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力: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

作者:袁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12-24 2517

 

马克思说:“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核心观点,就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什么?这是一个涉及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谈到自己的新贡献时,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他主要是证明了这样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不难理解,这三点新贡献中,最核心的就是“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核心观点,完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这样说的原因主要在于这样两点。

  第一,它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深刻揭示出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封建地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发生发展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资产阶级及其学者们总是从其狭隘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出发,只承认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专政,只承认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他们坚决反对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尤其坚决反对无产阶级建立取代自己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因此,他们用“专制”、“独裁”、“极权”来攻击或者妖魔化“无产阶级专政”,用他们的那一套“纯粹民主”理论来对抗“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诱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针对资产阶级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这种历史局限性,列宁深刻指出,“谁要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还可以不超出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政治的范围。把马克思主义局限于阶级斗争学说,就是阉割马克思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变为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同平庸的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深刻的区别就在这里。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是否真正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

  第二,它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性革命作用的最高表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实现自身和人类的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常识,但是,无产阶级如果不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和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那它就不能“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简言之,无产阶级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其最为彻底的历史性革命作用,它就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正是基于此,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或者说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无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的“最高表现”。需要指出,在资产阶级及其学者们那里,无产阶级是愚昧无知、等待他们来拯救的“群氓”,是根本不具有任何历史作用的,自然也就谈不上要建立什么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了。一些号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虽然出于自己一时的某些不可告人的需要,也许会点赞几句无产阶级历史作用的话语,但是,因为他们从根本上否认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及其“最高表现”,他们提出的各种改造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主张,最终总是服从和服务于这样一个目标,即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最终局限在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改良主义的范围,使无产阶级的革命止步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围内。这种“马克思主义者”,绝无可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相反,他们只能是资产阶级的“同道”。

  二、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它是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的有机统一,是无产阶级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切实保护了人民的利益,有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因此,对于取得革命胜利了的中国人民来说,它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是一个护身的法宝,是一个传家的法宝,直到国外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阶级被彻底地干净地消灭之日,这个法宝是万万不可以弃置不用的。”

  正是基于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人民护身和传家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仍然一再郑重宣告要长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动摇。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作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我们旗帜鲜明地宣称要坚持它、捍卫它,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是,无庸讳言,在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国内各阶层利益深刻调整,在我们党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西方敌对势力或明或暗支持我国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对我国“适时”大打其所谓的“民主”牌等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国内思想舆论界最近却出现了一种明显不合时宜的刺耳的噪音,就是谁一提人民民主专政,立即就有人提出质疑,说这样提就意味着重新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时代,就意味着要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看来,在当前很有必要澄清一些同志在要不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问题上的误解。

  一些同志不愿意提人民民主专政,说来说去,是把人民民主专政简单等同于“专政”,而专政又是同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疑问就来了,大都主张只要提人民民主就行了。他们大都认为,我们党已经果断地废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全党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再提“专政”就明显不合时宜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没有多少马克思主义气味的误解。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与对敌人专政的有机统一,其内涵并非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把这两个方面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否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根本错误的。须知,任何性质的国家政权,都有民主与专政两方面的职能,区别只在于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不同。同样的道理,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与对敌人专政的统一。如果不坚持人民民主,不坚持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一句话,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那就不可能对一切敌视人民利益和损害人民利益的敌对分子进行有效的专政,坚持对敌人的专政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而力有不逮甚至软弱无力。反之,如果不坚持加强人民政权的专政职能,不加强司法机关尤其是不加强作为人民政权坚强柱石的人民军队的建设,那就不能为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提供必要的政治前提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的人民民主,如同建立在沙丘上的建筑,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建筑在这样基础上的人民的民主权利,随时会有遭到敌对势力反攻倒算和得而复失的危险。

  这里需要指出,坚持人民民主,一定要防止误入西方的民主化陷阱。原苏联东欧国家,以西方的多党制、三权分立和竞争性选举等民主制度为样板,大搞极端民主化,结果丢掉政权,使国家陷入动乱和解体的深渊,这方面的教训值得警惕。

  第二,坚持对敌人实行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是有充分的根据的。除了专政与民主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这一根据之外,在社会主义阶段,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由于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被激化,这是我们必须坚持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重要根据。只要不无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无孔不入的或明或暗的破坏和渗透活动,只要不无视国内外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昭然若揭的各种颠覆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图谋,只要不无视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此起彼伏的分裂活动,只要不无视各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令人发指的暴力恐怖活动、严重刑事犯罪,只要不无视国内仍然存在残害生命和危害国家政权的邪教,只要不无视各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腐败现象等等,那他就一定不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阶级斗争提出质疑了,他就一定不会书生气十足地在要不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问题上提出疑问了。相反,他一定会心悦诚服地表示,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力量不但不能削弱,还要加强。

  第三,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仅不会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反而只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方面,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本身就需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经济建设搞好了,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更加有了主动权,就更具坚实的基础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反之,如果中国经济建设搞不好,亦或中国经济发展太慢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正是在此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经济发展速度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切实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危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国家机器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完全不能设想,放弃和削弱人民民主专政,如何还能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必要重温列宁的这段话,即“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9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