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赏析

作者:汪建新 来源:解放军报 2020-12-31 1672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赏析

 

汪建新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赏析

为铭记1927年9月秋收起义这段历史,毛泽东曾挥毫写下《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最早由传抄发表在《中学生》杂志1956年8月号,是谢觉哉在《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披露的。这首词的词题是《秋收暴动》。1957年7月,《解放军文艺》一篇评论毛泽东诗词的文章也披露了这首词。直到1986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选》,这首词才正式发表。编者根据毛泽东修改稿,将“修铜”改为“匡庐”,将“便向平浏直进”,改为“要向潇湘直进”。纵观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和诗词创作,《西江月·秋收起义》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毛泽东在描述《菩萨蛮·黄鹤楼》的创作背景时解释说:“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湘鄂赣粤4省的秋季武装暴动。

会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改组湖南省委,筹备和策划秋收起义。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约 5000人,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起义的原定计划是在修水、铜鼓、安源同时暴动,分头进攻平江、萍乡、醴陵、浏阳等,待各路胜利后,合力攻打长沙。因敌强我弱,起义军屡受重创。9月14日,毛泽东毅然决定改变计划,命令起义各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晚,起义军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

《西江月·秋收起义》上阕写秋收起义队伍的组成和暴动计划的进攻方向。“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语言近乎白话,开宗明义。起义部队既有国民革命军,又有工农武装,特别是农军所占比重较大。“军叫工农革命”,秋收起义部队破天荒地使用了“工农革命军”的番号。“旗号镰刀斧头”,起义军军旗底色为象征革命的红色,旗中央是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白色五角星,五角星内镶着镰刀和斧头,代表农民和工人;旗面靠旗裤一侧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农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标志。斧头本应是铁锤,因为铁锤看上去像斧头,人们都误以为是斧头。当年曾有一副这样的对联:“斧头劈出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词的首句点出军名、旗名,而秋收起义的历史地位正源于此。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匡庐”“潇湘”原作“修铜”“平浏”。修水、铜鼓都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而平江、浏阳是进攻方向。修改之后,以庐山代表江西,以湘江和潇水代表湖南,诗意大为增强。“不停留”突出了起义军勇往直前;“直进”表现了直捣敌人要害的坚强意志,也隐含了进攻长沙的原定计划。

下阕着重分析秋收起义的原因、浩大声势与深远影响。“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农民同仇敌忾。“重重”形容地主压迫沉重,“个个”突出了农民反抗的势力之强。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共产党人的引导,农民群众不断觉醒,武装暴动一触即发,箭在弦上。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本应充满获得感,却因地主重重压榨而变得愁思百结,暮云沉沉。“霹雳”是风暴雷雨前的征兆。秋收起义犹如一声疾雷迅猛爆发,使敌人猝不及防。

毛泽东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在《念奴娇·井冈山》中感慨道:“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这种人生体验要从秋收起义开始算起,它是毛泽东奋斗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最大的志愿是当一名教师,其次是记者。1921年,在新民学会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法”时,毛泽东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旧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不断激发起毛泽东的救国救民之志,彻底改变了毛泽东最初的职业选择,促使他成为一个致力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革命家。

秋收起义之前,毛泽东做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甚至曾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湖南新军中当过半年兵,却从来没有做过军事工作。但是,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彻底警醒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用“武装的革命”去反击“武装的反革命”。毛泽东把他的革命理论归纳为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65年3月,他在会见叙利亚客人时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霹雳一声暴动”的秋收起义,使毛泽东的个人角色和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此,毛泽东开始分析敌情、排兵布阵、带兵打仗。他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为改写中国历史、叱咤风云的革命领袖。

毛泽东军旅诗词创作的重要篇章

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以《旧体诗词十八首》为总标题,首次发表毛泽东18首诗词。《诗刊》还刊登了毛泽东致臧克家等人的信件,信中写道:“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这部分地解释了毛泽东生前为何没有正式公开发表《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一生都在写诗作词,他的创作有三个高峰期,分别是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前二者属于战争年代,他把诗情融入战争,军旅诗词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成就很高。秋收起义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重大转折,是毛泽东马背吟诗的重要起点,《西江月·秋收起义》也是毛泽东军旅诗词创作的重要篇章。

就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而言,《西江月·秋收起义》具有分水岭的意义。此前的毛泽东诗词,也写得心潮激荡、慷慨激昂,也在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患与呐喊。它们更多的是抒发一种“书生意气”,展示了一个热血男儿的宏图大志和壮怀激烈,寄寓了一个革命志士对崇高事业的深邃思考和积极探索。那种“书生意气”与“马背吟诗”相比,无论在内容、题材还是风格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江月·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诗词为之一变,诗风转入纪实,走向战争。战场硝烟不再是想象中的场景画面,而是他的生存状态,“鼓角”“炮声”“开战”“战地”“行军”“命令”“席卷”“枪林”“鏖战”“弹洞”,等等,这些用于描写战争的字眼,开始在毛泽东诗词中频繁出现。毛泽东军旅诗词,笔力雄健,是他亲历的战争风云的真实写照,成为讴歌人民战争的壮丽史诗,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精彩华章。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2
0
8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