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的图像化
《义勇军进行曲》的图像化
夏 静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935年5月,《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问世,后经由各歌咏团体在国内外场合演唱,这首歌成为国内最流行的抗战歌曲之一,在国际上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在传播过程中,《义勇军进行曲》不仅作为声音得到传唱,也作为图像为民众接受。其歌唱场景不仅得到了视觉化的呈现,歌词内容也被绘制成木刻或漫画。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和民间团体鼓励画家以绘画作为宣传工具,动员民众加入抗战队伍。当时中国百姓多不识字,绘画成了一种有效的抗战宣传方式。1938年2月12日《救亡日报》上刊载的黄茅文章指出,绘画能够“强固他们的民族意识……帮助正规军作战,加强最后胜利之信念”。其中木刻画由于本身技术特殊,材料简单,复制便利,大大弥补了抗战时期材料匮乏之缺陷,尤其受到画作者的欢迎。
1937年,为了加深民众对于《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理解,高龙生专门绘制连环画《义勇军进行曲图解》(图①)加以解释。在《图解》中,第一幅图以扬起的一双手呼吁匍匐在地的“奴隶”站起来,加注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第二幅以士兵负伤倒地的形象,表现国人以血肉之躯筑成抵御防线的坚毅与决心,配以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第三幅图中毒蛇将口伸向近处佝偻的人,以此阐发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四幅图中一群人共同朝着敌人的方向怒吼,表现出“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第五幅图中左、右边的人群分别举起自己左、右手,中间一颗爱心写上“抗战到底”,以表达全国各界团结一致、奋勇抗敌的信念,体现“起来!起来!我们大众一心”的意涵;最后一幅图则以士兵径直冲向敌军大炮的画面,表现“冒着敌人的砲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在另一幅木刻画《义勇军进行曲:救亡的画救亡的歌》(图②)中,不仅为歌词绘制图画,更附上曲谱,将歌词的文本、歌词传达的意象和歌曲的演唱方法一并呈现。如此一来,读者既能够对照歌词曲谱学着唱,又能够借助生动的画面加深对歌词含义的理解,还能够通过画面上描绘的战场上充满尖刀、枪炮、坦克,以及负伤与死亡的情况,对前线抗战情况有一“同情之了解”。
当一句歌词从歌曲中抽离出来,成为图像的标题,成为一句口号,则具有更强烈的号召性与呼吁性。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表达出了当时民众普遍的心声———“不做亡国奴”,许多杂志刊载了以此句歌词为标题的木刻画。1936年《创进月刊》5月纪念号封面刊载了一副木刻画(图③),画中人群高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旗帜,喊着“五•一!五•三!五•四!五•九!五•卅!”,群情激昂地向敌人冲去。画面上方翻涌的风暴,象征着紧张的战场形势,也增强了此画的视觉冲击力,引导读者感悟画中人物的爱国热情。
为了表现出形势的危急,“吹响的号角”和“高举的右手”也经常被使用。嘉哲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图④)中,绘制了士兵吹响高声喇叭的形象。号角本身意蕴丰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预示着战场形势的紧急,军队须立即作出迎战准备;若在战场外吹响号角,表明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存亡之时,所有中国人要立刻团结起来,争取自由与独立。在另一幅木刻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图⑤)中,人物有力的右手象征着画作者相信自己充满力量,也藉此激励国人。
除单幅画作外,还有围绕某句歌词创作的专题画作。比如,在木刻画《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大家起来》(图⑥)中,既有对义勇军头像和作战状态的细致刻画,亦有对高举“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是英勇抗战的战斗员”的抗日群体的赞赏性描绘,还表现出士兵听到捷报后高举双手的喜不自胜。
可以看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内容不仅被完整地呈现于木刻画中,其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意涵也借助各种视觉符号得到阐释,包括“激愤向前的人群”、“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旗帜、“吹响的号角”、“高举的右手”等。《义勇军进行曲》通过声音的视觉化、歌词的图像化,为抗战文化宣传运动提供了诸多象征符号,以此激发民众的救亡热情。在现代中国木刻版画中,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的歌曲转化成图像并非单一现象。今天,在研究一首歌或一副图时,可以关注声音和图像两个方面的呈现,由此分析其创作的历史语境和象征意涵。(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本文据作者在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近现代音乐、音乐人与爱国情怀”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改写)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