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界、文学界、艺术界应该从战狼2的火爆得到什么启示?

作者:刘 仰 来源:微信公众号“刘仰” 2017-08-13 1951

影视界、文学界、艺术界应该从战狼2的火爆得到什么启示?

 

 

影视界、文学界、艺术界应该从战狼2的火爆得到什么启示?

很多年前,有一部米国电影很火爆,我忘了是哪部电影。记得一位影视界朋友看过多遍之后得出了统计数据:米国人的这部电影里一共杀了多少人,毁了多少辆汽车(大约40多辆)。这位影视界业内人士说:我们国家的电影比不过别人,因为我们没钱,砸一辆汽车都舍不得,怎么拍出好电影。这是对电影的一个很另类的评价标准。如果这个标准能成立,电影只要比杀人多、毁汽车,或者摧毁其他东西越多越好,那也挺简单。时隔多年之后,我发现中国电影的确在这个方向上与米国电影接轨、比肩了。

《战狼2》里杀了多少人,毁了多少汽车,我没统计。比毫不吝啬毁汽车更显大手笔气派的是,《战狼2》还毁了不少坦克。从杀人、破坏、毁东西的角度,这部电影确实与米国电影或欧洲电影有一拼,不输于外国电影,大致可算是在同一水平上了。动作、武打也不错,看着挺热闹。杀人如麻、烟火爆炸等的情节经电玩游戏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会让观众觉得过瘾,甚至觉得不可缺少。但是,如非虚幻科幻题材,在现实题材中,一个和平国家往往很难找到这类故事的真实依据。所以,将这类故事放在国外,就可以让电影人放开手脚,爱怎么杀就怎么杀,爱怎么炸就怎么炸。好莱坞经常这么做,《战狼2》也没跳出这一窠臼。简言之,《战狼2》是按好莱坞模式拍摄的一部商业片,好莱坞的爱国主义原则也得到了体现。只不过,由于是中国人拍的,爱国主义没有像好莱坞那样是爱米国,而是爱中国。这就是这部电影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因此,故事、编剧之类的瑕疵就不说了。

据说《战狼3》已在筹划。按这个路数,它很可能依然会杀人如麻,毁东西的级别也将更高,例如军舰、飞机之类。反正,只要故事能沾边,电脑特技已经绕开了真毁军舰、真炸飞机的困境。随便杀随便炸,没事。只是不知道它会选择哪个合适杀人放火的地点。但是,它也很可能类似史泰龙的“滴血”系列,到了第三滴血、第四滴血,也许就会让人觉得平淡,市场欢迎程度难回高峰。这往往也是学好莱坞的宿命。但未来的事情多说无益,即便未来证明我料事如神,最多给自己增加点吹牛的资本。还是说说当前的这部电影。

我曾经说过,随着中国有钱了,中国电影人在技术上学习好莱坞或西方电影已没有多少障碍,实在不行,花钱雇外国人呗,有钱谁雇不来?有钱什么设备买不到?西方的技术封锁似乎并不针对电影行业。恰如中国制造,技术手段上中国已接近外国水平,但在产品设计方面,类似华为那样领先的还不多。电影也一样,技术模仿好莱坞没啥难度,但在电影的精神、理念层面要赶超欧米还有难度,还比较滞后。关键是我们在解释当今中国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战狼2》即便在弘扬爱国主义方面,也没有超过好莱坞逻辑:米国可以爱国,为何中国不能爱国?米国超人、超级英雄永远打不死,为何中国英雄不可以?反正,学好莱坞学得挺像。好莱坞有的,就是我们也可以有的理由和依据。有不同意见?跟好莱坞说去。为何不见你对好莱坞提类似意见。诸如此类。

然而,这种分析并不能解释《战狼2》为何会火爆。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火爆不完全在电影本身,而在当今中国社会大背景的一个明显变化趋势。即,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民众的自信心、自豪感日益高涨,中国民众的大国民心态逐渐形成,中国的民心已日益需要扬眉吐气的痛快宣泄。而《战狼2》在精神层面上恰恰与这个大趋势相吻合,而非像某些电影在精神理念上日益走向小众化、扭曲化、阴暗化。

中国民众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并非今天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不说,新中国成立后,像《英雄儿女》、《上甘岭》之类的电影,在弘扬爱国精神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只不过后来有一段时间,以“河殇”、“国民劣根性”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极尽丑化,以至于不骂中国、不骂中国人差不多都属于不正常,骂得越狠、越极端,越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虽然在一段时间里,也出现过《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等试图矫正的书籍,但实事求是地说,那些书在那个时候,都没有被主流媒体接受,只处于边缘状态。而《战狼2》仅仅凭着精神层面的一个坚定的转变就获得了市场成功,的确说明中国民众的心态的确呈现了一种大势所趋的方向。

由此,《战狼2》也向中国的各类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参照:文艺工作者如何把握这个时代趋势,让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也算知识分子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市场的资本力量、各类国内外评奖标准、畅销作品的参照,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几十年,使他们深受西方中心论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他们常常深陷于伤痕文学、揭露文学、阴暗文学、反抗文学的狭隘观念中,因而,基本上沉湎于“中必输”的负面情绪宣扬中,或者轻视中国观众的欣赏要求,只是用一堆极为庸俗的搞笑来寻找低级趣味的每一个入口。他们没有将这些社会现象放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与今天的中国民众普遍心理的转向呈现出较大的反差。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的很多文艺工作者已经落后于民众心理的转变,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只是浪费和垃圾。

《战狼2》在电影制作技术方面没有超出好莱坞水平,对此我们也不必多加指责,毕竟,一个作品能否吸引观众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实事求是地说,好莱坞在这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战狼2》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用好莱坞的方式,讲了一个关于中国爱国主义的故事,从而顺应了广大中国民众当今的社会心理,因此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值得肯定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不能得到广泛传播,这种正确常常是无效的,而《战狼2》显然避免了很多正确作品无人问津的命运。同样需要指出的是,仅仅在爱国主义问题上将中国和米国换位还是不够的,迎合观众心理未必是长久不败的灵丹。

影视界、文学界、艺术界应该从战狼2的火爆得到什么启示?

从更抽象的角度说,世界秩序如果没有任何改变,中国的爱国主义如果只是在旧秩序里换一个新主人,它也不会长久。米国电影市场对《战狼2》并不看好,一方面说明米国民众的心理还没有改变。别说米国了,就连中国周边国家可能也还不能那么容易接受《战狼2》继承米国惯例的做法。另一方面它也应该促使我们考虑:在爱国主义和世界秩序的话题上,我们是否应该提供一种与米国惯例不同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吸引外国观众的关注,哪怕只是刺激他们的好奇。这就对中国的艺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阶段来说,能够迎合中国观众心理,已经被证明是有市场的,值得其他领域艺术工作者借鉴。顺应这个大势所趋会给艺术工作者带来收获。就未来而言,我们更希望中国的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可以提供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尤其是外国观众,改变他们对中国的认识,甚至是对西方自以为天经地义的价值观体系的反思和质疑,那才会让全世界看到一个真正的中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