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文艺市场化的定义不是反主流

作者:佚名 来源:环球时报 2014-10-18 510

 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在文艺界、舆论界、乃至全国知识界都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尤其得到广泛传播和热议。很显然习近平的讲话回答了文艺的根本问题,而恰恰是围绕文艺的宗旨,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存在困惑和争论。

  文艺创作首先要注重社会效益,优秀文艺作品往往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相统一。但在实际中,这样的统一始终是中国这些年文艺创作的难题。群众看到的文艺作品,宣扬主旋律的常常刻板、带着说教腔,市场化成功的,有一些又远离了主流价值观,不惜把低俗的东西作为吸引公众的噱头。

  主旋律加市场成功是文艺创作必须实现的突破,国家应在这个方向上开展全面研究,坚决打通主流价值观与通俗文艺市场之间虽然看不见、但却十分顽固的障碍。

  文艺工作者应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任何国家都有主流的价值观,它们与公众的文化消费兴趣一定是契合关系,而绝非对立关系。过去的问题是,我们记录、表述主流价值观的词汇和方式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落后于日新月异的生活,而不是弘扬正能量的主题已被人们厌倦。

  不能不说,中国这些年市场化的文艺作品中,有一些以最廉价的方式树立自己的市场形象,那就是去主流化,通过宣扬低俗价值观而让自己“焕然一新”。由于“正剧”中获市场成功的太少,“反剧”逐渐塑造了市场的口味,也影响了很多文艺工作者对“市场”的理解。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真正的挑战不在理论,而在于实践。主流文艺工作者需要下大力气创作、生产一批获突出市场成功的正能量作品,它们将形成强大的说服力,重新引导文艺工作者以及相关资本对市场的认识。

  主流价值观与市场对接是个有着无限价值的金矿,官方也应当通过机制改革,撬动这个国家最有才华的人来这里发展、开拓,“追名逐利”。目前一些文艺创作者实际在竞争打“擦边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创作激情不可能充分放飞,围绕政策线和利益线的小心翼翼以及斤斤计较都是必然的。

  只有把创作的基点真正放在主流价值体系上,从这里出发开展文艺表现形式的大胆探索,才能走进那个双效益结合迄今还有些荒凉的广阔天地。看看好莱坞的电影吧,它们把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市场进行了什么样的无缝对接。类似的“主流加市场”对接在中国文艺市场上也不时出现,但它们往往“昙花一现”远未形成规模,更远未形成文艺工作者的坚定信仰。

  当然,优秀市场作品的短缺并不只是创作者和资本的问题,体制对“主旋律”“正能量”的理解恐怕也需要与时俱进,它们都应是现代化的,而且不能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而应同人们的现实经历和感受浑然一体。

  文艺创作有很多框框需要打破,这有赖于管理部门与创作者积极互动,各自承担一点相应的政策或市场风险,共同营造文艺创作的新活力。培育市场经济时代以及全球化时代中国主流文艺作品的竞争力,这是一场伟大的攻坚战。需要很多人具有开创精神,富于担当精神。试想一下,中国的未来不可能是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文化作品匮乏的奇怪结合,时代在呼唤中国出一批优秀文艺大师,他们将是中国主流文化的代表,同时是文化市场的赢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