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视角和重点:2007年的农村金融观察——“农村金融”栏目设想

作者:仝志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447

为什么观察农村金融

  金融乃资金的融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前农村的大多数金融活动,其实质是由收入较低的农民将钱借给城市和工商业,而需要资金扶持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则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错位是“三农”问题呈现的重要原因!由于金融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性作用,不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也在反映并造成农村社会组织发育的落后。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国家财政开始大幅度增加投入,但面对巨量的中国小农,不免仍是杯水车薪。一边财政输血,一边却是农民的存款被大量抽走进城。不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农民的资金需求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也缺乏根本的动力。

  基于此,本刊为实现以中国视野理解乡村和从乡村理解中国的志愿,将把农村金融作为2007年的观察重点之一。

  观察视角:地方政治

  本期我们特意选刊了刘世定和康晓光两先生旧作中的部分内容,凸现我们观察农村金融的特殊角度。

  农村金融问题已经不能仅仅从金融产品、区域金融、非正规金融甚至合作金融的角度理解,观察者必须放宽视野,将农村金融问题放在整个农村发展的大局,放在全球化之下的地方和区域发展的大局,加以理解。从刘、康的研究中,我们体会到,作为农村发展和地方发展的重要制度和环境的地方政治是我们理解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角度: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已然表明了这一点。

  今天农村发展的体制环境虽已同上世纪90年代有很大不同,但我们相信,地方政治仍然是我们理解农村金融的重要背景,本刊将不定期推出基于这一视角的农村金融评论。

  观察重点: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

  农村金融要想真正担当起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自主创新的任务还很繁重。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农村金融改革政策和创新案例。

  2006年12月22日,银监会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银监发(90)号文件),将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在六个省区试点。这预示着2007年农村金融的别样格局。深入的农村金融改革不仅要建立所谓的“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不仅要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有机配合,也会在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险、农技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凡是需要资金的农村发展领域产生创新需求。本刊将及时报道、点评创新事件,我们将不吝批评或提倡的态度,以真正自主表达独家观察。

  “本期特稿”推出对银监会2006年90号文的两篇评论。希望继续得到农村金融观察家对改革的敏锐观察,期待农村金融资深人士的实践感悟和热辣快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仝志辉
仝志辉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