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可以饿死,偶像不能不出道?“借贷追星”在青少年群体蔓延

作者:邵鲁文 杨 文 来源:半月谈 2021-07-24 503

自己可以饿死,偶像不能不出道?“借贷追星”在青少年群体蔓延

邵鲁文   

“自己可以饿死,偶像不能不出道”。半月谈记者发现,不少粉丝为给“爱豆”打榜投票,以集资方式借贷追星。这一风气正在向低龄人群蔓延,值得警惕。

1

明知借贷也要应援?

“借贷追星”正在蔓延

山东某高校辅导员马诚告诉半月谈记者,“00后”学生追星很狂热,粉丝组织圈层化现象凸显,在后援会强大的号召力和组织力下,借贷追星的现象不断蔓延。“甚至有‘学生粉’在各类借钱平台欠款过万元。”

大二学生小岚是某当红男星应援团成员。她说,在应援团里,买专辑、追片场、集资打榜成为硬性任务,家里每个月给的1500元生活费根本不够用。在其他成员推荐下,她一直在用借贷软件。追星不到一年,已经透支消费4000多元。

社交平台“隐诱”粉丝借钱打榜。“只要借钱,点赞量就翻倍!为了‘爱豆’数据,不缺钱也会去借钱。”一些社交平台诱导粉丝充值打榜,利用隐性规则为借贷平台引流。例如,某社交平台上的借钱平台,将借钱金额与内容点赞翻倍数量进行捆绑,诱导粉丝靠借贷为“爱豆”刷数据,借得越多翻倍越高。

自己可以饿死,偶像不能不出道?“借贷追星”在青少年群体蔓延

半月谈记者在一些网络平台浏览发现,榜单成为平台展示明星人气的重要形式。半月谈记者在某位明星的话题页面下看到“昨日人均127.12元,今日人均133元”“无论金额多少,最重要的是不能停”等内容。

某当红男星后援会“粉头”说,谁都希望自己的“爱豆”能够排到榜单前列,于是鼓励粉丝“做贡献”成为粉丝团最重要的任务,粉丝“贡献值”会被公开排序。氛围烘托下,越来越多青少年宁可借钱也要“贡献”。

青少年群体是追星 “主力军”,而该群体缺乏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家长给的生活费,难以为“爱豆”打榜。在此情况下,年纪越小的粉丝就越容易落入借贷追星的陷阱。“以前追星是精神迷恋,现在追星靠真金白银。”多位受访家长反映,自家上中学的孩子加入粉丝群组后,开销变大了,隔三差五向自己要钱追星。未成年无法注册借贷平台账户,便偷用他人信息违规注册。

2

粉丝团组织化、产业化,

“追星文化”变畸形

多名明星后援会负责人表示,过去粉丝团是自发形成的松散组织,如今的粉丝组织已形成严密架构,分工明确、纪律严格、动员能力强,有的甚至采取准军事化管理。

随着社交平台不断强化娱乐板块,评论和点赞量、视频播放量、粉丝礼物数等都成了左右明星人气的量化指标。这些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的后援会不断号召、动员狂热粉丝“用钱去买人气、买热度、买流量”。

业内人士直言,粉丝如同韭菜,无论是粉丝组织、社交平台还是明星团队,无不瞄准粉丝经济下的巨大商机。“一些专业化运作的粉丝组织,甚至会按经济实力、消费金额等标准将粉丝成员划分三六九等。”

自己可以饿死,偶像不能不出道?“借贷追星”在青少年群体蔓延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网络平台推出的综艺节目,将明星人气与广告产品绑定,除了常规投票渠道外,购买赞助商旗下的产品也可以为明星提高人气。某青年演员后援会成员透露,每当重要节点,平台便“造势”鼓励粉丝购买产品用以投票,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青少年便选择借贷方式透支消费,“砸锅卖铁捧爱豆,花呗消费3000元”,长此以往逐渐形成惯性。

饭圈集资也蕴含金融风险。一档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结束后,一位青年女歌手后援会公布的账目显示,后援会共集资949.5万元,总支出946.9万元,支出主要用于打榜和购买明星周边产品。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粉丝组织集资小则成百上千,大则数百万,且都由粉丝自发募集。但由于组织内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一些“粉头”权力过大,经常出现资金流向不明、账目弄虚作假等问题,甚至组织者圈钱跑路事件也有发生。相关行为处在监管灰色地带。

一名“粉头”说,集资充满潜规则和话术陷阱,不仅有专人负责鼓动粉丝,说些“投入越多爱得越深”“有多大能力献多大爱心”的话,还有人带头“插旗”,以身示范,怂恿粉丝参与。

3

规范偶像产业,打击不良诱导

多家研究机构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国偶像市场总产业规模预计达1400亿元。受访专家认为,在快速增长的产业规模下,亟待加大对饭圈借贷追星等不良行为的监管力度。

一是探索行业公约规范,倡导理性追星。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侯国跃呼吁,娱乐、影音等行业的相关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在加强业内自律的同时向社会传递健康、理性、有度的追星理念。

二是加强饭圈集资行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山东辰静律师事务所主任陈静说,饭圈组织近年来数量增长明显,募集资金行为愈发频繁。这类组织成员大多是青少年,缺乏辨识能力,管理大额资金缺少专业人员参与。建议对相关组织大规模集资行为强化监管,杜绝挪用、跑路等隐患。

三是纠正网络社交平台不良倾向。作为打榜冲榜等不健康追星文化的始作俑者,社交平台应进一步加强自我规范。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主任朱强建议,对花钱刷票、打榜的人气量化指标进行纠偏,严格监控大额集资、高频率刷票行为。网信部门需适时约谈存在不良导向的平台,督促其整改到位。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6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