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明:《资本论》对当今中国的意义

作者:陈学明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4-12-16 2825

 《资本论》中有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取之不尽的理论资源。

陈学明:《资本论》对当今中国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称为“看家本领”,要求中国人民,特别是党的干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加以学习,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恩格斯称《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认为该书所做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列宁说《资本论》是“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的和基本的著作”,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资本论》为起点,以《资本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法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则这样说道:人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资本论》这个茫茫森林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无疑,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学习《资本论》。 这里我们就《资本论》对当今中国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一、《资本论》是给资本主义所做出的死刑判决书,它能使我们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的趋势,树立共产主义信念

  《资本论》是研究什么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的“序言”中明确地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实际上就是研究资本。围绕着“资本”这一研究对象和主题,《资本论》第1卷着重考察了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主要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则“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论》三大卷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全书以剩余价值为核心范畴有机展开。第1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展现了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第2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说明了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的;第3卷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剖析了剩余价值是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配的。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论述,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性和暂时性。《资本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把一系列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有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生产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以及其趋势下降的规律等,人们透过所有这些规律,可以深切地知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如何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变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如何因为自身的逐渐变旧陷入了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的境地。《资本论》实际上是给资本主义所做出的死刑判决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断言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但经过一个半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依然存在,于是,一些人对《资本论》的现实意义产生了疑问。这种疑问显然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苛求和误解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丧钟至今未敲响,不等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未来走向的预言是错误的。马克思不是算命先生,他不可能为资本主义的终日确定一个时间表。实际上,资本主义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彰显了《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价值和时代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所下达的死刑判决延期执行了,但仍然有效。对这一点,如果在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人们的认识还可能比较模糊的话,那么在这场危机爆发以后,人们应当看得非常清楚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对当代资本主义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当金融危机爆发时,国际范围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学术界和媒体立即做出反应,掀起了研讨《资本论》热,《资本论》大量出版和脱销,就是一个明证。当今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的信念。共产主义信念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必然走向腐朽、没落的认识基础上的。而要认识到这一点,学习和领会《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和必然趋势的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思想武器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是必由之路。

  二、《资本论》阐明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它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方向

  《资本论》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的过程中,阐述了资本主义为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必然性和条件,并预见了这种新的社会形态、新的文明模式的某些基本的特征。我们不能只看到《资本论》“破”的一面,还应把握《资本论》是如何通过“破除”旧世界来“树立”一个新世界的。这就是说,《资本论》不仅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只是属于“革命的经济学”,与此同时它也是“建设的经济学”。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资本论》对未来新的社会形态、新的文明样式特征的论述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指出,人类不能像现在这样活下去了,以“消费主义”为主要标志的人的存在方式必须改变。当今中国消费全球三分之一的奢侈品,而消费这些奢侈品的只占中国总人口的2%,也就是说,2%的中国人正消费全球三分之一的奢侈品。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而改变这一局面有赖于创建一种新的人的存在方式。中国在21世纪能否对人类文明做出历史性的贡献,不仅仅看中国的GDP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有多大,更要看中国人民能否在中国大地上率先创建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的存在状态。

  中国人民必须承担起创建新的文明模式的历史重任。问题在于,如何创建?这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正是在这里,《资本论》有其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曾经把代替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称作“自由人的联合体”,他在《资本论》中则对什么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做出了具体、明确的阐述。他在《资本论》第1卷中提出,这应当是一个“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一当建立起这样一个社会,“劳动时间就会起双重的作用。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算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算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所占份额的尺度”。他在《资本论》第3卷中进一步指出,在这样新的文明社会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的所有这些论述,实际上对一种新的文明模式的经济、政治、社会,甚至生态上的特征都做出了规定。有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这些论述,我们就可以结合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知道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和能够做些什么。当然,当前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社会的特征去做,我们不应当把将来要做的事放到现在来做,但是我们心里必须怀着这样的目标,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从事当下所做的事,并向着这一目标一步一步迈进。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卢卡奇所说的,这种目标不是“在某处等待着的”“无产阶级的‘未来国家’”,也不是“在日常斗争的紧张中能愉快地被忘怀”,“只有在与日常操劳呈鲜明对照的星期日布道时才能被记起”,而是“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这种目标不是“与过程相对立的抽象的理想”,而是“真实性和现实性的一个环节”。

  三、《资本论》揭示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真实关系,它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下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提供思想武器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急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矛盾和问题就是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当一部分人依靠当今的发展模式“暴富”的同时,另一部分人被迅速地推向社会的底层。现实无情地告诉人们,这一矛盾与问题不及时地加以认识和解决,就会影响我们的事业。造成当今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因素有很多,但无疑劳动与资本之间关系的失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资本论》对当今中国的一个重大的现实意义就是能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提供思想武器。

  恩格斯在为《民主周刊》所写的关于《资本论》的书评开宗明义就指出,“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说明”。他还这样说道:“资本与劳动”关系理论的提出,使马克思“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恩格斯说得好,只要我们拿起马克思的“资本与劳动”关系的理论来观察当今中国的两极分化现象,就犹如“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看得一清二楚。

  马克思是这样具体描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即资本家与劳动力的出卖者即工人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尽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阶段的那种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那种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与马克思当年所研究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有着本质性的区别,马克思所研究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体现的是经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的阶级关系,而我们今天面临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一种劳动与资本双方利益的诉求,是在社会主义劳动所有权与资本所有权实现过程中所发生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但是,我们还得承认当下中国确实存在着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我们一方面不能把我们目前面临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混为一谈,另一方面也不能回避现实,干脆不重视甚至不承认这种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的存在。

  四、《资本论》既阐述了“属于一切时代”和“几个时代共有”的经济规律,也研究了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它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启迪意义

  马克思不否认“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一系列“属于一切时代”和“几个时代共有”的经济规律。我们应当高度关注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些一般的经济规律,它们将构成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所阐述的一般的经济规律中,当然首推关于“适应生产力性质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进一步强大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整个体系如何决定着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的正面论述,在《资本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不断地启示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生产关系的调整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除了这一一般的经济规律之外,《资本论》还阐述了其他的一般的经济规律,例如关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概括、关于劳动过程一般内容及其基本要素的说明、关于分工和简单协作对于提高劳动率的一般作用的分析、关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一般条件的论述、关于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关于劳动时间节约规律的判断等,由于它们都反映了社会再生产的一般条件和一般要求,它们适用于一切时代,当然也适用于正在进行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资本论》第1 卷第1篇“商品和货币”中对于商品经济一般原理的考察,以及《资本论》第3卷中对于市场经济的一些规律的论述,如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规律、市场竞争规律等,它们可直接用来作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出发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除了阐述一般的发展规律之外,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着共性,所以即使是这些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经过适当的改造之后,也能为我们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用。例如,《资本论》中所剖析的成本、利润等范畴,只要把其中体现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转换成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内容,就可以用作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经济行为的理论工具;再如,《资本论》中关于资本循环、周转的理论,特别是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模式,经过对其具体内容的剔除,可以抽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又如,《资本论》中所提出的利润平均化理论、银行信用和股份制的理论以及地租理论等等,都可以经过相应的处理,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启迪。

  总而言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进行这项工作需要理论指导,而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资源。

  上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资本论》对当今中国的意义。当然我们还可以一一列举下去,但无疑主要的就是这四个方面。从这四个方面已足以看出,在当今中国,研究和学习《资本论》,进行《资本论》理论的启蒙教育,是何等重要!恩格斯曾经这样说过《资本论》,“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当今的中国人民,对恩格斯的这一说法确实有着深切的感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