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网站:如何防范年轻干部风华正茂却“早节”失守?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强调要引导年轻干部对党忠诚老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从监督执纪的情况看,当前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何特点?怎样有针对性做好年轻干部纪律教育,督促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如何压实各方责任形成日常监管合力,把严管厚爱贯穿年轻干部作风养成全过程?对这些问题,我们特邀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交流。
特邀嘉宾
石 铭 河南省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
云兆武 黑龙江省大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周 颖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Q
从监督执纪的情况看,当前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何特点?
石铭: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重任。广大年轻干部怀揣梦想、真抓实干,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然而,也有个别年轻干部走着走着就掉队了,近年来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些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令人叹息、引人警醒。分析这些案件,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陷入“围猎”与心无敬畏并存。年轻干部人生阅历、社会经历相对单一,识别抵御腐蚀拉拢的意识和经验相对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可能犯迷糊。查处的年轻干部中,有的没有底线意识,在赞扬称颂、小恩小惠中迷失自我,陷入“围猎”圈套;有的毫无敬畏之心,一旦手握权力就“飘飘然”,将党纪国法抛在脑后。
简单直接与花样翻新并存。从违纪违法的手段上看,有的年轻干部无知无畏、简单直接,公然用手中权力变现交换;有的投机取巧,利用新兴技术手段“暗度陈仓”,呈现出与传统受贿行为不同的特点。
贪图享受与低级趣味并存。梳理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所得的去向发现,一些年轻干部利用违纪违法所得大肆挥霍,追求高品质、高档次、高消费,沉迷于奢靡享乐的生活。
周颖:年轻干部学历高、能力强、干劲足,不少人担负起地区和部门发展重任。当大多数年轻干部在栉风沐雨中蓄能增势、茁壮成长时,个别年轻干部没能抵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在半推半就中“随波逐流”,在物欲横流中“晕头转向”,最终陷入违纪违法“泥沼”,令人叹息、发人深省。
纵观近年来查处的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的生活情趣不健康、生活作风不检点,在自我放纵中走向歧途;有的面对“围猎”缺乏警惕,在吹捧奉承中迷失自我;有的抱有“当官为了发财”错误观念,在金钱诱惑中陷入泥潭。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相较其他年龄段违纪违法案件而言,有以下特点:
从职务等级看,大多职务不高,有的是单位业务骨干,有的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手握一定权力;从岗位类别看,大多从事财务管理、执法、审批等关键岗位;从贪腐方式看,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更擅长利用信息化手段,以更便捷、更隐蔽的方式实施违纪违法行为;从赃款流向看,有的用于个人奢侈消费,有的用于网络赌博、直播打赏等不良嗜好。
与其他年龄段干部的腐化堕落相比,年轻干部风华正茂却“早节”失守,更加令人痛惜。剖析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理想信念不坚定就容易跑偏走歪,大部分年轻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党性历练、社会阅历相对不足,对于“围猎”和腐蚀的警觉性相对不够。
二是纪法意识淡薄。心中无戒尺,难免行差踏错。少数年轻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缺乏敬畏之心,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时容易定力不足。
三是管理监督不到位。部分地方和单位对年轻干部重使用、轻监管,对年轻干部腐败问题重视不够、缺乏警惕,教育管理监督的精准性、协同性和实效性不强,未能及时有效制止问题发生。
Q
怎样有针对性做好年轻干部纪律教育,督促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云兆武: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结合年轻干部特点有针对性开展纪律教育,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因人施教、精准滴灌,引导年轻干部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从小事小节上做起,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抓住入职关键期。新入职年轻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最终形成,组织要加强正向引导,在关键处、要紧时拉扯一把、叮嘱一句,帮他们澄清错误认识、廓清思想迷雾。要把党性教育、红色教育、纪律教育贯穿年轻干部入职教育、岗前培训、试用期考核全过程,发挥党支部、党小组“抵近”教育作用,灵活运用座谈交流、实地参观、演讲竞赛等方式方法,引导年轻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国家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思想觉悟、筑牢纪法防线。
上好廉洁警示课。典型案件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最直观、最生动。要统筹考虑年轻干部接受能力、兴趣特点选择教育方式,比如,定期组织年轻干部旁听庭审,现场接受警示教育;选取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精制“小锅菜”,拍摄实而新、小而精的专题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敬畏纪律、遵守纪律。
织密日常监督网。纪律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一教了之,应当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廉洁教育、节点提醒,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年轻干部搭建青年大课堂、纪法论坛、微党课等平台载体,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效,营造学纪学法、遵纪守法的浓厚氛围。加强对年轻干部“八小时外”行为的监督管理,划红线、明底线,督促自觉净化生活圈、朋友圈、网络圈,远离不正之风,保持清正廉洁。
周颖:年轻干部处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做好年轻干部纪律教育,要坚持全周期管理、全过程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把握关键节点、精选教育内容,增强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要创新方式,让纪律教育入脑入心。充分考虑年轻干部的心理特质、思维习惯、生活实际,“量身定制”教育方式。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高墙之内、庭审现场,让年轻干部直观感受违纪违法的惨痛代价,增强纪律教育的感染力。可以通过开展“我来讲廉政党课”“廉洁青年说”等活动,让年轻干部进一步深化对党纪国法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纪法意识和遵规守纪的自觉。
二要把握节点,让纪律教育及时有效。年轻干部初入职场、涉世未深,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和行为需要及时正确的引导。要将纪律教育贯穿年轻干部成长全周期,在年轻干部录用、提拔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任职谈话、廉洁风险提醒等形式,督促其增强廉洁意识、忠诚履职尽责。发现年轻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及时纠偏正向,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层层设防。在本地区本领域发生违纪违法典型问题后,开展纪法教育,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让年轻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三要精选内容,让纪律教育更接地气。认真研究年轻干部的心理需求、工作需要,精选教育内容,按需供给、因材施教。归纳梳理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按照职务级别、岗位类别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警醒年轻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与时俱进,及时总结归纳新出现、新发生的问题以及隐形变异趋势,及时提醒年轻干部增强防范意识、严格自我约束。加强正面引导,挖掘年轻干部身边先进典型,做好示范引领,教育引导年轻干部遵规守纪、崇廉拒腐。
Q
如何压实各方责任形成日常监管合力,把严管厚爱贯穿年轻干部作风养成全过程?
石铭: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要把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严明纪律匡正成长道路,以严管厚爱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年轻干部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新风貌新担当新作为。
督促协助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协助各级党组织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全周期”教育管理监督体系,不断提升优化年轻干部“墩苗”、培育、管理各个环节。配合组织部门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年轻干部实行差异化精细化管理,用好谈话提醒、线索研判、党风廉政意见回复,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做好辅助。
贯通融合各方监督。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着眼建立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把严的要求贯穿年轻干部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教育管理监督,针对年轻干部成长经历和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和廉政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清廉本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纠正。对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的年轻干部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从严把好年轻干部监督关口。同时,贯通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信访、工会、共青团等工作,始终把年轻干部置于组织管理监督之中,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坚持严管厚爱与激励约束并重。对年轻干部出现的工作失误准确评估和认定,做到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精准问责,严查诬告陷害,及时澄清正名,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导向。在严管中体现厚爱,党组织要动态掌握年轻干部的所思所想,帮助年轻干部解决好思想压力、工作难题和生活困难,对受处分处理的年轻干部,积极开展关爱回访,帮助他们打消顾虑、解开心结,鼓励从“有错”向“有为”转变。强化导向引领,注重“考绩”与“评德”有机结合,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廉政档案,切实把牢把严选人用人关,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净化优化政治生态过程中,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发挥敢管敢严、示范引领等作用,既严格要求自己,也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大力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广大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动员引领年轻干部冲锋一线干事创业,着力营造对标先进、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云兆武:加强年轻干部日常监管、培育养成优良作风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多管齐下、综合发力,教育年轻干部廉而有为、积极作为、放手敢为。
一是压实责任、强化监管。各级党组织要扛责主抓,党委(党组)书记切实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好“一岗双责”,加强对年轻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监督专责,强化“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将对年轻干部的监督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健全协同监督机制,丰富监督手段,持续传导压力,推动实现严管严治、长管长严。
二是铁纪发力、划出底线。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锚定年轻干部重点群体,坚决纠治不良作风,深入整治“躺平”“摆烂”等行为,严肃查处不担当不用力、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推动党委(党组)强化对年轻干部的监管,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查处违纪问题,维护纪律刚性、严肃性。
三是立规明向、匡正风气。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大力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等价值观,引导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旗帜鲜明抵制关系学、“潜规则”等腐朽政治文化。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准入制度,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把能吃苦、愿担当、敢斗争的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抵制歪风邪气,充盈新风正气。
Q
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如何淬炼斗争精神锻造斗争本领,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力军?
周颖: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要自觉培养和保持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充盈的斗争底气,在复杂严峻的斗争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贡献更多力量。
一是坚定斗争意志。年轻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担当,增强斗争自觉,从根本上克服不愿斗争的“软骨病”、不敢斗争的“恐惧症”,自觉与危害人民利益、危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进行坚决斗争。同时,要有“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锐气,坚决摒弃“躺平”的消极心态,勇担重任、攻坚克难,一往无前、永不懈怠,以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彰显青春担当。
二是提升斗争本领。年轻干部往往存在工作经验不足、实战历练较少等问题。对年轻干部来说,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年轻干部要把基层一线作为锻炼本领的主战场,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工作经历和成长需要,抓住一线试岗、下派挂职、压担锻炼等机会,到一线岗位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长才干。同时,加强多岗位历练,丰富经历阅历,在实践中提升干事技能、锤炼斗争“制胜招”,练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三是永葆斗争底气。底气足,则披坚执锐、无往不胜。保持清正廉洁,是开展斗争的最大底气。年轻干部处于事业、生活起步期,党性历练、社会阅历相对不足,面对诱惑可能定力不够,必须主动系好廉洁从政“安全带”,始终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提升党性修养,锤炼严实作风,切实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一身正气涵养过硬斗争底气。
云兆武:以年轻干部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最具创造潜能、最有创新活力,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一要加强思想淬炼、坚定斗争意志。思想上坚定、理论上清醒,行动上才能自觉,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要结合新入职、提职等关键节点,用好“五四”青年节、“政治生日”等重要时刻,通过开展集体谈话、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活动,帮助年轻干部加强思想淬炼。年轻干部自身要自觉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把准斗争方向,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涵养风骨气节。
二要躬身伟大实践、锻造斗争本领。基层一线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斗争历练是成长的“磨刀石”。在项目建设、巡视巡察、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一线岗位,广大年轻干部更要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主动扛事、勤勉做事,跳出舒适区,敢于涉险滩,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干练,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成长成才。
三要廉洁干净干事、增强斗争底气。对年轻干部来讲,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哪些事情不该做、不能干,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要敬畏权力,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不能把公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要时刻牢记纪律和规矩,自觉扣好“第一粒扣子”、筑牢“第一道防线”,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接受组织和人民的监督。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