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的尴尬:“普世价值”正在失去秀场

作者:刘 仰 来源:环球时报 2016-12-20 1302

龙应台的尴尬:“普世价值”正在失去秀场

 

龙应台的尴尬:“普世价值”正在失去秀场

龙应台最近在香港大学演讲的一段视频引发较高的网络热度。网上普遍评论“龙应台被打脸”,这应该是不喜欢或讨厌龙应台者的一种解读。我认为,以龙应台的文化修养,“打脸”的说法可能有点过,至少就现场表现而言,龙应台并没有多少可供取笑的,她的尴尬是另一种更深层的尴尬。

从龙应台演讲的内容看,她试图在不同人的不同启蒙歌曲中寻找一种超越政治的文化因素,反映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中某种永恒的东西。在我看来,这其实是龙应台这类知识分子的一个共性——当台湾代表被请出联合国时,台湾的知识分子便开始陷入文化身份失落:我是谁?龙应台演讲中用了一首台湾当年校园里学童们唱的反共、反大陆歌曲。我们不评价这首歌,只想借此说明,对当时的台湾年轻知识分子来说,国民党灌输的幼时教育使他们难以认同中国大陆。而知识分子想要进入世界主流话语平台,没有国际地位的台湾又难以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全部立足点。于是,龙应台们便找到了一个途径以摆脱两难——他们试图使自己成为“世界公民”,与全人类的共同文化价值为伍,便能避免具体国籍、文化身份的尴尬。巧的是,这种文化价值取向,不久之后正好与苏东剧变带来的“历史终结论”的广泛传播形成了完美的结合:他们可以认定西方所代表的普遍价值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最终选择。这使得龙应台这样力求使自己成为“世界公民”的人,终于在“普世价值”上可以找到一个看似结实的依靠。

然而,龙应台以及与她理念相近的一大批人,实际上正遭遇一个很大的尴尬。“世界公民”所代表的全人类普遍价值,之所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能够有市场,是因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推广“普世价值”的同时,还在现实地推广全球一体化。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能够成为全球畅销书,就是因为它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完全吻合。这也使得一批像龙应台这样的“普世价值”拥趸当初能够在地球的很多角落找到与全球化一致的表演舞台。

然而近年来,随着英国退欧、欧洲难民危机、美国特朗普上台等一系列所谓“黑天鹅”事件,人们日益清晰地看到,西方国家正一个个步入“去全球化”的行列,龙应台们曾经拥抱的西方“政治正确”,正在被西方逐步放弃,西方普世价值的“政治正确”因其与现实利益的冲突正日益遭受质疑,或被束之高阁。这给龙应台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尴尬或新的身份认同危机: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盔甲的“世界公民”,在今后的世界上还能有多大的舞台?

面对世界性的“去全球化”趋势,龙应台们必须面对一个选择:是放弃“世界公民”的文化身份,还是坚持?如果坚持,还能有多少听众和依靠?如果放弃,且不说她能否变成德国人的文化身份,在排外思潮日益抬头的西方能否被德国、美国等完整接受,如果她还想在台湾海峡两岸维持自己的活跃度,那么,她是回归中国统一的文化身份,还是站到民进党的“台独”立场?我认为,这是龙应台最焦虑的尴尬。我之所以不太认同“龙应台被打脸”的流行评论,是因为我在龙应台尴尬的背后,还看到了她的暧昧,这种暧昧也体现在她对于众人合唱《我的祖国》时的笑声里。(作者是北京学者)

单仁平:《我的祖国》刷屏,龙应台越描越囧

台湾前“文化部长”龙应台前段时间在香港大学演讲,主题是“一首歌,一个时代”。当她问及在场听众的人生启蒙歌曲时,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说,他的启蒙歌曲是《我的祖国》,随后很多在场听众一同唱起这首在中国内地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龙应台当时显得有些尴尬,她说了一些文青喜欢的抒情词汇,予以搪塞。

不想另一名年轻听众又说,他的启蒙歌曲是《义勇军进行曲》,更让龙应台不知如何回应是好。

最有意思的是,这次演讲的视频后来流传到网上,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里以短视频的方式在内地网站上被刷屏,产生巨大影响。

龙应台于星期天晚上通过内地媒体发表文章,对整个事情做出回应。这篇文章继续很文青、抒情,但到结尾处忍不住说道:“有时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意思是把这首歌当成“简单美丽的旋律”来欣赏就行了,不需要有爱国的引申。

而她自己在演讲中谈到《绿岛小夜曲》时说,那“绝对不只是一首情歌”,而是“含着很重很重的政治抗议的一首歌”,突出了那首歌与时代的关系。很多内地网友批评龙应台:“自相矛盾”“双重标准”。

重要的是龙应台不敢或者不愿意面对现实,她在问听众什么是他们的启蒙歌曲时,显然完全没有想到回答竟是这样的,尤其没有想到现场会有那么多人会唱《我的祖国》。这首歌所反映的价值观与龙应台的价值观相去甚远,所以她想忽略这首歌的时代意义,把它归入“简单美丽的旋律”。如果现场听众说出的是与内地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歌曲,她的解读大概就是另一种样子了。

说实话,在香港大学的报告会现场有那么多人唱起《我的祖国》,让内地人也感到有些惊讶。正因如此,这个短视频才迅速传遍内地互联网。对很多人来说,看到这个视频的一刹那,对香港的了解一下子多了一个维度。这两年“占中”“港独”的各种消息太多了,几乎主导了内地人对香港社会的认识。那段视频展示了香港社会的另一面,那是那座城市与祖国割不断的联系。

视频在内地互联网上刷屏,也是内地社会爱国主义的又一次自然奔涌。爱国主义前几年在互联网上频遭打击,港台地区“黑”国家的一些东西反而被一些人拿过来追捧。那种正不压邪的奇怪情形这两年少多了。爱国主义如今抬起了头,它的温暖、亲切以及大众性和激励意义都重新得到绽放。

龙应台完全成长于台湾的小环境,她作为台湾曾经的“文化部长”,与大陆也有交流,却没听说过《我的祖国》这首歌,反映了她眼界的局限性。台湾的经济发展早了大陆一步,但不能不说,台湾作为一个“小社会”的很多东西难免会在那里知识分子的身上留下烙印。

中国大陆在蓬勃发展,面对的是大国崛起的一些重大难题。龙应台表现出的则是“小清新”的执着与清高,她应当对这样的局限性,尤其是她的国家认同缺陷有清醒认识。

(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1
8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