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纪苏:为什么有的革命后代既肯定又否定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的两份遗产
黄纪苏
首先,对这一两年“历史虚无主义”的提法,我有点不同意见:太绕圈子了,您就直接说有人否定中国革命不就行了么?绕圈子不但容易掩盖问题的本质,还会把自己绕进去——现当代史您不也是这段不让说,那段不许提么?也够“历史虚无主义”的了。
对于否定、丑化中国革命,我一向反对。网上有人说,八路军八年只歼灭了几百个日军。还有人说,新四军八年压根就没见过日本人。说的人肯定不疯,信的人估计也不傻,那毛病出在哪儿呢?这就需要做点分析了。
说这些、信这些话的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认同中国革命的基本目标和价值。中国革命打了土豪分了田地,今天成了土豪忙着圈地的人当然不喜欢了。不喜欢怎么办?就骂呗。第二种是对今天贪污腐败、两极分化、这儿杀人那儿爆炸的现状不满。不满怎么办?还是骂呗。中国人骂人喜欢捎上祖宗,于是就骂到了中国革命,意思是说你tmd从受精卵就不是好东西。第一种骂没什么好说的了。对第二种骂要给予一定的理解。今天的贪官污吏办的那事听着都新鲜,一个医院院长能贪一百多套房子,一个厅局长能搞一百好几十情人。是这些人将中国革命“虚无”在先,要批历史虚无主义也得先批他们。当然,对株连祖宗的做法也要批评。站在稠得跟粥似的黄河中下游指着上游一通臭骂,就没道理了。你可以讨厌如今的人老珠黄,但不能否认曾经的明眸皓齿——我说的是基本面,您要抬杠就别抬“AB团”什么的了,那些我都知道。
维护中国革命,当然是维护她的遗产。中国革命的遗产也要做点分析,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包括向中下层民众倾斜的社会经济政策,以及平等主义、社会主义、利他主义的文化和风气。举个具体例子,有位从事音乐创作和研究的老先生,像很多中老年知识分子一样,一提起毛时代火就不打一处来。但毛时代有一样东西他说好——音乐学院招生考试改革好。他是个穷孩子,喜欢音乐,全市笛子比赛拿过第一,做梦都想进音乐学院。以前音乐学院招生要考和声,对家里有钢琴的孩子特别有利。而他买笛子的钱都是攒了好一阵子才攒齐的,钢琴见都没见过。好在毛时代扶助工农子弟,音乐学院的招生考试取消了和声这一项,你会什么乐器就考什么乐器,也就是说降低了技术门槛——本质上是家庭财富门槛,而突出了个人天赋。结果他一考就考上了。考上以后便有机会接触钢琴了,和声很快赶上了从小穿燕尾服的世家子弟。诸如此类的正面遗产,如今快被贫富分化的利益格局“虚无”光了。今天学区房什么价,欧美贵族学校中国啥孩子能去,这些人人都明白。但有些人揣着明白说糊涂的:没事儿,千不在,万不在,只要旗还在!“旗”当然也是中国革命的正面遗产,应当维护。但它跟刚才说的那些正面遗产不太一样,它是面子,那些是里子。这些人对里子睁只眼闭只眼,一天到晚只盯着面子,比如说,今年军报社论提“毛泽东思想”同比去年社论多了三处,领导人这次发言用“社会主义”环比上次发言增了11.5%。要让这些人去医院坐堂,肯定是面色苍白他不看,面色蜡黄他也不看,他只看唇膏红不红。有些保党护旗行动,别看巷战夜战肉搏战挺激烈的,其实也就是口红保卫战。总之,中国革命的正面遗产,里子面子都要维护,但重要的是里子。
再说负面遗产。中国革命也有不少负面遗产,都需要总结教训、寻找出路、免蹈覆辙,而不是文过饰非——天下事固然利弊兼有,但非把弊说成利,把历史局限性说成金光大道就不好了。负面遗产有理有事也有人,不一而足,咱就只说说“人”吧。我发现,有些中国革命的子弟,对中国革命正面遗产中的里子部分一点也不感冒,因为他们说起老百姓特别喜欢用“垃圾”“苦逼”这样的词儿。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家长里短,如谁本来是谁的人,谁55年得的将星,谁后来享受了“大区正职”待遇,特别津津乐道。在他们那儿,中国革命被血缘化成了一群“爸爸”“叔叔”“阿姨”什么的。这跟我们普通人虽然没一毛钱关系,但也不算什么问题。问题是他们拿祖德当祖荫,又把中国革命“会所化”成了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黑据点,捞了不知多少不义之财。他们所代表的,是比煤老板更坏的权贵资本主义。这些人虽然搞资本主义却不忘本,知道自己今天的荣华富贵,多亏了中国革命。有位革命家庭出来的商界大鳄在网上说到父辈当年投身的革命,那也是相当动情,和他扭过脸面对当今社会时的那副黄世仁座山雕样子,就像另一爸生的。他对中国革命也是一分为二,既肯定又否定。不肯定他爸就得算土匪;不否定他就成不了土豪。当然也有全否定的,觉得爸是蛹,我是蛾,升华了。
以上对中国革命的遗产做点分析,供朋友们反思“历史虚无主义”时参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