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与许倬云的是非恩怨

作者:李敖 许倬云 来源:千山老余 2025-08-06 663

李敖与许倬云的是非恩怨

李敖与许倬云的是非恩怨

许倬云于2025年8月4日去世,在他之前,李敖于2018年3月18日去世。而这对冤家大佬的龃龉由来已久,从下面的文字中可窥一斑。

(一)

李敖:我眼中的许倬云

所谓《文星》“复刊三号”,在11月1日出版了。封面标题“今日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许倬云”,并刊出那一幅“毛公鼎”型的玉照,我一直忍不住好笑。翻过页来,在目录右上角,还是那玉照,下面再标题“许倬云先生的学术热情及社会良知,足为知识分子塑像、定位之典型”。我更好笑了。

我笑封面上说许倬云是“知识分子的典范”,因为台湾知识分子除李敖之流的硬骨头外,都是朝国民党翘屁股的,若解作是此中“典范”,尚可通过;但目录右上角说许倬云有“学术热情及社会良知,足为知识分子塑像、定位之典型”,可就太侮辱“热情”与“良知”了!——打着《文星》的招牌,如此荒腔走板,我可看不过去,我非拆穿不可!

残疾弄人

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的许倬云,一出娘胎就有四肢萎缩的怪症,这种怪症,一百万中只有六个,而他独占六分之一。怪症是四肢畸形、且呈向后扭曲状,以致握笔、拿筷子,笔、筷都上端朝前倾斜、下端直指自己。至于走路,他一百五十公分高的胖身体,却脚丫子朝后,走起来将往复旋,又滑稽又可怜。后来开了一次刀,把脚丫子朝前搬,走起路来,可怜稍减,滑稽如故。

在台大历史系时,他是我们学长,我们亲眼看过他这种惨相,大家都很同情他。他又会拍马屁,老师们更同情他。结果这种同情,使他占尽了便宜,渐渐“忘了我是谁”,性格变得暴戾跋扈起来,令人难过之至。

按说人生有残疾,是先天的,只怪他爸妈,你提它干吗?只是“复刊三号”中,提到残疾“对他日后的人生观、治学态度,及对世情万物所怀抱的信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既然如此和他有关,也就不得不提。总之,第一、残疾使这个人占尽便宜;第二、残疾使这个人心理其实有故障,他的见解,有的也就大成问题。“复刊三号”中夸奖他“个人竟然可以没有丝毫避讳地,拿自己外在缺陷开玩笑”。

事实上,我所知道的却有另一面。梁实秋对我说,有一次开一学术会议,会议厅外有高台阶,他看到许倬云很辛苦地在爬,心有不忍,就跑过去扶,不料许倬云登时大怒,厉声高叫,斥以“你走你的,你少管我!”——梁实秋不小心,伤了许倬云的自“卑”心固属不当,但别人一番好意,自己却大发脾气如此,实未免心理故障也,这岂是“拿自己外在的缺陷开玩笑”的心胸吗?

李敖与许倬云的是非恩怨

李敖

如此良知!

至于“复刊三号”说许倬云如何有“学术热情及社会良知”,则多是胡吹瞎捧。“复刊三号”中又说他是“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斗士”云云,更是胡扯。许倬云其实只是最善于谄媚权贵的一个怪胎耳!凡是看过他写《寻真理的李济之先生》的人,或是《追念王雪艇先生》的人,都不难看出他多么会拍权贵马屁!

许倬云在《追念王雪艇先生》中说:

中国在无可奈何的情势下,不得不签订中苏间的新约。明知这是丧权辱国的条约,没有人愿意担任签约的任务。但是国家在那种情势下,此约又非签不可。雪公忍辱负重,毅然出使,不仅任劳,而是为国任怨。天下事,任劳易而任怨难,也只有仗这份问心无愧的书生本色,他才能吞下这口难忍的内心伤痛。这番国之大臣的苦心不是一般血气偾张的虚骄之辈能了解的。(《传记文学》第三十九卷第四期)

王世杰听命于蒋介石,卖了国,许倬云居然还做肉麻的谀词,还说是“书生本色”,真使我们感慨:许倬云不但不知人间是非、不知人间公道,甚至不知人间羞耻为何物了!若说为了做学阀接班人,因而拍李济马屁,写谀词犹可说;但为了歪曲历史,却拍王世杰马屁,则显然是心理故障的范围(王世杰做中央研究院院长时,包庇学阀,许倬云亦受其惠)。前面我说残疾使这个人心理其实有故障,他的见解,有的也就大成问题,就是在此。所以,今天“复刊三号”所说:

许先生的职业是学院的历史学者,却承袭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中国士人一向秉持是非分明的良知,以弘毅任重的抱负自期,谋道不谋食的气节自励,又有抨击权贵、刚毅不吐的执著。

等话,事实上正好相反,实在不值我们一笑——虽然我们实在忍不住笑。

恶声相向

二十多年前,我主持《文星》时候,许倬云巴结我,十分卖力。但为了我写文章批评他的主子李济(中研院史语所长)、沈刚伯(台大文学院长),1963年11月5日,他约我和萧孟能、余光中去他家。为了他行动不便,我同意了。这天我有简略日记如下:

一、南港来的消息:李济读了文章,拍了桌子。

二、夜在吴相湘家,沈刚伯托他转告我:“在过去,我没说过李敖什么坏话,虽然我也没帮他什么忙;从此以后,我也不会说他什么坏话,当然我也不会帮他什么忙。”孙德中在座,对我说台大文学院,在中国还算是好的。我说,正因为文学院在中国有领导地位,所以我们该更要求它有生气。

三、夜在许倬云家,互恶声相向,光中在座,颇劝慰。

四、晚与孟能决定,拒与李济晤面。

许倬云那晚想在我面前充老大,结果不欢而散,为他始料所未及。后来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以帮我出国为饵,意图修好,原文如下:

敖兄:

前晚晤谈,谅不以过分率直为嫌,亦以天生才智不易,不愿见其不在沃土。今日偶与友人刘子健谈及在美各处研究近况,知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有Grieder教授正在研究胡适之,该人系哈佛出身,曾在广州读过书,并曾来台学中文,若以您处资料告之,彼必邀去任助教。您可以有一安静环境得到良好训练,及安定生活完成其余四十万字。此人地址:Prof. Jeny Grieder, History Dept.,Ohio State Univ.,Columbus, Ohio.学校亦颇不恶,不知愿考虑否?祝好!

许倬云 12.10

我懒得理他,因为他信中提到的洋教授,在研究胡适上,其实连做我助教都不配!我才不屑跟这些华洋学人打交道呢!

写信怒斥

过了三年,因为他又来流言又来媚眼,我有一信给他,全文如下:

倬云呀倬云:

你向别人说“李敖没有著作”,别人把这话转给我了,我真为你叹气。我叹气,为的人人都知道许倬云是手跛子、脚跛子,都还不知道他原来还是瞎子。他若不是瞎子,怎么会说“李敖没有著作”呢?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著作”指的是什么?大概是你们南港和罗斯福路四段学阀们所谓的“学术论文”吧?如果是这一套,那太容易了!你看过我的毕业论文吗?我的毕业论文《夫妻同体主义下的宋代婚姻的无效撤销解消及其效力与手续》得了九十四分,已被我发表在我的《历史与人像》里,比起你那八十八分的不敢发表的毕业论文《中国古丧礼中殡制探源》,你不脸红吗?我们都是搞婚丧的,可是谁的论文见不了人呢?谁的论文在抄李玄伯的著作呢?你是聪明的,你明白!

你的另一篇文章——《中国古代最高神的观念》,竟央求沈刚伯题字,难道这也算学术吗?如果这是学术,什么是马屁和狗屁呢?

现在你做了历史系主任,算是你马屁到家。不过你总该知道,乱来是不行的。南港你的女秘书蓝小姐,已被你逼婚得下海做舞女,我特别去访问她,她口中你的劣迹,还多着呢!我都做成了笔录。你去台大,又不自检束,居然整天接送居浩然的女儿,招摇校内外,成何体统?你该到重庆南路衡阳街交叉口的小摊上,买买我的朋友袁瓞先生“天鹅饼”,在吃不到“天鹅肉”的时候,姑且“买”饼充饥吧!

你又托人转话给我说想暗中帮我出国云云,告诉你,你少来这一套。美国国务院邀我访问我都谢绝掉,谁要你这学界掮客拉皮条?我李敖这辈子,定将守死此地,细看你们横行,并且记录你们的横行。当然你们只迷信权势,不在乎历史,但那是你们的事,我自有我的基督山方法。我只警告你少向我送秋波,也少说诽谤我的话,你若不要“来世报”而要“现世报”,我可以赏给法,只怕你消受不起。你本是残废之人,又会装出一副可怜相,我一骂你,人家就劝我“不要欺负他”,殊不知你专门欺负人,尤其是你追求不遂的女人。总之,愈写愈气,不同你废话了。祝你不要撞车!

李敖 1966年10月23日

从这封旧信中,可以看到不少这一代的儒林内史,其中许倬云向女秘书蓝小姐逼婚不遂,蓝小姐家境清寒,既然无法在中央研究院供职,只好下海做舞女来养家一事,尤其可以看到“今日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原来是怎么个典法、怎么个范法!真太可笑了!总之,《文星》“复刊三号”大捧特捧许倬云,全是不明儒林内史的荒腔走板,读来令人汗毛直竖,难过死也!

[选自1997年版《李敖快意恩仇录》]

李敖与许倬云的是非恩怨

许倬云

(二)

许倬云:我眼中的李敖

1960年代的气氛真是令人窒息。学校里铺天盖地都是国民党的成员,也有保护自由分子的人。陈雪屏先生是党部秘书长,他原是西南联大的教授。张群跟陈雪屏私交很好,张群跟王世杰私交也很好。王世杰、张群、陈雪屏几个人结成一条战线,尽量保护自由主义者。

台大历史系也有很多分歧,沈刚伯先生、刘崇鋐先生是一批人,思想比较自由。姚从吾、吴相湘是国民党的信徒。李守孔是姚从吾的学生,在台湾大学所谓知识青年党部,就是特务组织的一个分支,他们这批人和国民党的力量常常纠缠不清。姚从吾从外面看来是道貌岸然,白发苍苍,书呆子一个,实际上颇不简单,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他已经跟自由分子对着干。西南联大有任何事情发生,他总是在宪兵司令部开会。

为此,我不喜欢姚从吾先生。也许有一点偏见,因为我知道他在西南联大时忠于国民党,闻一多的牺牲,他要负一点责任。我一直对他不喜欢,他对我也不高兴,因为我看不起他。我觉得他品格有问题,学者不能依附政治力量来做这些事情。他捧李敖,是拿李敖做打手,打李济之,打沈刚伯,他以国民党的立场来打自由分子,他自己没有打人的本事,李敖有。但李敖后来不但打李先生、沈先生,所有人都打。

李敖聪明有余,没有章法。我跟李敖之间很不愉快,因为他说谎,偷书。他把姚从吾先生房间的书偷出去,卖掉了,有一个美国的学生在街上找到一本书,有台大历史系图章,送过来给我,说这是李敖卖出去的。等到李敖要毕业的时候,我不盖图章,所以他没毕业。

后来李敖和余光中、萧孟能都交恶了。萧孟能先生出国,把保险箱钥匙交给李敖,李敖把萧孟能的画都拿走了。他盖了图章,把《文星》的版权统统转移给他自己。多年以后,我从美国回台,萧孟能恰巧同飞机,萧先生抓着我的手,在飞机上讲了很久很久。萧孟能捧李敖出来,信任他,当他是朋友,他把朋友家里的字画偷掉。李敖对不起萧孟能。

[选自2010年版《许倬云谈话录》]

(三)

李敖与许倬云的一场官司

作家李敖不满“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在口述书籍中指他说谎、偷书、偷字画,提告求偿。2013年12月2日台北地方法院判决许赔偿新台币200万元。

台“中央社”报道,许倬云被控于2010年1月间,在大陆地区,以口述方式,由大陆地区记者撰写出版“许倬云谈话录”书籍,书中指“李敖聪明有余,没有章法。我和李敖之间很不愉快,因为他说谎、偷书”、“等到李敖要毕业的时候,我不盖图章,所以他没毕业”、“萧孟能捧李敖出来,当他是朋友,他把朋友家里的字画偷掉”等语。

许倬云,1930年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名誉教授,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历史大脉络》等。《许倬云谈话录》(许倬云口述,李怀宇撰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许倬云回顾自己为学术的人生历程,品评各家人物,不避过往恩怨,堪称一幅精彩的学林群雄图。

许倬云主张,在书籍第一版出版后,发现有非约定出版内容未删除,即要求出版社删掉批评李敖的内容,他也积极要求出版社回收书籍,避免内容继续散布,并无诽谤之意。

台北地方法院审理认为,书籍在第一版出版后,使李敖在社会上评价受贬损的文字已开始散布,许倬云过目书籍初版后为其写序,显见书籍内容均经他事前口述并事后审核同意,判决他赔偿李敖200万元并登报道歉,全案可上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4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