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大还是法大”暗藏思维陷阱

作者:李志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13日第725期 2015-04-13 783

       在党和法的关系上,有人提出“党大还是法大”这样的问题,企图造成我们的认识混乱。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故意设置的思维陷阱,不论你怎么回答,都会上当。你回答说“党大”,人家就会攻击你,说你主张“把党凌驾于法之上、以党代法”;你回答说“法大”,人家又会说既然如此,那还要党的领导干什么?这种使人左右为难的问题,叫作“两难问题”。

  很多问题的背后往往有前提,就是说,人们提出一个问题,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故意还是无意,实际上隐藏着某种观点。“两难问题”的一个特征,就是它隐藏着一个命题,即让人们选择的两个对象之间或两个方面之间是对立关系、排斥关系,你选择这个就要否定那个,反之选择那个就要否定这个。为什么“两难问题”让人左右为难?本来问题中包含的两个对象或两个方面都是好的、都是需要的,是辩证统一的,但如果把它们对立起来,让你只能选择一个,就左右为难了。

  这些年,社会上不时有人提出一些所谓“两难问题”。从逻辑上看,有些“两难问题”是成立的,也有些“两难问题”是不成立的,是故意制造的思维陷阱。不成立的“两难问题”往往会误导人们的认识和行为。把本来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可以兼顾的两个方面、两个事物对立起来,“二者必居其一”,让人们选择。于是就导致片面化、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例如,“要发展经济,还是要保护环境”这样的两难问题,会使得人们产生两种对立的选择:“要发展经济,就无法保护环境”,或者“要保护环境,就无法发展经济”。显然,这两种选择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又例如,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对经济发展都是重要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排斥的。但有人把政府和市场对立起来,制造出“要发挥政府作用,还是要发挥市场作用”的两难问题。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会导致两种片面性、极端化,产生“政府万能论”或“市场万能论”两种偏向。

  对“两难问题”不能简单地二者择其一,而要从逻辑上分析它是否成立。逻辑上不成立的问题是伪问题,它往往是有人故意设置的思维陷阱,目的在于暗中诱导人们的思想认识。面对这样的问题不是要回答它,而是要消除它。在“党大还是法大”这个问题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种观点,就是把党的领导和法治建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其最终目的是要否定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是由我国宪法确立的,既具有历史的合法性、道义的合法性,也具有法律的合法性。党的领导体现在我国社会生活各领域、各方面,必然也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方向是否正确、政治保证是否坚强有力。在当代中国,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无选择。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具体表现就是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在我国,“党”和“法”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为保证的,而不可以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因此,“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不成立的伪命题,消除这个问题,才能避免人们陷入思维陷阱,防止受到错误思想观点的诱导。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楚雄州委党校副校长)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0
0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