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莫须有的“闭关锁国有利论”,先造谣、再网暴,很不应该

作者:金真 来源:文史哲纵横谈 2022-09-03 1464

《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发表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近日不可思议地遭遇网暴。其缘由是有人以莫须有的方式,造谣说这篇文章鼓吹闭关锁国有利论。曾子杀人,三人成虎,由此形成了一起网络舆情事件。这对从事研究的课题组很不公平。如果此举成风,势必危害科学研究事业,造成寒蝉效应,使严肃的学者不敢深入研究、不敢推进创新。

通读全文,《新探》主旨有三:一是探讨闭关锁国概念的渊源流变及其对明清两朝对外政策的适用性与准确性;二是重新认识自主限关背景下明清的对外政策;三是大篇幅探讨自主限关的历史局限与消极影响。对这样一篇逻辑清晰、论证严谨、导向正确的学术论文,有人却恶意造谣,将学术问题政治化、污名化,为祸甚烈,贻害甚远。

造谣者称,《新探》将写进历史教科书多年的闭关锁国论翻案,美化成正面的自主限关’”。我们不知污蔑者何以能将断章取义之法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从原文中硬是捏造出这层深意。相反,《新探》一文明确强调,自主限关政策具有先天缺陷,不仅具有浓重的守成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其历史局限十分明显,限关只能得到短期自保,无法从根本上阻止殖民侵略;限关只能得到短暂喘息,无法获得长期的稳定局面;限关只能得到一时利益,无法获得可持续的增长。试问,污蔑者口中所说的美化正面之说,究竟从何可见?

此外,造谣者恶意引申,称无论是闭关还是限关,其目的只是维护爱新觉罗一家的统治,借此污名化《新探》一文。此种恶意中伤,仍是无中生有。《新探》明确批判,明清两朝统治者对近代中国的落后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即便连史家称赞的康乾盛世,《新探》也辩证理性对待,直指统治阶层不思进取,漠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如康熙帝故步自封,并没有传播和推广这些知识的意识,更没有组织力量丰富和发展这些知识。乾隆帝这种兴趣始终停留在感知层面,没有采取措施予以学习、研究,这为近代中国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关于自主限关这一政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弊病,《新探》也明确表示,清廷在拒绝接受西方宗教、社会制度的同时,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这实际上站在了时代发展的对立面,其中,墨守成规的保守观念、不贵异物的陈旧思想,使其对西方科技进步缺乏足够的敏锐性,在接受西方科技知识时疑虑重重、步履蹒跚

鼓吹莫须有的“闭关锁国有利论”,先造谣、再网暴,很不应该

然而,造谣者对以上论述都视而不见,全力污蔑《新探》美化、赞扬、合理化闭关锁国政策,极力将学术问题政治化。然而,实际上,《新探》一文在考证闭关锁国自主限关概念之后,明确得出结论:要解放思想,而不因循守旧;要与时俱进,而不抱残守缺;要勇于改革,而不墨守成规;要对历史大变局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判断,避免造成国际形势误判、耽于短期政策红利;要采取主动的、长远的、全局性措施,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国力衰竭,社会停滞,民不聊生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以上种种,充分证明,造谣者采用的是无中生有学术问题政治化的恶劣手法。这种圈套,对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没有任何益处,只会扼杀学术创新,断送学术研究。

无中生有、捏造谣言解决不了任何学术问题!学者会虚心接受严肃认真的批评,但绝不接受粗暴的谣言。对有价值的学术问题,我们理应让其回归正确的学术轨道,相互尊重,切磋砥砺,共同推动学术进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2
1
3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