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严重的问题是,不仅下面作假,而且我们相信!
1956年,毛泽东视察南京无线电厂
导语:我们党最讲实事求是,但实事求是最难。今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来不得半点虚假、浮夸和盲目。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说到底,是对自己的“官帽子”负责,还是真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问题。
笔者在阅读《毛泽东年谱》第三卷(1956.10-1959.03)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毛泽东同志是较早地通过调查研究,觉察到运动中出现严重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的主要领导人。
一、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
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群众的贵族阶层。
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
——1956年11月15日出席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作总结讲话。
二、你要顺那个水,不要逆那个水
不要怕群众,要跟群众在一起。人民就像水一样,各级领导者就像游水一样,你要顺那个水,不要离开水,不要逆那个水。不要骂群众,不要跟群众对立,总要跟群众一道。
群众也可能犯错误,要好好跟他讲道理,用好好讲的方法他不听,就等一下,有机会又讲,但是不要脱离他。
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智慧都是从群众那里来的。
——1957年7月8日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对上海各界人士发表谈话
三、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
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
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1957年7月30日修改形成《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最后定稿
四、真正的知识不在机关里,而在下边
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是群众路线。我们国家的基础,就在工人、贫农、下中农身上。
第一书记要自己下去钻一钻。真正的知识不在机关里,而在下边,在工厂、农村、学校里。没有原料制造不出政策来。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这篇文章,开始我脑子里只有点影子,要是不到下边来了解情况,就产生不出来。
县、地、省委和中央就是要找这些生动的东西。第一书记要抓一个工厂、一个农业社、一个商店、一个学校。第一书记下去,就可以带起别人来,使大家都下去找知识。
——1957年9月4日在停靠邯郸的专列上同河北省委、石家庄市委、邯郸地委等负责同志谈农业生产、地方工业等情况
五、对劳动人民只能说服,不能压服
现在对劳动人民来说,国家权力也基本上不存在了,对劳动人民只能说服,不能压服,不能使用权力,用权力就是压服。有人这样做,好像很“左”,其实很右,是国民党作风。打倒官气,十分必要,对敌人威风凛凛是对的,对人民就不行了。
——1958年1月3日、4日在杭州主持召开华东四省一市党委第一书记会议
1958年,毛泽东在广东视察
六、原料都是从工人、农民中间来的
再一点叫打掉官风。我们是做官,但是官风或者官气要慢慢地打掉一些。
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不管你官有多大,主席也好,总理也好,部长也好,委员也好,总而言之,只能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在人民中间出现,要使普通劳动者在我们面前感到平等。
这一点要达到是不容易的,现在先从我们共产党里面的干部整起。
现在中共中央规定,领导干部每年有4个月要离开北京外出,下去调查。北京不产生任何东西。
我所说的北京,不是指的北京地方,而是指的中央这一层。我这个脑筋不产生任何东西,没有原料。
蹲在北京使人闷得慌,官气太厉害,一跑出来就觉得有点东西。原料都是从工人、农民中间来的,我们可以加工,我们是个制造工厂。
——1958年1月28日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会前写了讲话提纲
七、不要学“巡按出朝,地动山摇”那一套
我想出改进的办法,就是在北京做官的人,一年有四个月要离开北京,要下去,少一天也不行。
这个办法我看会灵的,会使我们这个比较不切合实际的、不跟群众接触、比较空的脑筋好一些。
我们要把国民党作风统统打掉。我们这个官还是官,可是是帮人民做事的,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
不论你官多大,无非是当主席、当总理、当部长、当省长那么大的官,但是你只能以一个劳动者的姿态出现。
这样,你的官更好做,更多地得到人民拥护。在北京做官,官气比较重,下去的时候要很注意,不要学“巡按出朝,地动山摇”那一套。下去主要是找先进经验,就可以把后进和落后的带起来。
——1958年2月18日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八、要给群众、下级和自己留点余地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就是要打掉官气。当了老爷不愿向人请教,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各级都有。
越是向人请教得多,提出来的东西大概比较有把握,但还不能说是正确的,因为没有证明。
做事一件事,讲又是一件事。即使能做得到,讲也要谨慎些,给群众留点余地,给下级留点余地,也就是替自己留点余地。
写剧本有这么一个原则,要为观众留余地,就是要使人家有点想头,如果一切动作、一切语言都在台上做完了、讲完了,并不见得好。总而言之,支票开得太多,后头难于兑现。
——1958年3月25日在成都会议上作第五次讲话
九、不能糊里糊涂地跟某个人走
中国的问题始终是农民同盟军的问题。有些同志不懂得,甚至在农村混了几十年也不清楚。对于农民的思想感情、心里想什么,不了解,因此就没有根,一种风浪一来,就容易动摇。
我们搞建设,必须发动群众。昨天有同志讲,“跟着某个人走,就不会错的”,这个“某个人”就是指的我毛泽东。
这话要考虑。我说,又跟又不跟,对的就跟,不对的就不跟,不能糊里糊涂地跟。
要独立思考,一切什么都跟就不好。不管是伟大的领袖,或者是挖煤矿的、挑大粪的、扫街道的,对的就跟他们走,看真理在谁手里,我们就跟谁走。……糊里糊涂地跟某个人是很危险的,要独立思考。
——1958年5月17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作第二次讲话
十、要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问题的中心是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就是不要捆人,打人,骂人,辩论人,罚苦工。提倡实事求是,不要谎报。
《人民日报》最好要冷一点,当然也不要太冷了。要把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当成重点,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
——1958年11月9日在郑州河南省委第二招待所主持第一次郑州会议
1954年,毛泽东在顺义县农村视察
十一、要同时抓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
关于生活问题,主要有吃饭、睡觉、带小孩三件大事。睡眠一定要有八小时,加上吃饭和休息时间四小时,共计十二小时,一定不可少。
劳动时间,一般为八小时,忙时可以有十小时,最忙也不可超过十二小时,以为持久之计。
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必须同时抓起来。不抓生活,要搞好生产是困难的。生产好,生活好,孩子带得好,这就是我们的口号。
——1958年11月19日毛泽东审阅谭震林、廖鲁言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人民公社的情况报告,在“集体生活问题”后加写了两段话
十二、虚报比瞒产更有危险性
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极一面。比方瞒产,我对隐瞒产量是寄予同情的。
当然,不说实话,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瞒产?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多吃一点,值得同情。
瞒产,除了不老实这一点以外,没有什么不好。隐瞒了产量,粮食依然还在。瞒产的思想要批判,但是对发展生产没有大不了的坏处。
虚报不好,比瞒产有危险性。报多了,拿不出来。如果根据多报的数字作生产计划,有危险性,作供应计划,更危险。
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作比较。……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人家讲什么,就宣传什么,要经过考虑。记者,特别是记者头子,头脑要清楚,要冷静。
——1958年11月21日同胡乔木、吴冷西、田家英谈话,主要谈宣传上要压缩空气、实事求是的问题
十三、严重的问题是,不仅下面作假,而且我们相信
作假问题要专搞一条。建议跟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切实谈一下,要老老实实,不要作假。
现在的严重问题是,不仅下面作假,而且我们相信,从中央、省、地到县都相信,主要是前三级相信,这就危险。
经济事业要越搞越细密,越搞越实际越科学,这跟作诗不一样,要懂得作诗和办经济事业的区别。“端起巢湖当水瓢”,这是诗,巢湖怎么端得起来?
即使检查了,也还要估计到里头还有假。有些假的,你查也查不出来。希望中央、省、地这三级都懂得这个问题,有个清醒头脑,打个折扣。这是不好的造假。
另一种是值得高兴的造假,比如瞒产。再有一种假,也是造得好的,是对付主观主义、强迫命令的。现在有种空气,只讲成绩,不讲缺点。要进行教育,讲清楚,要老老实实。
——1958年11月23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第二次讲话
十四、任务不要提得太重
在我们对于人民生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缺少关心,注意不足,照顾不周(这在现时几乎普遍存在)的时候,不能专门责怪别人,同我们对于工作任务提得太重,密切有关,千钧重担压下去,县乡干部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去干,少干一点就被叫做“右倾”,把人们的心思引导片面性上去了,顾了生产,忘了生活。
解决办法:(一)任务不要提得太重,不要超过群众精力负担的可能性,要为群众留点余地;(二)生产、生活同时抓,两条腿走路,不要片面性。
——1958年11月25日 对云南省委关于肿病死人情况向中央的检查报告,写题为《一个教训》的批语
十五、既要冲天干劲,又要科学分析
头脑要冷又要热,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
他们不想使自己的头脑有一段冷的时间,不愿意做分析,只爱热。同志们,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他们可能跌筋斗,这些人应当注意提醒一下自己的头脑。
另有一些人爱冷不爱热。他们对一些事,看不惯,跟不上。对这些人,应当使他们的头脑慢慢热起来。
——1958年12月1日在武昌撰写的《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一文,本日定稿
1955年,毛泽东在南京郊区饶辰乡十月农业合作社和群众交谈
十六、不能老爷式地工作
不要使下级害怕,应当像一个家庭一样。让人家怕是不好的,应当让敌人怕。
……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在这方面有过缺点,今年已开始改进,利用整风的办法,干部参加生产,官长下连队当兵,大大地改进了上下间和军民间的关系。下去可以体会到群众是怎样生活的,只有益而无害。
干部也根据其身体情况,每年参加一个月的体力劳动,或当工人,或当农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种做法是好的,不懂工农业劳动,容易脱离群众。
我们不是资本家,我们都是国家工作人员,不能老爷式地工作,应当力求避免官僚主义,应当永远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
——1958年12月11日在武昌东湖客舍会见匈牙利军事代表团
十七、我现在代表五亿农民和一千多万基层干部说话
人家都没有饭吃,你天天搞共产主义,向富队去共产,这怎么行?这是抢产主义。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不许可的。……什么瞒产私分,完全必要,这是我们的政策造成的结果。
明明是我们以及在座诸公叫他们瞒产私分的,是我们的政策要他们这么搞,叫他们磨洋工,叫他们外逃。
我现在代表五亿农民和一千多万基层干部说话,搞“右倾机会主义”,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非贯彻不可。
你们如果不一齐同我“右倾”,那么我一个人“右倾”到底,一直到开除党籍。(这里主要是针对浮夸风、共产风等“极左”政策而言的)
为什么这些干部瞒产私分,决心那么大,行动那么迅速?就是五亿农民支持他。而公社,以及我们,在一个短时期,几个月时间,就脱离群众。不是全部脱离群众,总而言之是相当脱离。
——1959年3月5日主持第二次郑州会议的最后一次会议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