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就是为了不让抗战中的“中国娃娃”再现!
下面这幅照片可能有网友看到过吧,可能在一些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看到过。
这是我在一位“孔甲丙”的文章中看到的这张照片。他这篇文章的标题叫《1937年,一张“中国娃娃”的照片轰动世界各国,如今他过得如何?》
文章的篇幅很长,我只能择其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
大家 一看到这幅照片的背景,大概都能想到这是在小本子侵华战争中,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一幅悲惨画面、
在被轰炸的断壁残垣下,一位穿着破衣一岁左右的儿童,正在坐在大声地、无助的哭泣,他的身边无一人。
感谢“孔甲丙”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此幅照片的有关情况,更有助于让我们了解当时的那段历史。
据文章介绍:
这幅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37年“第二次上海事变”期间。
这幅照片的拍摄地点:是上海火车南站,平时人来人往、交通繁忙的车站经受了轰炸摧残变得一片狼藉。被毁坏的车站建筑残骸中,坐着一个年仅一岁左右的幼童。他的周围已经看不到一个活人,不管他怎样嚎啕大哭,也没有任何人能对他伸出援手。
任何看到这一画面的人都会猜想,他的家人大概率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幅照片的拍摄者叫王小亭。他当时是受雇在美国传媒界大鳄米高梅旗下的《今日新闻》,担任摄影记者。
王小亭他拍下的并不只这一张照片,而是将当时刚刚经历日机轰炸、满目疮痍的整个火车站都拍了下来,更是一张小本子侵华战争的罪恶史,可以说是一段完整详实的记录材料。
经过重重困难和曲折,最后这批珍贵的影像资料终于安全抵达了美国,那张孩童哭泣的照片被选为头版图片,以《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为题目,刊登在美国某著名媒体上。
真实图像带来的视觉冲击是非常惊人的!
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个孩童绝望的痛哭更能直击人性脆弱的部分。
王小亭在上海拍摄到的这批资料很快就引起了美国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完整的影像资料随后便进入美国各大影院,让更多人都得以了解:那一天的上海,到底发生了什么?
西方媒体将这张照片中哭嚎的孩童称为“中国娃娃”。
让世界人民看到了正在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现状。
随着此照片的不断发酵,这张著名照片开始出现在不同国家的主流媒体上。
除了电影院和报纸之外,有心的宣传者还把这张照片印制成明信片,让它随着邮政系统漂洋过海,去往世界各地。
据文章介绍:“中国娃娃”在宣传和舆论的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全世界更多心怀公正、爱好和平的人士明白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真面目。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日本军方也不得不出面加以粉饰,假惺惺地给出一个“炸错了”的理由。
据文章介绍,这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叫王家升。
他的父母早已在日机的轰炸中双双去世了。
他的父亲叫王绍华,是常居上海的本城土著。眼看局势越来越紧张,王绍华认为此地不宜久留。夫妻俩商议之后决定带上刚一岁多的孩子暂时离开上海,回到老家桂林去躲避战乱。
不幸的是他们走得太晚了。8月28日下午四点多钟,日军派出军机,向正拥挤着大量旅客、人流密度极大的上海火车南站投掷炸弹,一手造成了站毁人亡、伤亡者众的惨剧。
包括王绍华夫妻在内的大量市民因此丧生。
当上海南站被炸弹袭击的消息传来,苏联使馆也派出了一支救援队前往现场,对罹难的市民进行人道救助。
这个名叫“王家升”的中国男孩,也就因此才被一名苏联救援队员注意到的。如果按时间来推算,就在那张著名照片诞生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孩子已经被苏联救援队发现并保护起来,进行了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上海火车南站被炸乃至王家升一家的悲剧,也是日本不断对中国施加侵略、武力摧残的缩影之一。
文章介绍,苏联人调查到这些信息之后,明白自己一手救回来的这个孩子已经成了孤儿。
出于恻隐之心,一名救援队员决定收养他,打算将这个在轰炸中幸存的孩子抚养长大。后来上海沦陷,苏联人员撤离回国,王家升也被他的养父带到了苏联,并在那里长大成人。
这幅照片的拍摄者王小亭也因为“中国娃娃”照片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有力地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真正面目。
王小亭自己也因此而陷入了危险,他不得不离开上海、躲避到香港甚至东南亚国家,来躲避日本特务的监视、追踪和暗害。
作为一个摄影师,为坚持良知、记录真相而付出这样大的代价,王小亭其人也是值得尊敬的。
目前,日本人又提出“不要教育仇恨”,有一些国内汉奸也叫嚣“不要牢记仇恨”。
这仇恨还需要教育吗?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看到这张照片,能不在内心里升腾起对侵略者的血海深仇吗?
我们要牢记历史,目的是提醒我们、提醒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不要忘记这段历史,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