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忧国于危机之前——评王小强《史无前例的挑战》

作者:张承志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608

忧国于危机之前

  — 评王小强《史无前例的挑战》 [1]

张承志  

  这谁也没有想到﹐当这个新世纪肇端伊始﹐时代的特征是冷漠。可怕的冷漠﹐使得人从不习惯而愤怒﹑再到窒息而呼喊。在这样的语境下﹐与人交流或者作家的书写都是困难的﹐因为突然间人群中丢失了起码的是非﹑最低的正义﹐以及基础的道德。抒发胸臆需要面对着什么﹐四壁铁墙﹐是无法抒发和表达的。

  既欲诉说﹐又感失语﹐那么又能如何﹖总不能就此缄默。于是﹐人在留心可能的﹑某种倾吐的缺口。

  也许一本《史无前例的挑战》﹐是一个如今罕见的﹑四顾筒壁上的缺口。使用一个旧式的﹑新潮名士不屑的词语来说﹐它是一本忧国之作。当然是这样﹐除了最后对祖国前路的警告和忧虑﹐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与这个冷漠和堕落的世间对话的任何一种理由了。

  这是剑桥博士﹑改革开放功臣﹑经济学家王小强的一本新书。列举他这些决非异类的背景头衔﹐无非是出于对中国知识分子在做人基础﹑理论起点等方面各各分歧﹑因之所导致的思想交流困境的配虑。全书照例由引文﹑评述﹑脚注三部分组成﹔书的构成看似有些零乱﹐似乎因为本相一旦说出﹐事情便一清二白﹐毋庸赘言。若归纳﹐大概可分为﹕解剖美国本相﹑分析台独日本﹑列举2008年前后﹐将可能成为史无前例的打击中国的诸多隐患大“共振”。

  王小强使用他习惯的﹑语源出自60年代的术语和知青式的调侃 — 看似随口所至﹐实则忧虑深重﹐满纸记述了他对国际大势的透视﹑以及对险象环生的祖国前途的警示。 

1  

  由于媒体 — 这一化成美女的蛇对大众的每日每时﹑强制吸毒般的纠缠和改造﹐如今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已经彻底分裂。然而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依然必要﹐检视当今世界的独霸者美国的来龙去脉﹐依然是科学的基础作业。

  比起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王小强著书不沾染学究冬烘气﹐没有那种言必称福柯哈耶克的﹑弯弯绕不知所云的左翼学究病。他的写法﹐如一个工人手操一把锋利电锯﹐功夫技巧藏在锯后﹐锋芒所向﹐犀利淋漓﹐把一副铜头铁脑狰狞相﹑又俨然世界楷模终极道德的美国﹐做了开膛破肚的解析。

  公开地做这一解剖﹐其实早已刻不容缓。因为被摆上分析之案的这个庞然怪物﹐它不仅侵犯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民族﹐而且正全数露出牙齿﹑虎视眈眈朝中国走来。

  解剖作业不能以暧昧的雕琢小技进行。其实需要的﹐祇是治学基础﹑正义感和勇气。由于无耻者最无畏﹐美国不多掩饰暗部﹐各种丑处一一裸露(当然﹐因此更使中国精英迷倒不已)— 所以美国政要的言论﹐往往类近实证凭据﹔王书为获一种高屋建瓴的雄辩﹐所做援引都是美国最核心的政客与谋士的著作﹐因此笔触涉及之处﹐纵横俯仰皆有依据。既然它们都已公开行世﹐所以读着那些对中国的阴沉沉﹑不掩饰的阴谋阳略﹐被媒体用迷汤灌得天天甜蜜的中国人﹐当有振聋发聩之感。

  书中先引用国人更爱听的美国师爷言论﹐来指出我们举国上下震耳欲聋的“全球化”﹐究竟是什么。布热津斯基如是说﹕  

  即使推动全球化最力的人﹐也担心社会正义不彰。没多久﹐就有人指责全球化成了新的全球剥削主义。批评的人说﹐全球化在道德上维持中立﹑精神上空泛﹐已经成了超级唯物主义的新意识形态。……全球化被人说成是公司会议里自私自利的教条﹐缺乏对社会正义﹑爱国情操﹑道德﹑伦理的关怀。  

  读者以为作者接着会从经济角度解说全球化﹐但是作者的笔﹐却落在了“美国领导全球一体化﹑全球化等于美国化”之上。经济问题尚未徐徐展开﹐政治乃至军事﹑已经严峻地踏着军靴﹐站到了“全球化”的市场四周﹐担任监视。

  而中国大众并不知情﹐仍满心憧憬发财﹐随大流涌向市场。回想加入WTO前大小报纸的热炒﹐更多的百姓心里﹐被足足灌满了国际大集上老母鸡换彩电﹑公平交易的认识﹐乐不思危。作者指出﹕“为了捍卫全球化了的既得利益和潜在利益﹐美国拥有13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七百多个军事基地遍布世界。……美国领导全球一体美国化﹐祇为自己谋私利。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全是强秦(指美国﹐引者注)奴役各国人民﹐掠夺各地财富的有力工具。”  

  其次﹐对美国的傲慢与歧视他者的宗教底色﹑对其帝国主义的战争本性﹑尤其重要的是对它的敌视他人文明的十字军理想 — 此书做了大白话式的快畅解释。王小强告诉好心的国人﹐与你们从小“找啊找啊找朋友”不同﹐自苏联瓦解﹐美国一直在倔强地“找啊找啊找敌人”。而且它早已把找到的目标﹐确定为一绿一黄﹐即伊斯兰世界与古老的中国。

  不在少数的知识分子会摇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的知识基础﹐他们人生的正反经验﹐都否定这样的思路。怎么可能呢﹖美国是那么民主……作者于是引征当红政客亨廷顿语﹐剥露美国对华国策的基本思路﹕  

  美国和中国几乎在所有重大政策问题上都没有共同的目标﹐两国的分歧是全面的。……中国作为东亚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大国的状况如果继续下去﹐将对美国的核心利益构成威胁。……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和自我伸张的中国可能构成这种威胁。在必要时进行战争以阻止中国在东亚的霸权﹐是否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发展﹐这可能是21世纪初美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唯一最严峻的安全问题。  

  其三﹐对美国之宗教本质﹑它的“初衷”的分析﹐或许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自定的“禁区”。然而这一分析早晚不能避免。王书中引用美国政客自白云﹕  

  当年人们定居美利坚﹐除了宗教动机以外﹐自然还有经济和其它方面的动机。但宗教仍是主要的。……他们首先宣布自己是“与上帝立约”而定居该地。建一座“山巅之城”作为给全世界的榜样。……他们说美利坚是“新天地”﹐“正义之家”﹐是上帝赐予的土地。……这种神圣使命感很自然地进一步扩展成为千禧年式的主题﹐认为美国是“救世之国”。  

  在漫长的粉饰美国民主的宣传过程中﹐这样的视角﹐是指明本质的揭露。在这种白人优越的思想之上﹐建立的是对他人歧视以及攻伐有理的政策。王小强庖丁解牛﹐淋漓尽致﹕  

  既然献身顶极崇高﹐牺牲就在所不惜。印第安人赶尽杀绝后缺乏劳动力﹐贩卖非洲黑人当奴隶。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和奴役﹐实践着自由平等的美国信念。不让买卖黑奴了﹐修铁路缺劳动力就贩“猪仔”— 梳小辫儿的华工。铁路修好以后﹐大规模排华﹐维护盎格鲁~新教文化的纯洁性。

  既然民主自由是盎格鲁~新教的专利﹐……美国对付绿祸黄祸﹐就属于文明冲突范围﹐与传统国际准则﹐联合国认可与否没有瓜葛。盎格鲁~新教与伊斯兰﹑共产党不共戴天。……中国再政治改革﹐再民主自由﹐也无法与十字军的国际惯例接轨。  

  出于上述的帝国主义特征﹐美国已经圈定了中国为它的战略敌人。即便中国无需远虑﹐也不能回避有近忧。粉饰和追随美国的思想是危险的﹐因为它国策的代言人并不讳言﹕  

  美国现在的实际敌人和潜在敌人﹐是宗教驱动的伊斯兰好斗分子﹐和完全非意识形态的中国民族主义。

2

  考虑到中国人的视野﹐诊断台独﹐远比分析美国更为好懂。书的第二部分里﹐王小强梳理了迫在眉睫的台湾问题的病因症脉。

  一言以蔽之﹕所谓“台独”并非起自今日的新问题﹐它乃是美国制造﹐更兼美国超过半个世纪的鼓励﹑援助和挑唆﹐它是美国在东亚的基本国策。不管中国的颜色是红是黄﹐出自帝国主义的战略视野﹐王书引用的美国政客和将军们宣布﹕它将永远把一个崛起和强大的中国看作长远的敌人。

  台独阵阵咶噪﹐不过是美国灭我之心的冰山一隅。与台独互成犄角之势的﹐是美国的方兴未艾的武装日本﹑甚至以核兵器武装日本的战略。

  日本居然与台湾问题那么息息相关﹐这使读精英书不得其解的中国人拍案惊奇。在分析美国的一系列基本思想特征之后﹐王书触及了另一个问题﹐即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时﹐对南洋诸国民族主义的利用。

  日本的明治维新的一个动力﹐是中国惨遭鸦片战争割裂羞辱的事件。也许鸦片战争给日本革新者的刺激﹐超过了被强加了一场鸦片战争之杀戮侮辱的中国人。但是日本在挣脱了欧洲白人炮舰包围的时候﹐变身成了“列强”之一﹐成了国际殖民主义铁链的一环。在它进攻的时候﹐这种论调是一种对外的宣传﹔当它缩回守势的时候﹐这是一种自我辩护和对内的暗示。所谓从盎格鲁撒克逊白种人的殖民主义压迫中解放出来 — 大东亚解放论﹐如今已是包括靖国神社问题在内的﹑日本的重要心理情结。虽然在中国的血腥行径使它不能自圆其说﹔但东南亚﹐它有时却貌似诸国的某种独立动力﹐以及挑逗对华警戒心理的媒介。兼之南洋华侨的上层阶级化﹑及其华侨之间根深蒂固的﹑对东南亚土著居民文化与宗教的歧视﹐这种舆论愈发如一种埋藏已久的种子﹐每至微妙的季节就会发芽。— 这一切对中国祇是负数﹕以东北亚与东南亚老大的目标为“安全基础”的右翼日本梦﹐与美国的霸道世界观相映成趣﹐理出一辙﹐它永久地威胁着中国﹐却不为中国民众所熟悉。

  由于美国操纵而形成的﹑中日台之间的政治军事矛盾﹐迎着中国人的小康梦步步逼近。这一严峻的潜在危机﹐不是献媚一夜的精英们所能回避的﹐也不是爱作东郭的中国人能够避免的。

3

  话题必须稍稍偏开。

  因为如此一个话题的提起﹐祇为洞察天下大势﹐并看清中国所在的位置。而要达到这样的视野﹐除了美国之外﹐已经无法避开论及另一个角色。

  就像王小强书虽然不一定愿意过多涉及穆斯林世界的问题﹑但仍不得不屡屡提及他们一样﹔中国人已不该继续容忍自己 — 明明是半殖民地和受害者出身﹐却满脑袋西方知识和美国逻辑 — 的状况。他们早该知道﹕穆斯林世界以及地中海﹐是自己更该倾听﹑学习﹑和理解的对象。

  如今这样说大有突兀之感。但如果提出常识居然显得突兀﹐那祇能说﹐我们习惯的规矩方圆﹐已经多么远地偏离了常识﹗

  如果把历史的分期看做一个过程﹐如果把前期与后期的分隔看做一个历史阶段﹐那么﹐从西班牙穆斯林的失败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瓦解 — 乃是分开世界于沧桑前后的分割阶段。在它以前﹐是各种文明在自己轨迹上的运行和兴衰发展﹐值得注重的是在它之后 — 那是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列强分割﹑榨取﹑控制世界﹑包括发动鸦片战争割裂中国的过程。

  如果用一件事﹑一条线﹑一时间的方法断代﹐那么﹐殖民主义之历史时代的肇端分界﹐可以划在1492年西班牙穆斯林王国首都格拉纳达的落城。因为从那以后﹐世界史进入后期﹐世界跌入了殖民主义的深渊。

  1492年以前﹐也就是说在穆斯林西班牙走向衰落之前﹐地球之上同样不尽人意﹐但它按照人群和文化的内在规律﹐诞生并发展﹑全盛又衰败。有过弱肉强食和优胜劣败﹐但就如造物的和谐﹐各种势力大体是平衡的。现实和一般的公理﹐都不允许建立一个以奴役和掠夺为唯一目的﹑并振振有词把自己说成是大同秩序的 — 全球化的殖民主义。

  殖民史雄辩地说明﹕就在1492那一年﹐一旦格拉纳达失陷﹐美洲立即就被“发现”了。地球随即坠入以“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时代”为名的﹑殖民主义的时代。

  沿着地中海的屏障﹐接着由奥斯曼土耳其人再次修复。

  不能细说了。重点移到了东地中海的奥斯曼帝国﹐几乎紧接着格拉纳达的陷落﹐与欧洲鏖战 — 此时它的敌人﹐已经名叫殖民主义。不管后来它怎样被西方一再妖魔化﹐唯有奥斯曼﹐使欧洲列强谈虎色变。唯因它的存在﹐亚洲诸大文明若中国和印度﹐它们的殖民化或半殖民化﹐被推迟到了19世纪。

  根本等不及奥斯曼帝国的最终谢幕。

  与它的日渐衰微同步﹐殖民主义先是打着航海家或印度公司之类的旗子﹐沿着航海线一路侵掠﹔后来就由舰队和步兵团高举国旗﹐奏着军乐﹐向着大陆纵深﹑向着近﹑中﹑远东﹑向着全球进攻。

  于是地倾东南 — 地球的南半和东部﹐除了一个日本跑掉并加入了侵略者集团之外﹐第二次失去了屏障。西方加于世界的殖民战争﹑人口贩卖﹑领土强夺﹑不平等条约﹑不用说鸦片贸易﹐扩大到包括中国的全球。一眼望去﹐全部非洲﹑美洲﹑西亚﹑中东﹑菲律宾和太平洋诸岛﹑印度﹑中国 — 均在洋人的坚船利炮攻击下﹐纷纷失败乃至亡国。在历史的这个后半期﹐或许可以称之近代史 — 殖民主义完成了它的全球化。

4  

  沿着地中海南缘一字铺开的穆斯林故乡﹐是整个东方的边界﹐是古代的屏障。在地中海的西端﹐穆斯林保持了东方对西方的优势﹐在科尔多瓦实现了至今仍令世界眩目的文化辉煌。因为这一优势是文化的﹐所以更显有力和值得回味。在地中海东端﹐穆斯林击退了绵延数百年的十字军。把十字军战争解释成争夺耶路撒冷是错误的﹔十字军运动的本质﹐是控制和掠夺传说中富足如神话的东方。

  我们姑且称呼前1492年的历史为“古代”。

  在古代长河的战争中﹐无疑也有过残虐和杀戮。但是没有如同殖民主义屠戮灭绝三千万以上印第安原住民那样的灭绝罪行。古代存在剥削更存在奴隶制﹐但没有如殖民主义者在美洲那样﹐把数以百万﹑数达千万的印第安原住民赶入银矿和金矿的深井﹐把他们活活地奴役致死﹔然后再从非洲殖民地绑架黑色人种﹐把他们贩卖到美洲的种植园和银矿井﹐同样一直折磨致死﹗王小强引用了一个西方学者统计的数字﹕非洲黑人因为被贩买而减少的人口﹐同美洲印第安人一样﹐也达到七千万﹗

  古代把它怀中的财富 — 它们经常是粮食﹑果蔬﹑和丰富的物产 — 慷慨地分送给天下远方﹔两河流域的小麦和大麦﹐中亚的种种新奇香料﹐阿拉伯的糖﹑咖啡﹑乐器﹑帆缆﹔中国的茶叶﹑瓷器﹑纸和丝绸﹔北亚游牧世界的奶酪和驯马。古代结束以后﹐美洲印第安人又献出了数不尽的水果蔬菜食粮作物给世界﹐从玉米﹑红薯﹑土豆﹐到西红柿﹑辣椒﹑南瓜﹐再到烟草﹑可可﹑古柯 — 他们的贡献﹐不要说丰富了人类的物质享受﹐它们直接救助了饥馑﹐营养了人口的增加。

  但他们得到的﹐再也不是如同古代那样的物质交流。献出数千种物产的印第安人﹐得到的是成百万成千万的屠杀和奴役致死﹐是被从欧洲渡海而来的白人以文明名义的灭绝。中国向世界送去了数之不尽的物产﹑技术﹑思想和文化﹐得来的却是权利和尊严都破碎殆尽的半壁山河。看清了如此历史大势的同时﹐我们也看清了中国革命的意义﹐怪不得列强那么起劲地煽动对中国革命的丑化和否定﹐因为那场过去不久的革命﹐曾经重重地打碎了它们自1492年开始的全球化进程。

5

  如今历史又在以类似的形式上演。

  在巴勒斯坦和阿富汗﹐在伊拉克和黎巴嫩﹐穆斯林又在浴血奋战﹐他们依旧如同一面屏障﹐抗击着新帝国主义的进攻。但狭隘民族主义和卑劣的自私﹐使人们短视而不见大势﹐幻想偏安的政客﹐被发财梦迷醉的市民﹐一天天习惯了鲁迅所说的“看杀”。

  就天下大势的分析而言﹐在人类的古代兴起的穆斯林文明﹐是历史进程中诸古老文明的屏障。沿着地中海﹐存在着一条清晰的﹑世界史的分期线。西方不愿承认曾有过一个穆斯林屏障﹐是因为它们不仅在文化上甚至在军事上曾败于斯。但是被侵犯的世界似乎也不愿承认这个屏障 — 那是思想早已做了奴隶的结果﹗

  这不是一个整理故纸的题目﹐它如火灼烤﹐近在眉睫。在美国在新帝国主义和十字军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之下﹐向着世界作更大的进攻时﹐这一教训的意味不言而喻。

  抛弃国际主义的大义﹐将要招致的是自己的噩运。因为敌视他人文明的新帝国主义﹐在一个邪恶轴心的操作下﹐并没有打算放过你我的家乡 — 是的﹐他们并不打算放过中国。就如二次大战时绥靖主义的著名故事所教示的 — 对大义公理的嘲笑﹐对他人苦难的无视﹐最终会“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一册《史无前例的挑战》﹐揭露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危机是真实的﹐虽然它时而逼近﹐时而缓和。王小强广征博引﹐指出层出不穷的症象﹐孤愤说难﹐亮起警号﹐特别强调它的逼近﹐指出颠覆中国的“共振”可能﹐企图唤起中国的警醒。这本书象征着一个重要的进步﹕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已经走出了一批能做独立思考﹑拒绝指鹿为马的人。这样的人已经愈来愈多﹐他们批判和否决着懦弱的知识界和市侩式的民族主义﹐也许﹐与这样的思路和批判同时﹐健康的中华民族精神也会得到拯救和重建。

-------------------------------------------------------------------
[1] 王小強﹕《史無前例的挑戰》﹐香港大風出版社2006年。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张承志
张承志
自由职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