
0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