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高房价正在吞噬社会的灵魂
高房价正在吞噬社会的灵魂
易宪容
最近一个地方政府的官员说,房地产资源是稀缺而不可再生的,把当地的房子“贱卖”是一种犯罪。真的没有想到中国竟然有这样的政府官员,听了这样的话真叫国人之不齿。
在这里,我们先把几个问题弄清楚。一是房地产资源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的问题。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这里所指的房地产资源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就是指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而不是指住房,否则就离谱了。
我们假定这位官员所说的房地产资源是土地资源。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土地有没有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一般来说,任何地方的土地都是既定的,它没有多也没有少,因此它也就不存在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土地多少关键在于如何来使用。比如,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日本与香港,土地资源的紧张程度一定大于中国,但香港的土地开发已经持续200年了,但是香港已开发的土地仅占现在土地四分之一,仍然可以持续开发几百年下去。这就是土地的使用效率问题。很简单,住房可以建一层也可以建30层,可以容积率在1以下,也在5以上,关键是如何来使用土地。土地使用效率决定可利用的土地有多少。现在中国的土地利用并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不少官员借助土地公有制,滥用与浪费土地资源,为自己谋利。这些官员都希望借助手中的权力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来的东西,把子孙后代的财富在短期内在自己耗费掉。这才是真正的犯罪!
还有,这里房子“贱卖”的意义何在?什么叫“贱卖”或“不贱卖”?房子“贱卖”的犯罪又指的是什么?当一个居民家庭收入年均大约3万元左右的城市,房价上涨到8394元时,那么这样的房价就没有贱卖吗?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当地的房价收入比达以20倍以上,大于国际上3-6倍的6倍以上,从而使得当地80%以上的居民远离房地产市场。那么这样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就没有“贱卖”吗?其实,一些官员为了一己之利把当地房价极力地推高才是真正破坏整个社会和谐、才是真正的对抗中央十七大报告的精神根本所在。可以说,高房价正在吞噬着整个社会的灵魂。
十七报告鲜明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奋斗宗旨。这也是我们整个经济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因此,中国的政府就是民生的政府,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政府。那么民生是什么?民生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就是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而住房是民生最为重要的部分。如果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以高价把绝大多数民众隔离在市场之外,那么我们这样的市场就有问题就得改进。最近,国内房地产市场政策就围绕着民生的住房做了根本性改变,各个地方都在朝民生的房地产市场方向发展,为什么还有地方官员竟敢对抗十七大报告精神而来推高房价呢?
可以说,高房价不仅是为了这些地方官员的一己之利,更为重要的是正在吞噬着中国整个社会灵魂。因为,在土地公有制的情况下,由于土地公有产权的缺位,任何土地交易都面临着权力寻租的巨大风险。从最近披露来的一些贪污受贿大案要案来看,这些贪污受贿的犯罪行为基本上是与土地交易有关。从最近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位官员的犯罪行为来看,一般的交易活动受贿至多也是10万元了不得,但是土地交易受贿一次就可以几百万。可以说,房价越高,土地价格就越高,土地交易总额就越大,政府权力受贿的机会就越大。《财经》杂志近年刊出一些重大案件,基本上都是与土地交易有关。因此,极力推高房价正在腐蚀着政府官员、政府权力,侵害党的机体及毁坏整个社会风气。
还有,在土地公有制下的高房价,也一定会产生房地产市场的暴利。房地产市场暴利必然会导致国内企业及个人纷纷地涌入房地产市场来寻找暴利(无论是高科技企业还是一般企业都是这样)。这样不仅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转型及产业结构无法调整,而且使得企业经营理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这种暴利的获得并不是市场使然,而是权力的结果。因此,企业要获得这种暴利,或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或是用钱来交易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成了房地产市场权力的附庸,而且不是市场主导者。
高房价一定会让绝大多数民众远离房地产市场。因为,在高房价下,尽管绝大多数民众的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由于他们支付能力有限,他们没有能力进入这种高房价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制造社会的冲突与矛盾,而且也会影响党与最绝大多数民众的关系,损害党在民众中的威信。
高房价,也是一种财富转移机制或税收制度。它制造了严重的财富两极分化。因为,在中国土地公有制下,通过高房价把广大民众财富越来越快地短时间内聚集到少数人手上。因为,高房价一定会驱使相应的权力更为泛滥地出卖公有土地,不少官员都会希望以最大化的方式在自己出卖更多公共土地资源。而这种通过权力的土地交易,也就是一种让社会的财富短时间内转移到少数人手上,则让广大民众利益受巨大伤害。比如,承受高房价的负担。还有,高房价也会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等等,等等。
总之,高房价正在吞噬中国社会的灵魂,希望我们社会对此有足够的警惕。不要为一些假象所迷惑。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