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建构强势话语与韬光养晦并不矛盾”等5则

作者:佚名 来源:《红旗文稿》2015/04  2015-03-09 500

   张维为:建构强势话语与韬光养晦并不矛盾

    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已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但也有人担心,这是否与我们韬光养晦的外交理念相矛盾?实际上,韬光养晦主要指的是根据自身实力确定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位置和作用,不盲目当头。建构强势中国话语与之并不矛盾。中国人从来不想惹事,想低调做事,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由西方意识形态主导的西方媒体上充满了对我国的偏见和负面报道。这背后是许多西方人盲目的政治自信,是“历史终结论”的影子在作怪。所以,我们要点破和解构这种西方话语,指出其不智和荒谬之处。同时,我们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把我国的事情说清楚,对国人说清楚,也对世界说清楚。西方的一个特点是承认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强大后,它才会尊重你。增强我们的软实力,一个重要环节是建构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必要的交锋,这个坎是绕不过去的。只有通过交锋,才可能交流得更好。在西方,如果人家向你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你避而不答,那你就输了,你所代表的国家就输了。所以,我们应自信地回应西方话语的挑衅,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把自己的话语体系建立起来。我的感受是,中国话语可以走遍天下,我们可以用中国话语把中国的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也可以把世界的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中国话语体系的受众,特别是海外的许多受众,总体上是比较自信的,有的是出于宗教信仰,有的是出于意识形态信仰,有的是被西方媒体洗脑了。所以,很多人是盲目自信,喜欢教训中国,但经不起交锋,真的交锋起来,一点就破。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继续沿着自己探索的成功之路前行,我们将更为强大。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用自己的话语清晰地向国人、向世界说明我们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哪里去,自信地回应海内外对中国的成绩、问题和未来的一切质疑。我们已经无法回避外界的质疑。我们必须加强中国话语建设,建构全面、透彻、强势的话语体系。我们党已经形成自己的许多话语,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都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凝聚全党共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1月21日)

    曹守亮: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动向

    新世纪以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较量区”的史学界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在史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一是以“创新”之名行解构之实。时下有人打着“创新”的旗号,否定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史学界掀起的“重构中国近代史”思潮,试图抛弃革命史的叙事模式,在历史研究中彻底进行“告别革命”,自然也就抹杀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争取独立与自主战争的历史作用,民族英雄的崇高历史地位也就遭到漠视。新文化史与新社会史的叙事模式,极力突显统治阶级的人文素养与艰难探索、文化士人精英对底层民众的戏谑与讥讽。这种新史观实质上仍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看待历史,是历史观的倒退。时下也有人在历史研究领域做翻案文章,行虚无历史之实。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当前史学界存在对于微观研究、个体研究,乃至碎片化研究路径和视野过分欣赏,而对于理论研究、宏观研究予以排拒的倾向。二是抛弃史学存史、教化功能。中国史学史上不乏批评当局时政的学者,但更多学者还是致力于发掘史学长河中的“珍贵品”。当下,史学所具有“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的价值遭到一些人抽象的肯定。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仅抛弃已有历史成果,积极鼓噪重新撰写所谓“真实”、“客观”的历史,而且还将触角伸到中学历史教育领域,采用所谓微观教学、史料教学的手段来质疑教科书,质疑主流历史教学界的成果。这种以“挖掘历史的多样性”,“启发学生辩证思维”为旗号的历史教学有破无立:破坏了学生尚在形成中的历史观和历史情感,留给学生的只有杂乱无章、干巴巴的史料,而没有给出已经形成共识,甚至有说服力的观点,从而搞乱了学生的历史认知和文化认同,却美其名曰“让学生自己去判断”。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与危害已经发展到让很多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数典忘祖的程度,痴迷于所谓“博爱”与“泛人性论”中不能自拔。在这些人的意识中,中国历史上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鲜活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件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是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可以尽情嘲讽、愚弄。这种可怕的疏离与隔膜无疑会深深瓦解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使人们在全球化浪潮中日益蜕变为思想侏儒,沦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附庸。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致命的危害。三是抹煞主观性原则 ,回避立场问题。在实际研究中,有研究者却以是否损害和牺牲个别人、局部人的利益为着眼点,否定着眼于全国人民利益,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事业;还有人以现代化为视角,倡导“侵略有功,反抗输理”的殖民地文化论调,以社会来对抗国家、以个体来排斥民族整体的逻辑,只能凸显论者理论上的苍白、逻辑思维的机械化。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的事实,也表明历史研究存在有待加强和完善之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16日)

    林泰: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培养的大学生,真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仰,能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就不会重蹈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就有了坚强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整个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国家的未来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意识形态作了系列重要讲话。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大家也都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我认为要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全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知识分子是社会思潮形成、传播的主要载体。高校知识分子集中,是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和论辩、斗争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寒暑表和主要争夺对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科学地有说服力回答人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的得失成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我们还要注意,温室中培养不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要在与社会思潮斗争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进行科学的研究,更要把基本理论研究和回答中国改革开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接班人。

    (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2月5日)

    向玉乔:道德失语症的危害性

    道德失语症患者是那种对善恶不辨习以为常的人,他们习惯性地不以善为善,习惯性地不以恶为恶。因此,每当有具体的道德语境需要他们扬善抑恶的时候,他们总是习惯于不发声。在应该弘扬善的时候,他们哑口无言;在应该抑制恶的时候,他们也缄默不语。何以如此?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道德语言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道德勇气。道德勇气是人类过道德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道德勇气要求人类具有维护和践行道德的坚强意志力。在道德生活领域,懂得道德的人并不一定会自觉地讲道德,向往道德的人也并不一定会勇敢地践行道德。人类道德生活不仅需要建立在扎实的道德知识和真诚的道德情感之上,而且需要建立在坚强的道德勇气和有效的行为能力之上。道德勇气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道德勇气不足是一些人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上不愿意或不敢发表意见的根源,也是他们患道德失语症的根源。集体道德失语症不仅是集体道德败坏的征兆,而且是加剧集体道德败坏的催化剂。要治疗道德失语症,人类个体需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特别是应该致力于锻炼其道德勇气,以使他们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时能够明辨善恶和扬善抑恶。要治疗道德失语症,人类集体需要不断加强集体道德建设,特别是应该在集体内大力弘扬以明辨善恶为荣的良好风尚,以使它自身形成风清气正的道德氛围。个人和集体勇于趋善避恶、扬善抑恶是一个社会道德昌明的重要标志。

    (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1月28日)

    王永义:培育师德文化 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做好当前师德建设工作,重在培育良好师德文化。第一,要引导教师实现学风和师风相结合。对于学风而言,好教师首先要成为“智者”,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对于师风而言,好教师要成为“贤者”,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高校教师的魅力在于知识生产力和道德感染力的结合,是学风和师风的统一。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严谨笃学,另一方面要具有道德魅力,注重养成教师人格。第二,要引导教师实现“经师”和“人师”相结合。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经师”重在教人如何研究,“人师”重在教人如何做人。对教师而言,成为“人师”应该是首位追求。教师如果不能在品德和人格上来感化学生,不论你的知识如何丰富,文章写得如何周密,都不可能达到陶冶学生品质的目的。第三,要引导教师实现“道德批评”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躬身行德的实践者,努力将“道德批评”与“道德实践”相统一,实现师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事事可为。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15年2月10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