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
从贫苦"小猪倌"到革命战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
陈典宏 冯 强
从解放战争到湘西剿匪,从抗美援朝到边境作战,他一生参加大小战役战斗数十次,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多年过去,这段辉煌的过往,却被他小心封存,很少向人提及。
闪亮赤子心
金戈铁马远去,岁月静静流淌。从部队离休后,李延年把自己看作一位平凡的老人,隐入了芸芸众生。同时,他初心不改、斗志不减、本色不变,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国家建设、军队发展,弘扬革命优良传统。
“绝不能忘记流血牺牲的千万烈士,是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首激情燃烧的岁月,91岁老兵李延年脑海中的流光碎影,折射出一支军队的血性胆魄,还有一名军人的满腔赤诚。
从贫苦的“小猪倌”到勇敢的革命战士——
“我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参加革命队伍算是参加对了”
和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老百姓一样,李延年的童年饱受战乱和贫困之苦。
1928年11月,李延年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的他不得不替大户人家放猪,成了一名“小猪倌”。14岁时,由于交不起学费,仅读了2年初小的李延年,跟着同乡来到长春一个资本家开的粮食加工厂当学徒。说是当学徒,实际上他还要服侍老板,每天端尿罐、干杂活,稍有不顺就挨打受骂。李延年满肚子苦水没处倒,只好含泪忍着。
“共产党来了,穷苦人就有了希望!”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人民欢天喜地迎来新生。“跟着共产党为穷苦百姓打天下!”怀着这种朴素的想法,李延年萌生了参军的强烈愿望。这年10月,他在长春参军入伍,光荣地成为一名革命战士。
入伍后,李延年很快就跟随部队投入战斗,“白天打仗,晚上抱着枪睡”。但在他看来,这种扬眉吐气的日子,虽然辛苦可心情舒畅。在解放榆树县的战斗中,他敢打敢冲,缴获敌人1挺轻机枪和1支手枪,受到上级表扬。
“我好打枪,每次打仗都很勇敢。”在随后的战斗中,李延年每战争先,多次立功受奖。1947年2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当时想,我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参加革命队伍算是参加对了。自己要忠心,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人民的事业干到底。”
辽沈战役打响后,李延年所在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0纵队参加黑山阻击战,负责阻击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廖耀湘兵团,截断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的退路。
黑山阻击战,曾被时任第10纵队司令员的梁兴初将军视为一生中经历过的最残酷战斗。“我们连夜急行军100多里,双腿跑赢了敌人的汽车,赶在天亮之前到达预定地点修筑工事。”李延年至今记得,当时部队正在抢修工事,敌人就黑压压一片冲了上来。他和战友立即抢占阵地,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一个战友牺牲了,另一个就主动补上来……
“打了这么多年仗,我一直认为打仗不能怕死,越是畏畏缩缩,说不定就真的‘光荣’了。”那场战斗,李延年和战友们坚守了整整3天,为友邻部队对敌人实施包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此后,战斗一个接着一个。辽沈战役结束后,李延年参加了平津战役。此时,跟着大部队解放全中国的信念,在他的头脑中愈发强烈。呼吸着新中国的新鲜空气,一股为新中国奋斗终身的豪迈之情,充溢着他的全身。
1950年8月,在山势险峻的湘西和土匪“掰手腕”的李延年,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
从强攻346.6高地到再一次人生突击——
“我们是硬骨头,能攻上来,就能守得住”
虽然已是91岁高龄,但每每回忆起一生中最难忘的那段岁月,李延年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仿佛回到了60多年前。
1951年3月,李延年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他担任志愿军某营七连指导员,他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实施反击。
10月8日,天快黑时,部队出发。李延年清楚记得,当时四周山上的树木全都被炮火烧着了,远远看去像一条条火龙,敌军炮弹还不断在附近爆炸。
经过一夜激战,全营收复了被敌人占领的5个山头,但部队伤亡很大,电台被炸毁,与上级失去联系。
敌人依旧一轮又一轮压向我军阵地。打完弹药的官兵,靠捡拾敌人留下来的武器,打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战斗中李延年被一枚炮弹碎片击伤,鲜血渗透衣背,他依然带领官兵坚守阵地,对阵地人员进行组织整顿,将友邻连队剩余的战士编成班,明确指挥关系,继续投入战斗,还冒着炮火到各班了解情况,组织人员抢修工事。
战场上的胜利消息,就是最好的战斗动员。每打退敌人的一波攻势,李延年立即把消息传递给阵地上的官兵,并宣布给相关人员请功;当敌人再次冲上来时,他鼓励全连“打退敌人增加一分光荣,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当弹药快打光时,他一边组织官兵在阵地收集弹药,一边高喊:“我们是硬骨头,能攻上来,就能守得住!”
翻开李延年的档案,志愿军总部对他这样评价:“李延年同志,在强攻346.6高地的战斗中,在战斗激烈和伤亡大的情况下,先后共整顿五次组织,并随时提出有力的鼓动口号,在胜利的情况下勇敢前进、紧张情况下压住阵脚,自始至终保持了部队有组织地进行战斗……对战斗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1953年从朝鲜战场凯旋,并没有为李延年的战争生涯画上句号。1979年,作为广西军区原某边防师政治部副主任的他,参加了边境作战,负责保障工作。
彼时,这位已年过五旬的战斗英雄,又像过去无数次受领任务那样,干脆响亮地说:“作为一名老兵,党叫干啥就干啥!”
他又一次发起人生突击,先后多次冒着炮火硝烟,深入前线考察,传达上级指示,组织运送伤员,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荣立三等功。
随后,李延年被提拔为师副政委,一直战斗在边防一线,直至1983年离休。在他的从军路上,始终洒满了冲锋的汗水,留下了一名突击者的奋进身影。
从军人的信念到英雄的底色——
“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是国家对所有烈士的褒奖”
9月10日上午8时,广西南宁籍300多名新兵即将踏上征程。临别之际,穿着一身老式绿军装、胸前挂满奖章纪念章的李延年来给他们送行。
新兵看老兵,越看越高大,满眼都是敬意;老兵看新兵,越看越欢喜,满眼都是期许。送行仪式上,一名战功卓著的老兵和一群朝气蓬勃的新兵,展开了一场对话。
“新战友们,你们即将奔赴军营,作为一名老兵,我希望你们在部队坚决听党指挥,苦练杀敌本领……”李延年一出现,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今天,我们光荣参军入伍,要接过老英雄的钢枪,永远听党话,不忘入伍初心,牢记使命职责,让无悔青春在军营绽放……”来自南宁师范大学的新战士金鹏代表新兵的发言,让老英雄露出赞许的表情。李延年用一个庄严的军礼,向新兵们表达敬意,更包含着他无尽的期许。
在李延年离休后的30多年漫长岁月里,除了每年为南宁市中小学作红色教育讲座,这是他为数不多的露面。“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是国家对所有烈士的褒奖。”李延年是战功赫赫的战斗英雄,但他从来没把自己当英雄,更没把“英雄”二字挂在嘴上。离休后,他先后担任多所中小学校外辅导员,给中小学生做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残酷战事、亲眼目睹的英雄事迹如实还原给只在影视剧里见过战争场面的年轻一代,但从不提及自己的战功。
“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很多时候停留在书本上,作为战争亲历者讲述历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广西军区南宁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政委肖兮说,只要有学校邀请李延年做讲座,他都会欣然前往。近年来,李延年被广西军区先后评为“先进离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始终保持老党员、老军人、老英雄的革命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军人的信念就是听党话打胜仗,英雄的底色就是淡泊与坚守。李延年的老伴齐振凤说,平日里最不能打扰老伴的时候,就是他学习的时候。李延年卧室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类政治学习书籍,书和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理论要点和心得体会。上面的一笔一划,都写满了一位老兵对党的一片赤诚。
李延年的家里,珍藏着一幅朝鲜地图。闲暇时,他总会拿出来看一看。那些熟悉的地名、粗细不一的线条,总能把他拉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每每这个时候,他就像回到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年代,脸上显现出少有的光彩。
又一个中秋节到来前夕,李延年再次来到广西军区军史馆。站在烈士墙前,李延年驻足凝视,轻抚着牺牲战友的名字。他缓缓举起右手,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