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是假要价是真——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高层对话

作者:向松祚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253

  对话是假要价是真

——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高层对话

  向松祚

  美国向人民币大肆施压,知道中国不可能完全接受,他们就要求中国在其他方面作出巨大让步,尤其是要求中国迅速开放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高层对话已结束,回顾其实际过程和最后成果,可以看出中美双方对所谓“战略对话”之心理准备、预期目标和谈判策略迥然不同。

  名为“对话” 实非平等

  从心理和舆论攻势上,美方以势压人、步步紧逼、以“正确者”之姿态指责中国;从预期目标上,美方显然做了大量“功课”,准备了非常详尽的目标清单,势在必得;中方则态度谦恭,一直怀着继续对话、避免对抗之预期,似乎没有多少具体的谈判目标(至少公开报道如此)。

  谈判策略上,美方首先让中方觉得“犯了错误”、“理亏而词穷”;然后以美国民意相要挟,说什么美国人民“已经失去耐心”、“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人民惧怕全球化的具体而真实的象征”!紧接着就是国会“贸易制裁”之呼声响彻云霄。多管齐下,给中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和政治压力。

  最后摊牌则是非常详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开放条款,是保尔森所说的“切实而具体的成果”。

  舆论攻势 先声夺人

  毫无疑问,凭借庞大的知识和信息生产体系(它包括无数世界顶级大学、研究机构、各种基金会和智库)和文化霸权体系,美国掌控了世界舆论的主导权。早在2002年,美国许多主流媒体就开始大肆鼓吹“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已成世界通缩之罪魁祸首”、“中国政府操纵汇率以攫取不公正的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了全球不平衡”。“中国威胁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先不论相关数据是否准确),美国主流舆论之宣传攻势不断加强,它们连篇累牍报道美国制造业主和工人如何恐惧中国产品、如何要求美国政府采取措施纠正中美贸易差额;它们不断强化世界舆论导向,就是要让全世界相信中国是“麻烦制造者”、是“汇率操纵者”,让全世界相信中美贸易顺差是对世界经济的威胁,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不仅是美国的需要,更是“解决国际不平衡之急需”。

  以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es,其领导者是美国前副国务卿、亚太经合组织倡导者博格斯坦)为首的美国智库,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和专著,坚称人民币汇率升值是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首选之策。他们罔顾历史事实和理论逻辑,却运用眼花缭乱的统计技巧和貌似“科学”的数学模型,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果。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指出:美国贸易逆差是国际货币体系之必然结果,是国际产业分工之必然结果,美国亦是其贸易逆差最大的受益者,是“不流眼泪的赤字”,然而,美国政府依然以智库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向中国施加最强大的压力。他们知道美国的学术成果对世界许多人(当然包括许多中国人)具有巨大影响力。

  美国舆论策略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战术,那就是“假装”站到中国立场上讲话,将美国的具体目标描绘成“对中国有利”。言下之意是:我们美国人的确在替你们中国人着想,你们怎么不知趣呢?美国人要在中国找到同盟者,至少是舆论和学术上的同盟者,他们要让中国人自己说出他们想听的话、提出美国人所需要的目标和策略、他们要让中国人真诚地相信美国人实在是为中国好。

  可不是吗?最近几年,什么“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产业升级”、“人民币升值和浮动有利于中国独立的货币政策”、“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确对中国不利”、“中国确实需要采取切实办法解决贸易顺差”之言论,不绝于耳。他们真诚地相信: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并非对中国没有好处;明明是美国高官之言论触发人民币升值预期、诱发热钱进入中国资产市场炒作、推动资产价格暴涨、造成了所谓“流动性过剩”之假象,我们的一些学者却真诚地相信:那的确是中国贸易顺差太多造成的,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确实成了世界的大问题”,我们应该克制,应该让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当然,发表怪论的好些学者,是美国顶级学府培养的“高才”,他们坚信自己从“美国导师”那里取得了真经,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经,中国人怎能不捧之为圭臬呢?

  对话是假 谈判是真

  保尔森自然是运营此战术的顶级高手。他访问中国多达80多次,对中国政治、经济、金融底细烂熟于心,深知站在“中国立场”上、从中国利益角度讲话,最能赢得中国人的赞同;“中美战略经济高层对话”是他的发明,因为他知道中国人喜欢“对话”。保尔森是金融大鳄,是华尔街的超级生意人,当然是不需要空话、讨厌空谈的,他要的是具体切实的成果,是“达成交易”。说到底,战略对话只不过是达成交易之前的一个幌子、一个“外交和政治秀”!

  这毫不奇怪,人们常说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美国人坚信所谓国际关系,主要是商业利益关系,是谁支配国际经济金融,是谁控制国际货币和战略资源。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政治家历来擅长从“做交易、做买卖”的角度来搞政治和外交。钱其琛先生《外交十记》对美国前国务卿贝克就有生动描述:“贝克国务卿经商多年,又担任过政府财政部长,所以无论办什么事,都如同做生意,喜欢‘做个交易’。”“贝克喜欢做交易,自然也擅长讨价还价。”

  早在保尔森率众多美国高官来北京举行首次战略对话时,能源部长鲍德温和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就抱怨:什么战略对话,无非是一场没有实际成果的外交政治秀,美国人为什么要搞这些玩意儿?保尔森要他们少安毋躁。保尔森比他们要老谋深算,他知道什么“战略”、什么“对话”,无非是做做样子,是表面文章。保尔森真正的意图是要中国在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开放上作出具体让步和承诺。

  或许是首次战略对话没有取得预期目标,保尔森此次采取强硬攻势,一上来就怒气冲冲:“我们是缺乏耐心的。”他迫不及待地公开宣称:“对于以行动为导向的美国来说,对话显得过于被动。”言下之意:美国人早就讨厌停留于夸夸其谈的所谓“对话”。保尔森需要的是“短期协议”、是“把语言化为行动”、是“夺取大单”、是“具体成果”。本质上,保尔森把他一手创造的“战略对话”迅速转变成短兵相接的利益谈判。他早就为此做了充分准备(据报道,为落实具体成果,保尔森召开多次私人顾问会议商讨具体方案)。中方似乎被保尔森战略的突然转变搞得措手不及。

  醉翁之意,不在汇率

  仔细分析,我们完全明白:美国政府的策略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政府高官几乎个个都是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顶级高手,不可能不明白那些最起码的道理。美国贸易逆差已经持续35年,它是美元本位制的必然结果。

  美元本位制始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崩溃。向日本、德国施压汇率升值,从来也没有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人民币即使升值100%,亦不可能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可能部分逆差从中国转向墨西哥、巴西、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或世界其他国家)。美国向人民币大肆施压,知道中国不可能完全接受,他们就要求中国在其他方面作出巨大让步,尤其是要求中国迅速开放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这才是美国的真正目标。难怪此次对话开幕时“怒气冲冲、态度生硬”的保尔森,得到中国开放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之具体承诺后,“异常兴奋”!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以压迫汇率升值为武器,迫使中国在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开放上作出巨大让步。我们似乎又一次被华尔街的顶级生意人蒙骗了:因为国内好些媒体欢呼,中方此次没有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作出具体承诺(即升值幅度和速度),是战略对话之巨大胜利!(作者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欧元之父”蒙代尔,现为华友世纪通讯董事长)插图/苏益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向松祚
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