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根先:汉字书写与文化传承
汉字书写与文化传承
全根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血脉之根、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汉字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汉字危机已彻底消除。在王永民先生发明“五笔字型”、输入速度早已超越西文的21世纪,仍有人感叹:汉字是一种低效率文字!这个感叹不知从何而来?与此同时,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对汉字书写正变得日益生疏,“提笔忘字”现象异常严重,却是不容否认的一个事实。
汉字的传承离不开书写,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本身也成为一种文化。在西方人看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与汉字书写有关的就占两项:造纸术与印刷术。由汉字的书写还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两个艺术门类,即书法与篆刻,2009年两者同时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汉字发明以来,与汉字书写关系最密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当属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文房四宝”之名究竟始于何时,现在已无法定论。北宋时,苏易简所著《文房四谱》,对这四种文具多有介绍;梅尧臣在《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中写道:“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可见当时它们已成为书房中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据悉,福州市鼓楼区茶园山发现的南宋许峻墓中有整套“文房四宝”作为随葬用品,张家口市宣化区辽代张文藻家族墓葬壁画中,也有不少将笔墨纸砚绘于一处的壁画。
然而,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房四宝”,在现代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其产业正日趋萎缩、传统生产工艺濒临失传,却是令人堪忧的现实问题。截止2014年12月,在国务院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文字相关的项目有47项。其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除书法、篆刻外,还有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雕版印刷技艺和 活字印刷技艺等。这些项目的入选,恰恰反映了它们正面临文化传承的艰难处境。自宋代以来,“文房四宝”中,以宣笔(安徽宣城,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广东肇庆端砚、甘肃卓尼县洮砚与之齐名)作为代表,其产品畅销海内外。然而,即便是这些传统品牌,于今也面临传承危机,兹略举几例说明。
湖笔制作后继乏人
湖笔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素有“笔中之冠”美誉,其制作历史十分悠久。西晋学者崔豹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说:“蒙恬造笔,即秦笔耳”,认为秦朝大将蒙恬发明了毛笔。五代时期学者马缟在《中华古今注·卷中·牛亭问书契所起》中说: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为兔毫竹管笔也。”不过,根据现代学者研究,毛笔使用的历史实际要早得多,甲骨文时代已有毛笔书写了。人们把毛笔的发明权给予蒙恬,可能只是为了表达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并不鲜见。不过,至今在湖笔的主要产地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仍有蒙恬庙供之,却是事实。每逢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三月十六日和九月十六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他们膜拜“笔祖”,企盼事业兴旺、生意兴隆。
湖笔的发源地善琏镇制笔业约始于晋代。据清代同治《湖州府志》记载:“(善琏)一名善练,以市有四桥,曰福善、保善、庆善、宜善联络市廛,形如束丝,故名。居民制笔最精,盖自智永僧结庵连溪往来永欣寺,笔工即萃于此。”智永即“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王法极。千百年来,湖笔生产在善琏绵延不绝,其技艺亦不断进步,涌现出众多的制笔巧匠。语云:“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1〕一般认为,元代以前以宣笔最为有名,唐代柳公权、北宋苏东坡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代以后宣笔逐渐取代湖笔地位,这与元代大文豪赵孟頫密切相关。赵孟頫生于浙江吴兴(今湖州),系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位极人臣,又是书画名家,流风所及,湖笔身价自然倍增。相传赵孟頫对制笔技艺十分重视,一管不符合要求,即要求拆了重做。
湖笔之所以能够取代宣笔而独占鳌头,当然不仅是因为赵孟頫的“名人效应”,主要是因为其长久以来保持质量上乘。湖笔由纯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据统计,湖笔制作一般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其质量标准有所谓“三义四德”之说,“三义”即“精、纯、美”,“四德”即“尖、齐、圆、健”。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是可以面世的合格产品。湖笔品种繁多,有软毫、兼毫、硬毫三大类、近三百多个品种。以羊毫为例,传统上只选取浙江省杭、嘉、湖地区所产优质山羊毛,以其羊毫锋嫩质净。笔工们将这些优质笔料再按质量进行分类,分出“细光锋”“粗光锋”“黄尖锋”“白尖锋”“黄盖锋”等四十多个品种,每个品种之下,还可以分出若干小类,可见其精细程度。正因为有如此严格的质量要求,才打造出湖笔持续千百年的文化品牌。
在现代化、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转型、书写习惯和工具的重大变革,以及某些商家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湖笔制作的生态环境已发生了极大改变,湖笔生产面临工匠流失、传承乏人、青黄不接的情况日益严重。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性传承人为邱昌明。邱昌明16岁便进入善琏湖笔厂,数十年来熟练地掌握了湖笔生产的所有工序,他做出来的笔,笔头锋颖清晰,笔身光白圆直,使用的人无不感到得心应手。然而,如今他也是年届70的老人了。2014年,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在开展“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书写与传播”记忆资源建设项目时,专程赴湖州采访了邱昌明,并请他到北京参加了当年12月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我们的文字”大型展览。根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目前湖笔厂的工人中很少能见到年轻人的身影。
制墨技艺有待传承
徽墨是中国特有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墨产地主要在黄山市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汤口镇,以及宣城市绩溪县等地。徽墨以其特有的制作工艺,素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而享誉海内外,世人以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而称许之。截至2016年底,黄山市有徽墨从业人员近16000人,其中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07人、传承学习基地13处,徽墨生产企业和手工作坊近20家,年产徽墨278万吨。与一些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相比,应该说,徽墨的传承和发展状况还是不错的。然而,就徽墨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而言,却不无隐忧。
徽墨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末年。由于“安史之乱”,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南唐时,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廷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奚氏一家从此更姓李。从此,歙州李墨名扬天下,有“黄金易得,李墨难获”之誉,全国制墨中心南移到了歙州。其后,又涌现出耿氏、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等制墨名家,徽州墨业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期,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药物成为药墨。明代中期以后,整个徽州地区出现了“徽人家传户习”的制墨景象,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至清代,徽墨代有传人,并制作了不少珍品,如“苍天珍品”“潇湘八景”“八宝奇珍”“十二生肖”“十八罗汉”“玉蝉墨”“宝剑”等。
建国以后,徽墨生产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又获得新生,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电脑和手机的日益普及,“文房四宝”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传统的墨汁被化学墨汁替代,甚至人们根本不需要用墨来书写了,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在墨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紧缺、价格疯涨,人才匮乏、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制墨企业的效益不佳;加上传统徽墨制作中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制烟环节,又脏又累,需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学、愿意干。与此同时,老一辈制墨艺人或因年老体弱而退休,或因生病而离世,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爱军年龄并不算大,于今已有近四十年从业经验,设计和制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2014年,在接受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采访时,他说:我们现在有一帮人是长期不可能放假的,我们到了冬天的时候,会增加更多人,就是专门取松烟。有的这个季节家里不忙的,也会来做墨,会帮着炼烟。我们现在有三十几个人,全年是不间断生产的,因为每年有这么多的销售量。现在我们厂里年龄低于40岁的人基本上没有,我讲的是一线上生产的,办公室包括销售都不搭界的,这是个大问题。传承的是人,咱们这边还是缺人。材料可以分析,技艺可以用图像、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但是,没有人去学、去传承,没有人都是空的,所有的事都是事在人为,现在做墨的人很难找。
汪爱军还说:墨是中国的文化艺术,它是丢不掉的,它是画画、写字的载体。中国传统的书法跟绘画,只要存在,就依赖墨,所以文人就很爱这个东西。目前来讲,我的目标就是把康雍乾的东西、把最高境界的东西学好,我就感觉很满足了。墨分五色,枯也好,湿也好,你写字转锋的时候,它要很流畅。有人讲我要笔到哪里墨跟到哪里,就是要跟着我的心走,我的心要求我的笔画到哪里,我的墨要跟到哪里,他要达到这个境界。有的墨一写就枯掉了,转锋的时候就转不过来。你看那个《兰亭序》的转锋、勾线,那种笔法,都是淋漓尽致地去体现的!我们是做非遗传承的,把古代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你有好东西我们来研究,我们来跟上。你要想把这个东西恢复好,你就是把古人的东西先学到。
宣纸工艺需要保护
明清以来,中国书画可以说是“宣纸上的书画”,书画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宣纸上的艺术”。有人说:“中国人提起宣纸,就如同日本人提起茶道,那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亲切温暖的感觉。因为,宣纸实在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和京剧、中医,还有《红楼梦》一样,简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不可想象,假使没有宣纸的话,文征明、石涛的名作如何存世,朱耷、郑板桥的愤世嫉俗如何表现; 不可想象,没有宣纸的话,齐白石如何泼墨群虾,徐悲鸿又如何驰骋骏马。大师们的书画艺术一旦失去最好的物质载体,其天才表现将会大打折扣,那么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八分的刘海粟,七成的李苦禅。”〔2〕由此可见,宣纸作为中国造纸术发明以来受到历代文人特别是书画家所青睐的一个文化产品的重要地位。
据考证,“宣纸”作为一个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大概始于唐代画家张彦远。他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提到“宣纸”。该书写成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唐僖宗乾符元年( 874)刊行。其卷二上云: “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3〕张彦远所说“宣纸”,当为宣州所产之纸。唐代以来,宣纸一直为人们所爱好,历代封建王朝都把泾县宣纸列为贡品。光绪十二年(1886),宣纸还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与欧美诸国。宣纸作为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其制作技艺已成为中国手工造纸技艺的“活化石”。2006年10月,“宣纸制作技艺”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9年10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宣纸的制作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6月发布、并于2008年10 月起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宣纸(GB/T18739-2008)》对宣纸的定义是:“宣纸:Xuan paper 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Pterofeltis tatarinowii Maxim) 和沙田稻草,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泾县独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4〕根据传统宣纸制作工艺要求,整个宣纸生产过程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可见,要掌握这一套复杂的生产工艺,不但需要师徒之间的代际传承,还要制作者长期的实践和不断摸索。由于这种手工制作程序大多仍不能被机器制作所取代,对于学习这门技艺的人来说,不仅需要掌握技艺本身,在当今时代还要克服原材料缺乏,承受清贫、工作枯燥等许多外在因素干扰。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令人担忧。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斯图尔德(Julian H.Steward)在其《文化变迁理论:多线性变革的方法》(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生态”(cultural ecology)的概念,并很快被学术界所接受,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有人认为:“文化生态理论对解决人类文化危机特别是对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5〕在对文字书写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中,我们应当统筹兼顾,重视“文化生态”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中华文化世代相传,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程建中、王文章、郑长铃:《湖笔制作技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2〕祝晓风:《纸寿千年举世珍: 有感于〈中国宣纸〉的出版》,《博览群书》,1994年第4期。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宣纸(GB/T 18739-2008)》,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年版。
〔5〕朱以青 :《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可持续发展——兼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山东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 2 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